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单课堂的内隐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单课堂的内隐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一节校级公开课,一位年轻的教师,要教学的内容是孟浩然的诗歌《与诸子登岘山》。

导入很平常,直接介绍诗人。但是可以看出教师的从容和准备的充分。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抓住了最重要的信息。“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40岁之前,他是个真正的隐士;40岁之后,他起了用世之心,到京城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于是再次隐居;期间,他短暂地给张九龄做过一段时间的幕僚。”“他世居襄阳,后人也称他‘孟襄阳’。”在一个个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的总结具有概括性且让人易于接受。接着,教师请大家先自由地读一遍《与诸子登岘山》,在学习之前再次熟悉诗歌。之后齐读一遍,教师个别检查大家对字词的掌握。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两句,教师自己带着学生分析。教师的分析零碎却各有抓手:“诗人不依托景物,而是单纯地写感情,自然就透出一种感发的力量。”“开首两旬从大处从宏观落笔,平凡真理信手拈出,为下面蓄势,引出作者的浩瀚心事。”教师还列举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作为佐证,说这两句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样,让人从直接的慨叹中感受无尽悲慨。其实,任何读者,读了这两句都会产生一种共鸣,师生从探讨中得出共识:“一人诗,诗人就流露出了心事茫茫和无限惆怅。”

“下面,他要用一个很具体的事件表现出这种苍茫和惆怅。也就是说,诗人需要进人登岘山这一具体情境了。”教师的引导平缓而妥帖。“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因为我们悠久的历史,我国的风景名胜一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风景之外,更有一种古往今来值得保留的名人轶事,使风景更多了人文典故。那么这个岘山有什么“胜迹”呢?“这两旬清楚地暗喻羊祜故事。”然后师生一起看诗歌下的注释:羊祜登临此山,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镇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盂浩然登岘山,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流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怎能不黯然伤情?这一部分的感发点是羊祜的典故,教师讲典故过程中将诗中蕴含的作者渴慕建功立业的情怀渲染得恰到好处,让学生能够知人论世,推己及人。诗歌的学习上,应该有明晰的、从不懂到懂了从迷惑到拓展的过程。不一定全是朗读,也需要静思默想。有的诗歌能够在“书读百遍”中“其义自见”,而有的诗歌,只有在安静却活跃的思维过程中才豁然开朗,才能顿悟。

理解诗歌颈联内容的时候,“水落鱼梁浅”一句,一位学生翻译成了“雨水落到地上,鱼梁洲露出了低平的地面”,引发一阵哄笑。教师没有笑,而是说:“这样的错误很正常,我以前也出过这样的错误。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出错?”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补充:“通过这一联写景,可以看出是在寒冬时节,所以应该翻译为‘水位下落,鱼梁洲露出了清浅的地面’,这写出了当时景物的萧条。”大家称是。课堂波澜不惊,温馨亲切。我觉得,面对课堂上的争议,其实也是教育的契机,教师的处理是非常到位的:既促进了课堂,更保护了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接着,教师请大家借助想象和联想,尝试着在各自的脑海中勾勒出颈联的这幅画面。教师的引导似乎是和学生谈心,课堂非常融洽灵动。学生站起来说说各自的理解之时,都有各自的特色。学生的发言也很精彩。“一个‘寒’字,可见草木凋零,一派肃杀景象?”“请看注释,如今孟浩然等人登山,瞻顾遗迹,自然也会喟叹自己是否‘湮灭无闻’了!这种情形下,谁会不泪下沾襟、悲从中来呢!”“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其实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和情绪。”然后学生再次自读、齐读,个人读悟强化,课堂进行得很自然,教师的引导也很有章法。许多语文教师面对着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喜欢强调新颖、追求前卫,那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学形式其实就是教学的方式、方法、技巧等,它们本身不具有促进学生思维成长的作用,只是起到了调动学生思维的作用。而课堂的价值追求,肯定包括学生的精神成长;课堂的价值在于思维的碰撞;一旦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产生交流、汇通或者碰撞,形式就失去了意义,课堂的价值只在于过程中的生成和学生学习的有效。

这节课上,教师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时,不忘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在尊重文本价值时,不忘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体验。教师更多的关注教学活动进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值得称道。“一首诗歌的形成,是一个痛苦与快乐交替的过程。王维把心中的那份情感抑或感慨再现出来,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快乐。”“此诗意在吊古感今,把历史与现实、写景与议论融为一体,清远自然而又深沉感人。”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湮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泪下。“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羊祜尚且悲自己在百年之后,默默无闻;孟浩然自然会引为同调,感触更深。话又说回来,把渺小的个人放入一个阔大的时空背景之下,谁能不悲?本诗所表现的主题和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尾联巧妙作结,余味无穷。

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大半,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且基本理解了诗歌内容、情感。教师开始进一步拓展,问:“我们曾经学过哪些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相似的古代文学作品呢?”这个问题让学生马上想到了上学期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句‘大江’‘淘尽’等,显现了阔大时空之下诗人的渺小和苍茫感。”有的学生想到了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实何止‘众山小’,还有诗人的渺小。”还有学生说到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登高望远,反用其意,‘望眼’和‘最高层’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这一部分的拓展,让人感觉到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丰富起来了。这个教学环节是一个亮点,处理得很机智巧妙:既让学生感悟到了诗歌的个体魅力,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主动体悟到诗人遣词造句之精妙,获得语言的滋养;还能让学生在揣摩、品味诗歌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熏陶,能力得到发展。我以为,这种把具体语言学习作为本体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他们精神世界、审美情趣等素养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发,这种潜滋暗长的濡染给予学生的是真正的人文关怀。在对这样一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努力“发掘课程内涵”,这是新课程下,一种充满希望的从讲授式到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实践。

其实,这节课,最大的特点是每一个步骤都有一个教学感发点,或是技巧的提炼,或是内容的深入理解或者视野拓展,或是情感的贯穿、深入。这些感发点,一般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适合学生理解,能够引发共鸣、思考;二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关注学生的兴趣。所以,这一节课的效果绝不仅仅是理解了这首诗,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式或者思维方式得到了更新或巩固。学生一节课45分钟上,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左右。这20分钟,教师在一些关键环节上进行充分的预设,使这节课具有了有效甚至高效的明显特征。

课堂是一种研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甚至于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这位教师的《与诸子登岘山》一诗的课堂教学并无出奇之处,但一节课上下来,学生普遍反应是时间过得很快,课堂教学过程“赏心悦目”,效率很高。规规矩矩的课堂,却产生了巨大的内隐的教学魅力,这样的一节课,有什么奥秘呢?在寻常的教学形式下,课堂有效性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我们期待从一节课的外显行为(最好是日常教学行为)中探究到内隐的教学思想,并不断地把笼统的教学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堂研讨,让课堂逐步焕发出新课程理念下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