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闲暇与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闲暇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活动概念和状态概念。许多教育家曾经对闲暇进行过深刻的哲学思考,文章主要从哲学的视角,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斯宾塞对闲暇的看法和对闲暇教育的理解,探讨闲暇教育的本质意义和价值,以此为我们今天闲暇课程的开设,闲暇教育的深化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闲暇;科学;实用主义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23-02
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物质条件,为闲暇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条件为闲暇服务,如何使这些可能转化为现实,就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任;同时,从教育的本身出发,如何使闲暇成为丰富人生,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激发人性潜能,给人以一个终极关怀的人文家园,实现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闲暇教育就是一条重要途径。
德克尔森认为,闲暇一词主要有三种用法: 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在休闲活动中人闲适的“精神状态”。因此,闲暇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活动概念和状态概念。最早对闲暇时间作出论述的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所谓闲暇时间,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绝对需求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外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是全体社会成员为本身发展所需要的时间。据此,有学者指出,闲暇教育包含两方面: 外在闲暇教育和内在闲暇教育。前者指的是由他人来传授有关各种闲暇知识、技能以及闲暇价值观念。后者是指在闲暇时间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评价而作出闲暇选择,并认识这些选择对自己、他人、社会的影响。
许多教育家曾经对闲暇进行过深刻的哲学思考,他们的思考,一方面丰富了教育哲学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的“奴隶无闲暇”
(一)闲暇的客观存在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事物的客观存在必须具备四个原因和要素。这四个原因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亚里士多德十分推崇目的因,把它看成是一切变化的最高原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存在,即使是自然生产出来的东西里面也有目的的活动存在。亚里士多德说:“我们一切行动的第一原则是为了求得闲暇”,“工作与闲暇都是需要的,但闲暇优于工作,并且是工作的目的”[1]P294。
(二)闲暇的价值
1.闲暇的内在价值。闲暇和工作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总有一个尚未达到的目的,而闲暇本身就是目的,闲暇的人能体验到休闲带来的愉快、幸福和生活的享受,而从事工作的人心目中总有一个未曾达到的目的。所谓外在价值就是一事物连接另外事物时具有的手段和工具价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闲暇只有内在价值,而无外在价值,只是目的,不是工具。
2.闲暇具有娱乐价值。亚里士多德认为适当时间进行娱乐,并且把它看成良药,在精神上放松自己的情绪,从愉快中获得休息,从而体验到休闲本身带来的愉快、幸福和生活的享受,成为劳作而致的苦痛的一种解脱。
(三)闲暇的条件
1.客观条件:(1)生活必需品,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必须拥有了许多生活的必需品之后,才可能有闲暇;(2)工作,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是工作的需要,勤劳工作之后需要放松自己,他说:“(闲暇的)娱乐在认真工作当中较为其他时候尤为需要”[2]294。(3)时间 ,亚里士多德曾提到“适当时间进行(闲暇的)娱乐”,“能经验到休闲本身所给予愉快、幸福和生活的享受的,只是有闲暇的人而非忙碌的人”[11294。因此,他得出“奴隶无闲暇”的论断。
2.主观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没有闲暇还有主观上的因素。首先要有勇气并且能坚持,不能做到这一点,“不能像男子汉那样面临危险,会沦为任何侵略者的奴隶”[1]288;其次,要公正与节制,有了闲暇的时间和心情,往往会使人趋向于骄纵,克服骄纵需要公正与节制,否则,“在行动和战争中表现出优良的品质,而在和平与闲暇中乃与奴隶无别”[1]288。最后,还要有理性,在亚里士多德眼里,理性的沉思活动具有最幸福的人的一切属性,是最完美的幸福,这是凭借于闲暇,是闲暇的最高境界。
(四)闲暇的课程内容
亚里士多德把教育的习常科目分为四种:一是阅读、书写;二是体育锻炼;三是音乐;四是绘画。这四门科目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音乐直接为闲暇服务的,因为音乐具有这么几个和闲暇相联系的功能:一是音乐能够放松人的精神,给人以甜美的享受,是对劳作和痛苦的安慰;二是音乐还给人以高贵和自由的享受,它鼓舞人的热情,激发人的同情心,培养人正确的判断能力,使人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是和闲暇的本质相一致的。
二、斯宾塞的科技与闲暇
(一)闲暇的价值与地位
斯宾塞认为按照重要程度对人类生活的几种重要活动加以分类,它们可以自然地排列成为: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但是,斯宾塞同时又讲到,他划定的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事实上,闲暇与其他各部分生活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每一类生活内部的有些部分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可能比前一类生活某些部分更重要。尽管如此,但斯宾塞认为,闲暇生活中的艺术犹如花,其他类的生活犹如植物的茎和根,而有许多人急于要花而忽略了我那植物,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建筑、雕塑、油画、音乐、诗歌等等的确是文化生活中的花朵,具有较高的价值,然而我们在获取它的时候,还是要必须先考虑建立有健全社会生活,完成为此服务的培育工作。
(二)闲暇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知识对闲暇究竟有哪些好处呢?首先,斯宾塞认为科学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没有科学,就没有完美的创作。任何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懂得他所表现的现象的规律。同时,艺术创作还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任何艺术品所产生的印象显然是以接触他的人的心性为转移的,所有共同的心性遵循共同的特点,而这些共同的特点必然有着与它相适应的一般原理,这些原理,就是科学知识。
其次,不但艺术创作的最大成就需要科学,充分地欣赏艺术也需要科学,要充分了解表现形式的妙处,必须先熟悉表现内容,而要了解表现内容——艺术家所要表现的真理和艺术家所指出的现实,就不得不通过科学。
最后,斯宾塞指出科学不仅是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的基础,而且科学本身就有诗意。他认为,固然感情和思考力有对立的地方,但科学其实也蕴涵诗意,“科学正式在那些不懂科学的人全是茫然的地方起开辟一些富有诗意的领域”[2],它能在普通人不经意的地方。
三、总结与启示
闲暇是人生的目的,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也是忙碌得疲惫的人的放牧灵魂的人文家园和驿站。就算把闲暇放在末位的斯宾塞也把他列为人类生活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闲暇是个人乃至整个人类迈向自由的一扇方便之门。它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巨大作用是无可否认的。从内在价值而言,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的那种娱乐和理智的享受是无法也不能消除的,它本身就是幸福,快乐和价值自我实现的一种体现。从外在价值而言,闲暇的作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为崇高而又充满情趣的闲暇造就的首先是一个和谐和完善的人,而这一切构成了个人从事任何工作,学习等活动的基础。因此,闲暇是看似无用,其实却有大用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从闲暇的外在价值看千万不能忽视闲暇,并且要适当地留时间空间给闲暇;从闲暇的内在价值而言,不能“为闲暇而闲暇”的教育,否则便是朱熹所谓的“才要闲便不闲了”。
闲暇和工作的关系始终是两位教育家关注的一个重要焦点,工作为闲暇提供物质条件和时间,这是两位所共认的。可是在具体环节上,却有着差异,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他把闲暇和工作截然分开,对于斯宾塞而言,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他增加了工作为闲暇提供思想和情感,可是他还是以对立的眼光来看待两者的。事实上,闲暇和工作本是一对矛盾,他们是互相对立,互相统一的。两者的统一性除工作为闲暇提供时间,物质条件和思想情感,闲暇为工作提供目标和意义价值外,还表现在,的确存在着工作寓于闲暇,闲暇伴随工作,两者无法明确区分的情况。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现代的社会,闲暇和工作的对立虽然在一步步改善,教育要做的是如何能够使两者达到尽可能的统一,这种统一不能以取消对立为代价。
从两位教育家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艺术是闲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课程内容来讲,音乐,绘画等艺术课程和文化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是闲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艺术是不能和闲暇画上等号。我们已经分析了闲暇也可能寓于工作中,科学知识也是闲暇的必备构成条件之一,因此首先我们是绝对不能把艺术教育和闲暇教育等同;其次,即使是在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方法呆板,成了机械训练,偏离课程设置的目的,仍然是称不上闲暇教育的;相反,一些实用的课程,如果方法得当,深入浅出,情趣盎然,给人以享受的同时,又学到科学知识。这也可以称之为自由教育,闲暇教育了。
每个人的余暇有多少?余暇如何用?这里大有讲究。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在具体开展闲暇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设计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
总之,闲暇教育随着终身教育的倡导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在教育领域里奏出了它的音符。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闲暇和闲暇教育的认识会进一步的深化。
参考文献:
[1]张法琨.古希腊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英]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C].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85.
[3]黄婕.浅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J].学生工作,2009,(5) .
[4][美]J.曼蒂,L.奥杜姆.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叶京,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2:167.
[5]任平.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哲学思考[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3) .
[6]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62.
[7]姚林群.价值多元时代学校教育的价值自觉[J].全球教育展望, 2010,(7) .
[8]辛明涛.大学生闲暇教育概念微论[J].教育评论,2011,(1) .
[9]李维.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 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