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和谐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和谐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从教育主体的角度讲,和谐教育是一种层次教育,即个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群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类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从本体论的角度讲,和谐教育是一种人本教育,培养人的和谐思维、发掘人的和谐能力、涵养人的和谐精神便是和谐教育“应然”的追求。和谐教育亦是一种调动各方因素,协调各方关系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和谐教育; 层次教育; 人本教育; 教育模式

An interpretation of harmonious education

Liu Wen-xia Wu Fei

( Tian jiabing Educational Academ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China )

Abstract: From the point of the educational subject, harmonious education is a kind of level education, namely, harmonious education of Individual subject; harmonious education of group subject and harmonious education of quasi-subject. From the point of the ontology, Harmonious education is a kind of human-oriented education. The expected pursuit of harmonious education is to train harmonious thinking of human; develop harmonious capability of human; culture harmonious spirit of human. Harmonious education is also a kind of education model, which assembles different factors and correspond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Key words: harmonious education; level education; human-oriented education; education model

和谐教育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实现教育“应然”的追求。和谐教育的思想包含着深厚的哲学底蕴,闪烁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彰显出独特的价值魅力。

一、和谐教育是一种层次教育

翻开教育史的长卷,不乏有许多精彩独到的和谐教育思想。从教育主体的角度讲,和谐教育就是一种层次教育,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个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群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类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

1.个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

个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是指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人的自身和谐的教育。它体现于人的心、身两个维度的和谐。心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心理构成要素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身的和谐发展,即生理意义上身体机能的和谐发展。心智再完美的个体,如果缺乏强健的体魄也仍然是残缺的、片面的。教育就是从德、智、体、美不同角度追求个体真、善、美的统一,达到自身和谐发展。古希腊“三哲”倡导和谐教育。苏格拉底最早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知识、智慧和美德具有内在直接的联系,主张同步进行知识与德行的教育。柏拉图提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即理性、意志和感情。与其对应的分别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的教育。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人具有三种灵魂: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理性的灵魂。教育要据此分别从体育、德育和智育来培养人。中国的儒、释、道“三家”也主张培养和谐之人。儒家通过“六艺”来造就“君子”在“知”、“仁”、“勇”三方面的统一。实质上,这就是智、德、体相统一的和谐教育。佛家提出“众生皆可成佛”。所谓的“佛”就是理智,情感和能力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觉悟者。通过心修体行,人人都可成为智、德、力相和谐的“佛”。道家倡导“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为培养身心和谐的“圣人”,道家主张“卫生之径,能抱一乎!能勿失乎?”

2.群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

群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人及物所组成的社会集团的和谐教育。比如,家庭、学校、国家层次的和谐教育。群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是在个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组织水平”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实现该社会集团的内部和谐;其二是达到社会集团之间的和谐。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家庭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和谐程度。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儒家便以“孝悌”为核心,建立上行下效的“仁爱”家庭教育理念,并以“亲亲”为基点,推及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教育。晏阳初提出运用“三大方式”,即家庭式教育、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来解决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他认为家庭在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和谐是所有和谐的根基,除家庭中各成员要接受教育外,还要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成员进行横向的教育,并且要与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联络进行。这样可以有助于解决家庭与学校、社会之间的矛盾。国家的和谐教育则是推动全球各国和谐的关键。2005年亚非峰会上,总书记提出“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和谐教育就是要通过国家教育、民族教育、宗教教育、社会教育,以达到各民族和谐共存的局面。

3.类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

类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是指整个世间万物,乃至宇宙万物的和谐教育。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一切动物、植物、山川、行星……都具有和谐的本质。但是,各个分散的和谐事物的简单相加之和并不意味着整体的和谐,万物和谐更强调包容宽容的和谐关系,形成彼此“和合”的整体。“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物等,有着共同的根基,它们都源于各自所需能量的充分和谐,因此都接受和谐规律的调整,……既彼此促成,又相互制约,所以人与物是‘兄弟’”[1]。教育是万物其一的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活动,类主体层次的和谐教育就是要达到不同主体之间,确切地说,就是要达到人这个主体与其它主体之间的沟通,形成一致性的共识,无论是人、环境,还是动物、植物……万事万物彼此和谐共存。相对于国外的和谐教育思想,中国的和谐教育思想则更加侧重于这种整体和谐。老子在对待天人关系上,推崇“道法自然”,主张“顺天而行”,反对“逆天行事”;在对待人际关系上,主张“自然和睦”,反对“你争我斗”。孔子主张“天人合一”,他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提倡宽以待物,追求“人和”的大同社会。董仲舒的“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亦表达了“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

二、和谐教育是一种人本教育

和谐教育的三大层次彼此相互依托。个主体层次是群主体层次的基础,群主体层次是类主体层次的基础;类主体层次包容群主体层次,群主体层次包容个主体层次。但无论是个主体层次的个体和谐教育,或是群主体层次的关系和谐教育,还是类主体层次的整体和谐教育,始终贯穿其中且唯一不变的就是“人”。只有实现人的和谐,其他层次的和谐才成为可能。从本体论而言,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这里所说的“人”不仅只是具有和谐思维的人,而且也应该是具有和谐能力的人,能够以和谐精神与社会、自然共同发展,和睦相处的人。这也是和谐教育“应然”的追求。

1.培养人的和谐思维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2]。”正是因为思维具有这种间接性和概括性,人的思考领域才被无限地拓展。教育是以思维引领思维的活动,和谐教育便是一种以和谐思维引领和谐思维的活动。和谐思维是一种以和谐理念为核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推进和谐的思维。具体地说,和谐思维具有以下特征:①和解性。和谐思维与“冲突”或“对立”为标志的二元对立的“斗争哲学”不同,它反对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彻底摧毁,提倡通过对话、沟通、交流的形式化解矛盾,以达成“和而不同”。②通融性。和谐思维讲究合和、协调、变通,以争取过程最优化、状态最佳化、利益最大化。③辩证性。和谐思维强调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求同存异,在对立统一中推动矛盾体有序地前进。④可持续性。和谐思维以人及人与万物持续发展为理想,极力将各种要素形成合力,实现事物良好地运转,促进事物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思维是化解任何矛盾的思考方式,是认识各种矛盾的起点。马克思认为:“……思维和存在虽有区别,但同时彼此又处于统一之中[3]。”也就是说,“人的思维和存在作为人的活动的两极,似乎是相对的,彼此有别的,但是,两者其实又是完全统一的,因为人的存在,作为自觉的存在,原本就包含了人的思维来确证,因而也可以说统一于人的思维当中[4]。”因此,人的思维不和谐,人的存在也就不会和谐。

2.发掘人的和谐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5]。”能力固然以先天素质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能力可通过后天的学习炼得而成。池田大作认为:“所谓教育,就是忘记却学过的一切知识之后所留下的东西。”这里所说的“留下的东西”就是指人的能力。和谐教育就是一种和谐能力发掘和谐能力的活动。人的和谐能力包括:①内心和谐的能力。内心和谐是人正确处理好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方面关系的基础。只有内心和谐的人,才会有和谐的思想,有和谐的行为。知、情、意、行所统一的和谐才是真正和谐之人。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这便是通过自我反思培养人自我和谐的能力。②人与人和谐的能力。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一种独特性的存在。彼此间出现矛盾是必然的,但有能力化解矛盾却并非偶然。教育的力量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协调进步。③人与社会和谐的能力。教育就是将“自然人”造就成“社会人”的过程。教育实践活动促使人更全面地理解社会的人与人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趋于成熟,从而在心中有了真、善、美的界定,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④人与自然和谐的能力。大自然是一幅画,人因画而生,画因人而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教育就是“求其放心”,助人以恢复其与自然灵通的能力。只有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才会实现整体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涵养人的和谐精神

“精神是主体生命活力的体现,是主体生命的秩序,它在生命有机体中是一种精髓、精华,更是一种性格、气质特征。精神较思想更深刻,它体现与把握的是思想、学说、理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指向,是思想、理论中主要、核心、实质的内涵[6]。”和谐精神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以人类和平、和睦地与社会和自大然相处为价值取向。在中国,和谐精神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洗礼,在实践中总结,在传承中升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它展示着民族智慧,历练着民族品格,凝聚着民族力量。“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7]。”教育是以精神涵养精神的活动,以人的精神和谐发展为根本宗旨。“教育依存于某种既超越它而又是它源泉的东西,即,依存于精神世界的生活[8]。”和谐教育就是要以和谐精神去涵养人的精神,把“和谐”承续到一代又一代的灵魂之中,使之成为个体平和身心;群体缓和冲突;整体和谐发展的导航标。知识是涵养精神的主要途径,但时下的教育更多的是把知识狭隘化为知识的外在价值,即科学技术,只关注“何以为生”的问题,却忽视了知识的内在价值,即人文层面上“为何而生”的关怀。爱因斯坦曾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里所说的“和谐人”便是具有和谐精神的人,是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人。只有把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对人文精神的向往统一在具有涵养和谐精神的教育中,人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内化知识的价值,和谐地栖居在大地上。

三、和谐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

和谐教育并非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但因为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和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纵向说,它继承了所有和谐教育思想的经典理念;从横向说,它吸取了中外不同教育流派的优秀思想。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均衡、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育因素,协调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关系为骨架所构建的教育体系。

家庭、学校、社会是和谐教育这项庞大工程的基础。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人都已认识到这三者协调的重要性,但是,从教育现状看,这三者经常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没有家庭、学校、社会相协调的教育环境,就不会有和谐的教育。因此,必须使三者“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的和谐是此工程的核心。一般来说,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内容,同样也决定着教育的方法。这三者彼此相互关联,应当保持协调一致。要想使其协调、和谐运转,那么就应该使教育目的总系统内的各子目的相互协调;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各学科间的知识有机关联或融汇;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各种方法优化组合。只有这三方面的小和谐,才会有目的,内容与方法的大和谐。教育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和谐过程是必要条件。教育的节奏与人的发展相适度,在教育过程中,优化组合各种教育因素,使之达成最佳状态,获得整体“和谐共振”的效应,从而减少整个教育系统在运行中的内耗,发挥最合理的整体功能。应该看到,与教育相关的所有因素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运动、变化、协调之中的。从教育生态学观点看,“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而是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发挥更有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9]。”

确立一种教育思想,建立一种教育模式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前提。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谐教育尚有很大的潜在空间需要我们去探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是沟通和谐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实践的桥梁,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探究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探索实践则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理论,对和谐教育的探讨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易超.和谐哲学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03.

[2] 陈中永.现代心理学[M].内蒙古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42.

[3] 转引自舒远招.人的思维与存在究竟关系如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思维与存在关系论[J].湖湘论坛,2009(4).

[4] 舒远招.人的思维与存在究竟关系如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思维与存在关系论[J].湖湘论坛,2009(4).

[5] 陈中永.现代心理学[M].内蒙古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19.

[6] 刘文霞.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J].教育研究,2001(3).

[7]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

[8]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3.

[9]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2

收稿日期:20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