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言文教学的语感取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文教学的语感取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提出问题:文言文教学应该追求标准化吗

在素质教育的追求与应试生存的现实夹缝中,出现一种趋势——标准化。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明显有这个倾向,努力探寻一篇文章——包括文言文——标准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恨不得找到一份类似肯德基的配方,让学习的过程不多花一分钟,让所有人都学会统一的知识。

通常表现就是,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正在追求公式化的知识,程序化的课堂;教学现状常常是串讲,是字字落实的翻译,文言现象分析与强记,考纲要求下的背诵;尤其,文言文基本上只在教材和考卷上与我们的同学见面。

文言文本来是我们更典范更精粹的语言。文言文与白话文不是仇敌关系,而是源与流的关系,精与粗的关系。所以现在教育设计、教材安排里都有文言文半壁江山。我们常常质疑外语教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辈子都用不到的外语,竟然要全民学。现在,外语的应用机会更多了,而且教学里实用性增强了听力、口语、外教课、英语节等等。然而反观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我们除了教材、课堂、考卷上,其他地方真的见不到了。

二、 文言文教学更应该追求语感取向

为此,我常想,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应该走什么路。只作为一种应试的死亡语言吗?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不仅文化研究需要,而且是现实生活语言的根,读书作文的重要帮手。比如余光中先生写诗就“白以为常,文以应变”,白话文是常态、惯用的语言,而遇到需要铿锵音节和对仗句式时,则靠文言给的营养。(《余光中:“我是真正的南京大萝卜”》2011年10月3日《南京日报》,作者邢虹)然而,我们把文言当死语言来学了。我的意思是,我们缺少文言文实践,文言文乐趣!也因此,缺乏文言文的语感!

王尚文先生论证过语感的内涵,也证明了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他说:“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人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和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第65—98页)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语言环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可以说是我们上千年的语文教育方法,自有它符合规律的特色,也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借鉴资源。

而且,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几千年的典籍与各类著作,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作品很多。比如,古人的日常生活,古人的小说,古人的故事,古人的闲话牢骚,那么鲜活,生动有趣,贴近我们日常生活,都是清凌凌的水,活泼泼的鱼。就算我们是学习游泳,也应该到清水里感受水的柔软,水的负载。但我们不能学游泳只为了学游泳的几天和比赛的几个瞬间。坡《日喻》里说得形象:“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苏轼用游泳打比方,形象地揭示了要学会一种技能掌握一门技能的诀窍,就是要足够多地接触与浸泡——熟能生巧、久而悟道。而北方的人只凭听听技巧,然后去游泳,没有不被淹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沉浸其中,反复学习的重要。所以,要学会文言文,我们不一定非要学习者日夜浸泡其中,但至少也应该浸泡过,并感受过沉浸其中的乐趣。

怎样才能沉浸其中,获得沉浸其中的乐趣呢?

三、 语感从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中取得

我们认为,除了教材里那几个不苟言笑的“经典”(思想文化的)、“样例”(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更应该有些鲜活的、有趣的散文、小说等文言作品。教材性质决定了不能多和广,读本本来可以灵活的,但难见到。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结一下,以一篇的上法,一篇的拓展为例,探讨文言文阅读的宽度。

教材里的文章大多过于严肃,甚至刻板。尤其如《指南录后序》《谏太宗十思疏》《报任安书》《秋声赋》等,难度大,学生难有乐趣。尤其在课时紧张而老师要追求“高效”的情况下,只有在一些课堂实录中才能见到貌似兴味盎然的一幕。有同行总结过原因:1. 认知背景不同,选材内容单调,大都是善恶兴衰之类的宏大讨论;2. 初高中教学脱节;3. 课时紧张的无奈,教学任务繁重,背诵量大;4. 传统教法的困惑。

在这个背景下老师大多是无奈地串讲,为课时而匆忙赶进度。看似节省时间,实则违背高效教学的规律。也就是特级教师羊刚老师所说的“奢侈的语文教学”——没有充分解读,没有充分领会,后面的教学与探讨基本流于形式,不会有真正的效果。

上《陶庵梦忆序》课(正式上这篇“序”不到两课时。这一篇课文出于人教版教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我们学校把《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人教版《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起安排在高三上学期)一周内,在本周每节语文课的前几分钟,带领学生阅读《陶庵梦忆》中一段文章。可能会有人批评:“课时这么紧,任务这么重,课文还来不及上,怎么能花这么多时间补充课外文章?”

确实,这是个问题。为什么呢?我说说我的想法。以《陶庵梦忆序》以及相关拓展为例,探讨这个做法的合理性。

我给我的学生读了这么几篇:

(一)奇。例如《陶庵梦忆》一段诡异的文字:

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採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这一小段: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并不缺少。比如:道:名词作动词,取道。晡:申时,下午3点到5点。(申时,还可以借机活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计时法)北固:可回忆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舣:可迁移《项羽之死》中“乌江亭长舣船待”句。噀:xùn,喷。过:此“过”是路过还是访问?下文与“解缆过江”比较。小傒:小奴仆。“傒”应通“奚”,奴仆。喧阗:根据语境推知“喧闹”意。韩蕲王:即“韩世忠”,南宋名将,民族英雄。“採”:即“采”,语境推应为“擦”意。句式:如“盛张灯火大殿中”省略“于”。

在这篇短文里,迁移训练的功能,可见一斑。而且,奇异的时间,奇异的地点,奇异的演员与观众,这么奇异的短文表达什么?无法理解,难以解读?——关注唱南宋名将、民族英雄韩世忠故事的戏,而且不称名而敬称“韩蕲王”,其深意自明;再联想到《湖心亭看雪》那样的时间,那样的方式,那样的景象,那样的人物语言!一种往日岁月的一寸一寸的咀嚼回味的深幽,一种“一世不可予而予亦不可一世”的傲然之气。在惊异中领略张岱的“陶庵梦忆”。

(二)美。例如《陶庵梦忆》一段有层次、有美感的文字《虎丘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这一段不只是迁移积累文言知识,更是学习记叙描写的好例子。作者以时间为序,从白天到“天暝月上”,到“更定”,到“更深”,到“二鼓”,到“三鼓”;作者写场面,从“无不鳞集”到“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到“雷轰鼎沸,呼叫不闻”,到“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到“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到“一夫登场,裂云穿石”只有百余人。

层次清楚,更见写景如画,身临其境。欣赏画面,欣赏音乐,欣赏文章。难度不大,震撼学生。

(三)趣。例如《陶庵梦忆》一段有趣味、有感慨的文字——《越俗扫墓》:

越俗扫墓,男女袨服靓妆,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二十年前,中人之家尚用平水屋帻船,男女分两截坐,不坐船,不鼓吹。先辈谑之曰:“以结上文两节之意。”后渐华靡,虽监门小户,男女必用两坐船,必巾,必鼓吹,必欢呼畅饮。下午必就其路之所近,游庵堂寺院及士夫家花园。鼓吹近城,必吹《海东青》、《独行千里》,锣鼓错杂。酒徒沾醉,必岸帻嚣嚎,唱无字曲,或舟中攘臂,与侪列厮打。自二月朔至夏至,填城溢国,日日如之。乙酉方兵,划江而守,虽鱼艖菱舠,收拾略尽。坟垅数十里而遥,子孙数人挑鱼肉楮钱,徒步往返之,妇女不得出城者三岁矣。萧索凄凉,亦物极必反之一。

这则文章以轻快、笑乐之笔,写二十年前往事。世俗生活,几乎可以见到游玩景象,调笑打闹场面,笑俗人之俗,笑醉汉之醉。学生读来,先笑后沉重再唏嘘:几十年之间,连那时候平常的扫墓风俗都恍然隔世,令人追怀!是什么让那平常但美好的风俗成为历史?而文末两行,昔盛今衰之慨,国家兴亡之叹,弥漫满纸!

(四)悲。例如《陶庵梦忆》一段有层次、有深情而让学生也普遍心情沉重的文字:

三世藏书

余家三世积书三万余卷。大父诏余曰:“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余简太仆、文恭大父丹铅所及有手泽者存焉,汇以请,大父喜,命舁去,约二千余卷。天启乙丑,大父去世,余适往武林,父叔及诸弟、门客、匠指、臧获、巢婢辈乱取之,三代遗书一日尽失。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略携数簏随行,而所存者,为方兵所据,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此吾家书运,亦复谁尤!余因叹古今藏书之富,无过隋、唐。隋嘉则殿分三品,有红琉璃、绀琉璃、漆轴之异。殿垂锦幔,绕刻飞仙。帝幸书室,践暗机,则飞仙收幔而上,橱扉自启;帝出,闭如初。隋之书计三十七万卷。唐迁内库书于东宫丽正殿,置修文、著作两院学士,得通籍出入。太府月给蜀都麻纸五千番,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岁给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兔千五百皮为笔,以甲、乙、丙、丁为次。唐之书计二十万八千卷。我明中秘书不可胜计,即《永乐大典》一书,亦堆积数库焉。余书直九牛一毛耳,何足数哉!

文中追忆自家藏书的失散过程,被众人随手乱取,被打仗的士兵撕扯点火、塞衣服内当战甲;文中叙述隋朝皇帝藏书景象,简洁生动,如在目前;明朝书籍更浩瀚无边。这一段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再次让人感受到文章顺序井然的特点,而家中书运今昔对比,更深切表现了家国兴亡之痛。

总结一下。这四则拓展,以阅读为核心,以教材为中心。昔日之纵情任性,世俗人情,盛况美景,荣华富贵,一切美好的珍贵的难忘的不舍的,都随故国而亡。遗民文士,心中是怎样的纠结沉痛!

如此,我们再来读《陶庵梦忆序》,其中的透彻,其中的绝望,学生们都感受到了。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乐在其中才能沉浸其中,沉浸其中何愁语感不来?

四、 一个人的文言文天地有多大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苦大仇深,为什么?我们认为,学生本该有足够大的文言文天地,事实上是教材、教师使他们的天地局促了!

教材选文大多庄重、沉重,把古人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严重狭窄化了;教师为了进度为了所谓的高效,把丰富有趣的文言文严重枯燥化了。——然而,欲速则不达!

首先,“学会了才有兴趣”(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161页)新知识被纳入到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去,获得了心理意义,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血肉”,自己的心理品质。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现实中文言文教学,管你有没有真懂,有没有学会,总在为进度而赶。夹生饭越来越多,自然就不能吃了;问题积累越来越多,自然就没有信心去学了,更遑论兴趣。

其次,“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王安石《答曾子固南丰道中所寄》)。教材与读本过于狭窄化,“读本”本来是供学生自学自读的,可又有多少学生会独立打开读本自读里面的文言文选文?

最后,需要多加练习的机会与量。文言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应该是智慧技能的一种。练习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智慧技能学习的效果。所以,需要注重设计变式练习,还需要安排间隔练习在变式练习中,变化的是概念、规则应用的情境或无关特征,不变的是概念或规则本身。间隔练习有助于促进智慧技能的提升,因而不要将智慧技能的多次练习安排在比较集中的时间(如一节课、两节课)内进行,而应该分散在较长的时间内(《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主编第四版2011年4月上海教育出版社P118)。在不丢失文言知识、文言能力的基础上,多点迁移,多点练习,似乎更有效。

因此,我们正在探索文言文阅读能不能多读一点,文言文教学能不能有趣一点。比如教学《陶庵梦忆序》时,我们抓“点”带“面”,以“面”解“点”。从探究一个关键句出发,深入解读文章;然后由一篇文章联通其源头的一本书,以佐证、练习为目的,以多读、趣读为取向来扩展文言文阅读。以多以易以丰富以趣味来增加相关练习,以练习来促进文言文学习。在学习中,积累文言基础实词虚词,积累文言语感,开拓古典文化领域,丰富文化素养。真希望文言文教学能多点趣味,学生的文言文天地更宽广一点。

参考文献:

①褚树荣著《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渗透”》,《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

②余文森著《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④徐中玉主编《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⑤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浙江省湖州中学;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