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秋葵—水稻轮作中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秋葵—水稻轮作中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了优化种植结构,缓解粮经争地矛盾,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近年在建阳市农民种植黄秋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黄秋葵—水稻的水旱轮作栽培新模式。从提早培育壮苗、适时合理密植、加强栽后管理、及时防治病虫、适时采收嫩果共5方面具体介绍轮作模式中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黄秋葵;轮作;栽培技术

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地处闽北山区的建阳市享有“闽北粮仓”的美誉。而在全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不断减少和粮食安全问题愈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今天,建阳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势不可挡,葡萄、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大量替代了水稻,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优化种植结构,改进栽培模式,缓解粮经争地矛盾,确保农民增收,在近年建阳市农民种植黄秋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栽培技术进行了轮作试验示范,总结并推广了一套黄秋葵—水稻的水旱轮作栽培新模式,即春季种植黄秋葵,7月中旬采果结束后整地,随即蓄水耕田种植水稻。这一模式既能充分利用耕地,培肥地力,缓解粮经争地矛盾,又能避免黄秋葵连作低产,因采果后期质低价廉而弃管抛荒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全年农业生产获得持续较高的效益。栽培黄秋葵一季可采果66 d,667 m2累计采收商品果实825 kg,667 m2产值7 612元(按产地收购价),进一步提高了黄秋葵种植专业户的生产积极性。现将黄秋葵—水稻轮作中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提早培育壮苗

1.1 品种选择

种植品种选择建阳当地俗称“洋茄”的黄秋葵本地种。通过农民的长期选育,本地“洋茄”已成为特别适合建阳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地方良种。归结起来该“洋茄”具有四大特点:(1)抗倒伏,根系发达、节间短、茎秆粗壮;(2)株幅小,叶片大而分裂浅、叶柄短;(3)早熟,早春播种的大多从第3片真叶的叶腋开始着生雌花;(4)商品性好,果实一般具7~10棱,少数仅5~6棱,果荚肉厚,果色嫩绿,果形美观。因此从台湾、日本等地引进的黄秋葵品种至今未能在建阳扎根。

1.2 早育壮苗

适时早播,培育壮苗,是黄秋葵提早结果,增加前期产量的基础。轮作栽培中黄秋葵播种安排在2月10日左右,在塑料大棚内采用规格为8 cm×8 cm的营养钵育苗。播种前先将装满营养土的营养钵整齐排列在育苗床上,然后依次在每钵中央扎1个深1.5 cm的种穴。将种子浸种24 h,然后逐个播入种穴中,覆土少许浇透水,667 m2用种量225 g。早春气温低有霜冻,需大棚内套小拱棚增强保温效果。日常管理应注意揭膜通风、盖膜保温、幼苗淋水等细节。通常播种4 d后幼苗即可出土,待到苗龄35~40 d,2叶1心时即可定植。

2 适时合理密植

2.1 整地做畦

按水旱轮作模式栽培黄秋葵应选择耕作层深厚排水条件良好的水稻田。选定栽培地后应先进行规划确定沟畦走向,然后在定植前7 d开好排灌沟,并整地做畦。做畦标准:畦高25~30 cm,畦底宽125 cm,沟底宽35 cm。做畦方法:先用起垄机翻土起畦,并将基肥均匀撒施在畦面上,然后用锄头修整,以达到土壤细碎,畦面平整无杂草的要求。做好畦后喷施50%丁草胺乳油300倍液除草,若田土偏干则应在施药前浇足水,施药后随即覆盖宽150 cm地膜,两边覆土压实封严并保持5~6 d,以确保除草效果。

2.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黄秋葵提早结果,提高产量的前提。种植太密会纵向疯长,坐果迟,结果小,种植太稀则横向旺长,果量少,产量低。一般要求在3月20日左右,幼苗2叶1心时,按行距55 cm,株距33 cm进行双行定植,667 m2定植2 300~2 400 株。定植苗要选健壮苗,淘汰病苗、弱小苗、高脚苗。定植时先用直径8 cm削尖的木桩按设定的株行距在畦面上打好定植穴,然后栽下定植苗,并确保适当的定植深度,接着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作定根水浇灌,每穴浇5 00 mL,最后覆土封好地膜定植口。定植当天务必加盖好小拱棚。

3 加强栽后管理

3.1 揭膜中耕培土

小拱棚栽培定植苗,晴天上午注意揭膜通风以防止烧苗,下午及时盖膜保温。4月底临近开花结果时,收起小拱棚转为露地栽培。5月中旬进入采果期,需揭掉地膜进行追肥和中耕除草,并浅挖畦沟培土于黄秋葵茎基部周围及畦面上,以提高畦面高度,促进根系生长。以后还需每隔15 d结合追肥进行1次浅中耕。

3.2 肥水管理

天天采果、天天割叶的独特栽培方式,表明黄秋葵属于需肥量大、施肥次数多的作物。合理施肥是黄秋葵高产的重要保证,苗期氮肥偏多会推迟开花结果,结果期磷钾肥不足则会影响产量[1-2]。因此轮作栽培黄秋葵必须施好“三肥”:一是基肥,如所选栽培地为上年施用秸秆腐熟剂进行稻草还田、培肥地力的水稻田,做畦时667 m2撒施腐熟的农家肥1 000 kg,钙镁磷肥20 kg。二是壮苗肥,黄秋葵定植25 d后施1次壮苗肥,667 m2浇施尿素1 kg、三元复合肥(16-16-16)3 kg,隔15 d后同样再施1次,共施壮苗肥2次。三是促果肥,5月中旬进入采果期,结合揭膜除草施1次促果肥,即667 m2撒施三元复合肥(16-16-16)10 kg,并培土覆盖。以后再每隔15 d结合浅中耕施1次促果肥,每次667 m2穴施三元复合肥(16-16-16)15 kg,共施促果肥4次。若未施足基肥,则应增加促果肥的次数并施适量尿素。

黄秋葵喜湿,要求在整个生长期都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尤其在开花结果期不能缺水,因此夏季干旱无雨时要特别注意灌水,以提供充足的水分确保果实迅速膨大。当然,喜湿的黄秋葵也怕涝,大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畦沟连日积水,造成苗期沤根、伤苗、死苗,结果期果荚畸形硬化而降低品质。

3.3 除枝割叶摘心

轮作栽培黄秋葵只留主茎结果。通常黄秋葵的茎基部多在子叶的叶腋和第1~4片真叶的叶腋发生侧枝,消耗养分。5月上旬,在黄秋葵进入结果期前,要彻底摘除茎基部所着生的侧枝以将养分集中供应到主茎上。结果期间主茎上或再抽生侧枝也必须摘除。

在黄秋葵植株上着生于果实所在节位上的叶片是该果实生长的功能叶[3],肩负着该果实的主要营养供应,其下部叶片对该果实的膨大作用较小,要及时割除,这样既利于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又利于拔节长叶,多开花结果。割叶的时间与方法:自5月中旬开始采果起,在采收嫩果时将该果节位及以下的叶片从叶柄基部一并割除,收置行间还田。

7月上旬,黄秋葵采收结束前10 d要进行全面摘心,以集中养分供应,促进开花结果,提高最后一批嫩果的产量和品质。

4 及时防治病虫

黄秋葵抗病力强,病害少,生产上主要病害是枯萎病。黄秋葵枯萎病近年集中发生在往年种植西瓜且发生过枯萎病的田块,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发病,一旦发生常造成连株成片枯死。防治方法:首先是避免选择近年种植过瓜类、茄果类作物的水稻田;其次是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雨天及时排除积水;第三是药剂预防,结合浇施壮苗肥,用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浇根;第四是控制传播,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挖除销毁,同时在病株残穴、邻株根部浇施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

建阳市黄秋葵的虫害近年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害虫有蜗牛、蚜虫、玉米螟、棉大卷叶螟、斜纹夜蛾。防治蜗牛首先要降低畦土湿度,药剂防治667 m2可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750 g撒施于茎基部旁边;防治蚜虫可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喷施;防治玉米螟、棉大卷叶螟要在低龄幼虫盛发期,尚未蛀食、卷叶时及早喷药防治,药剂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乳剂(商品名‘康宽’)3 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要掌握在幼虫低龄期或傍晚出来取食为害时喷药防治,药剂可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 500倍液。

5 适时采收嫩果

商品果实的采收是黄秋葵种植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新发展刚推广的栽培基地或地区常会出现一个共同的问题:由于新种植户担心采收嫩果太小没有产量而推迟采果,导致果荚纤维化影响品质而滞销,进而使黄秋葵的推广种植受阻。

商品果实的采收标准:果长8~11 cm、果荚未纤维化[4]。盛果期一般花后5 d果实即符合标准,必须及时采收。通常采果初期隔天采收,初采7 d后就需每天采收。采收方法是用采果刀将嫩果从果柄基部割下,轻放于容器中。发现畸形的、漏采而纤维化的果实要随即割下淘汰。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长有刚毛,人体接触会导致皮肤过敏,奇痒难忍,因此采果时必须身穿长袖上衣,手戴劳保手套。

参考文献

[1] 黎军平,韦吉,罗燕春,等.施肥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5):422-424.

[2] 延晓东.黄秋葵增施磷钾肥及盖草田间效果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229-230.

[3] 鄂玉江.作物的功能叶[J].新农村,1984(15):14-15.

[4] 曹毅,任吉君,李春梅,等.荚果长度与秋葵果实品质的关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2):29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