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若干问题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若干问题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尽管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那样对初高中教学衔接要求那么严格,但语文学科在初高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还是我们语文老师所不能忽视的。笔者虽然工作了十余年,但一直从事的是高中语文教学,对初中教学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只是在课余经常和学生沟通,与初中老师交流,努力在教学中减少因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断层问题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本人就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不到之处恳请大家斧正。

在同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中发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衔接问题、能力衔接问题和方法衔接问题。

首先谈谈初高中的知识衔接和能力衔接问题。

从初中到高中,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的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等多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我要谈的知识衔接和能力衔接问题。从知识、能力衔接的角度看,初高中之间存在的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由于篇幅有限,我仅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谈谈。

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诗歌鉴赏从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浅层的感悟升格为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等;文言文阅读从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到要求熟练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文章,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现代文阅读从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到要求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理解,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作文教学从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到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严格要求。

其次,谈谈初高中的学习方法衔接问题。

初高中知识跨度大,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不同,知识、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不同。

初中语文最大的特点是学课本考课本,课外知识涉及的很少,复习的时候抓住课本便万事大吉,因此初中生的语文成绩普遍较高,但谈不上语文学习的能力。高中语文是根在课本能力在课外,考查的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因此,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教材,知识面狭小,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也不够灵活。

初中语文淡化语法学习,这就大大减轻了初中语文的教学负担,到了高中,语法学习是高中生的必修课,因为分析句子结构,发现语病,修改病句,翻译文言文都离不开语法,也就是说,高中的学习对学生要求更深、更细,初中阶段学生单纯的读读背背,初步感知已经严重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深入思考,微观分析,归纳总结和灵活运用。

初中阶段,对学生在诗词鉴赏分析方面重视不够,往往只强调背诵和默写,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作者的思想情感。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迷信参考书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有效提高。

初中文言文篇目较少且篇幅短小,易解易记,老师翻来覆去的检查让学生掌握得烂熟,加之现在中考不考课外文言文,课内的有限几篇就更抓住不放了。高中文言篇目多,且是名篇长篇,用初中的那套办法就捉襟见肘应付不了了,多数高中生对此感到头疼。

另外,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习惯不佳,尤其是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初中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基本达到学习目标,进入高中后,知识难度加大,自主学习的时间又比较长,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结果到高中后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新的学习。

以上林林总总,我只是从某个角度、某一方面指出了初高中语文学习在若干方面的差异,寻找差异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先找到差异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我想谈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对策。

庆幸的是我们大部分老师都能认识到,不应该直盯着初中教学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更应该思考对策,做好衔接。

1.从实施“四个一”准备衔接。对初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一番研读,开学之初,组织教师将高中、初中的课程标准一一对照,找准教学起点;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摸底考试(难度不能太大),排查知识“盲区”;适时召开一个学生座谈会,充分了解学情,对学生的语文程度和学习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综合以上了解的情况,制定一个衔接计划,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执行落实。

2.从放低教学起点引领衔接。这是尤为重要的一点,因为新高一的老师往往是刚送完高三循环下来的老师,他们更不能适应新高一的教学,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学生就是一个“差”字,对他们来说,落实“四个一”更为重要。作为高中的起始年级,所有教师都要相对放低标准,降低难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具体学情为立足点,实事求是;教师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决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尽量通俗易懂,减少容量,降低速度,并力争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习题训练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重视基础,重视基本能力,努力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从变换教学方法落实衔接。高中阶段更加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同时还要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读书、记笔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是高中阶段师生的共同任务。除了坚持初中养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外,高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博览群书,扩大阅读面,多写多练,提高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扭转观念,转变角色,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让课堂真正回归学生。

4.从优化学习方式促进衔接。与初中不同,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从“经验型”上升到“理论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及时总结学习方法,独立地查阅资料、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逐步学会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观和评价观,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认识。

5.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完善衔接。

教师必须在入学初,就重新让新生养成一套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通过正确习惯养成,使学生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自觉到自觉,增进学习的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整个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俗话说,勤能补拙,熟则生巧。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能主宰人的一生,一切天性和谎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其提高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语文学习同样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学生应注重养成下列几种良好学习习惯:勤于诵读的习惯、勤于处处留心的习惯、勤于积累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勤于练笔的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勤于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等。上述几种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如滴水穿石,潜移默化而成;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更应加强自身管理的自觉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断练习,不断巩固,不断强化。如果学生能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那么,提高语文素养就指日可待了,也就会顺利地从初中过渡到高中,成功完成初高中的学习衔接。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的艰难起步和运行过程不仅靠知识的衔接,也不仅靠两个学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的衔接,要靠高中语文老师主动衔接的意识和行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是让学生对语文教学的适应期更短,关键是高中语文老师自身功底的扎实。优秀的老师他甚至能在一个教学的细节中渗透衔接,达到初高中的自然融合,并能让学生得到拓展和提高。通观现在的高中生,他们悟性高,视野开阔,信息丰富,非常渴望与老师进行高层次、高境界的对话。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某些尴尬,做好衔接重要,促进自身的内涵发展更重要。

马涛,语文教师,现居陕西西安。责任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