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CT征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关节软骨钙化30例,关节间隙变窄28例,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结构囊变22例,关节面骨硬化34例,骶髂韧带钙化24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是诊断强直脊柱炎及其CT分级临床分期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074-0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侵及中轴关节为主的全身慢性结缔组织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脊柱、肋椎关节等。骶髂关节是最常受累部位。认识AS的骶髂关节CT表现,能为A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价值[1,2]。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符合AS诊断标准病历48例,其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15~48岁。病程1个月~13年。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48例,晨僵、腰部活动受限19例。合并虹膜炎4例,2例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示抗“O”和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血沉增快31例,C反应蛋白(GRP)增高者28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36例。

1.2 方法

用Neuviz Dua1型全身CT机进行骶髂关节轴位扫描,层距5 mm,层厚5 mm。分别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骨窗窗宽1 300~1 600 Hu,窗位300~550 Hu;软组织窗窗宽300~350 Hu,窗位40~50 Hu。

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分级采用1984年美国纽约修订标准[3],分为0~Ⅳ级。0级:为正常;Ⅰ级:可疑异常,关节髂骨面模糊;Ⅱ级:轻度异常,有明显关节面局限蚀、硬化,关节间隙改变不明显;Ⅲ级:明显的双侧关节面、软骨下骨质侵蚀、硬化明显,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等改变;Ⅳ级:严重异常,关节间隙消失,关节融合强直。

临床分为早期(Ⅰ~Ⅱ级 )、进展期(Ⅲ级)、稳定期(Ⅳ)。

2 结果

2.1 病变骶髂关节的CT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关节软骨钙化30例,关节间隙变窄28例,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结构囊变22例,关节面骨硬化34例,骶髂韧带钙化24例,关节间隙真空征10例。

2.2 AS骶髂关节病变CT分级

Ⅰ级7例,占14.5%;Ⅱ级18例,占37.5%;Ⅲ级20例,占41.7%;Ⅳ级3例,占6.2%。

2.3 AS病变骶髂关节受累部位

双侧骶髂关节同时受累39例,约占81.2%,单侧受累9例,约占18.8%;单纯髂骨关节面受累35例,约占72.9%,骶髂骨关节面均有损害13例,约占27.1%。

2.4 临床分期与CT表现

主要有:①早期,25例骶髂关节的CT征象为Ⅰ~Ⅱ级,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面毛糙,关节面下小囊状改变,关节面皮质中断,以骶髂关节前下1/3滑膜部受累明显,并以髂骨侧关节面受累为重,关节间隙基本正常;②进展期,20例骶髂关节的CT征象多为Ⅲ期,主要表现为关节面软骨下骨质侵蚀囊状破坏,局部锯齿状,毛刷状,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韧带部受累钙化;③稳定期,3例骶髂关节的CT表现均为Ⅳ级,骶髂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

3 讨论

3.1 骶髂关节解剖及CT表现

骶髂关节不同于其他滑膜关节:前下1/3为滑膜关节,后2/3为韧带关节。滑膜部为真性关节,关节软骨在髂骨侧较薄,而骶骨侧较厚,滑膜部关节间隙90%在2~5 mm,10%为<2 mm[4]。韧带部关节呈“V”字形,靠近滑膜部关节腔窄,后面部分增宽。韧带部关节间隙随层面上升逐渐增宽。其前后均有韧带保护,韧带附着点关节面不规则。正常骶髂关节间隙呈裂隙状或略呈“S”形,双侧对称,皮质薄而均匀,无硬化、侵蚀或关节僵直等表现[5]。

3.2 AS临床特点及病理基础

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我国发病率男女之比为5∶1,发病年龄13~31岁[6],可有家族遗传史,病变主要侵犯中轴骨关节,如骶髂关节、椎间关节、肋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AS的病理改变开始于关节滑膜,滑膜炎性反应增生,毛细血管增多,血管翳形成,产生并释放各种炎性介质。而发生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质受侵蚀,关节纤维性强直或纤维组织因钙化、骨化使关节产生骨性强直[7]。

3.3 AS骶髂关节病变不同阶级临床CT表现

参照纽约标准:①早期,骶髂关节的CT征象为Ⅰ~Ⅱ级,表现为关节面下骨质侵蚀、关节面毛糙、关节面皮质中断、皮质白线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以骶髂关节前下1/3关节面最易受累,且以髂骨侧关节面出现早,这与骶髂关节解剖结构有关。②进展期,骶髂关节CT表现多为Ⅲ级,主要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局部锯齿状及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囊状骨质破坏及周围增生硬化,由于滑膜破坏及侵蚀,关节间隙逐渐变窄。韧带部韧带钙化。③稳定期,骶髂关节的CT征象为Ⅳ期,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骶髂关节真空征,有学者认为是骶髂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的一种表现,不能作为AS骶髂关节病变的特有征象[8]。准确的AS骶髂关节炎CT分级,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由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治疗困难,易造成伤残。因此对临床上有下腰部、跟骨、骶髂关节、坐骨结节疼痛,伴有腰部晨僵,活动后减轻,休息后加重,年龄在40岁以下的男性患者,应尽早做HLA-B27及CT检查。以利于AS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4 鉴别诊断

主要鉴别诊断有:①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女性,四肢小关节受累,类风湿因子阳性,骶髂关节受累多为单侧。②致密性骨炎,多见于经产妇,表现为髂骨均匀性硬化与正常骨分界清楚,骶髂关节面正常。③感染性骶髂关节炎,全身症状明显,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④骶髂关节结核,关节面下囊状骨破坏,软骨下骨质硬化不明显,关节周围冷脓肿。

[参考文献]

[1]陈敏章.中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5-50.

[2]李联忠.脊柱疾病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18-320.

[3]Vander LS, Valkenburg HA, Cats A.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Arthritis Rheum,1984,27(2):361-50.

[4]崔建岭,李玉清,李晓娜,等.10~20岁健康志愿者30名骶髂关节的CT表现[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0):614-617.

[5]张成龙,冯平勇.强直性脊柱炎100例骶髂关节CT分析[J].河北医药,2003,25(11):841-842.

[6]施桂英.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10):641-644.

[7]郑金龙,韩萍,史河水,等.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6):456-457.

[8]杨萍,陈巨坤,闫建齐.高分辨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11):715-716.

(收稿日期:200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