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方一绝――徐沟背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方一绝――徐沟背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徐沟背铁棍产生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经过历朝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博采众长,吸取欧美芭蕾舞“托举”、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之优点,形成了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于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受到了群众的厚爱。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

背棍

背棍,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传统戏剧及现实生活,一支铁棍、一支背棍就是一出戏,如《桑园会》、《风仪亭》、《打面缸》、《西厢记》等,雅俗共赏。背棍又分为单人棍、双人棍、三人棍、马马棍、下面一人背着上面一人或二人,三人表演,上下一体,同歌共舞;总体为重叠型,可分为跑马式、悬挂式、直顶式三种,制景玄妙奇特,不可思议,一条桑枝上要悬挂一个人,一根弓弦上要站一个人,六七岁的漂亮孩子,化好妆、穿上行头、高高地固定到体现民间传说的“踩子”上,就可以表演了。一支花篮上要悬挂一个人,一鼎香炉上要站一个人……

知县也背棍

清同治年间,山东长山人王勋祥任徐沟知县,正月十五看了徐沟的背棍、铁棍后,兴致大发,下令各街坊大闹红火三天,并要求在棍式的制作上不惜代价,各显其能。于是各街的能工巧匠争相献计,把各自的背棍、铁棍装点得花团锦簇,斗艳争奇,任满后多次恳请皇帝,二返徐沟任县令,是年自己掏钱大闹背铁棍,轰动十里八乡、近府邻县,徐沟城内人山人海,“陆地”上已容不下更多观众,车马多停于湖池冰面,冰不负重被压塌,演出了一场全城动员抢救难民的“悲喜剧”。此后,名声日增,相继到东北、河南演出。大大促进了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

民间盛传,当年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徐沟在当地大财主王启恩家住了一夜,二日启程时由徐沟轿夫抬送。原定在子洪驿站换班,因徐沟轿夫拾得步平轿稳,绵软舒适,很得慈禧赏识,下令由徐沟轿夫一直抬到西安。徐沟轿夫的高超技艺,与抬棍、背铁棍有关。民国4年(1915),徐沟东南坊人张四维,潜心改革,把原有的平肩背棍改为现在的上中下三截棍。这在徐沟的背棍、铁棍发展史是一次较大的革新、飞跃和突破。

解放后,专门成立了徐沟背铁棍研究会,不断挖掘,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使其越来越美,知名度越来越高,辐射面越来越大,由明代徐沟独家发展到清源、东于、柳杜、马峪、孟封、王答等本县十多个乡镇,而且邻近县区也积极仿制。之后,附近各县、村纷纷派人来徐沟求艺取经,背棍、铁棍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艺术得到升华,成为农历正月民间文艺活动以及城市大型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棍

和背棍齐名的姊妹艺术就是抬的铁棍。铁棍亦称“抬阁”、“转轴”,与“背棍”同源。铁棍”的表演,是在长杆后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横条小高台,两端竖起两支直径为三公分的铁棍,前面平台上也竖起同样的一支铁棍,棍之间,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将演员从足到腰和支撑他(她)的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当在这三支铁棍上绑好三个男女孩子之后(一般是女孩子),导演就根据自己的构思,让演员在铁棍上扮演出许多剧目来。自然,演员中也包含了抬起横杆的十六个男青年的走步与动作。随着铁棍的悠扬起伏,加上木杠弹性的惯力,架上的三个小女孩子水袖一甩,和着鼓点儿,悠悠扬扬地飘动摇摆,让观众满目生情。

颇为奇特的是,背铁棍上的表演者似乎是悬空站在一根弓弦或挂在一条细树枝上似的,任背棍或抬棍者走得或快或慢,左摇右晃,表演者始终能稳稳地站着。

表演时以村为单位,背棍在前,铁棍在后,徐沟七街(七个村)近百支背棍十多支铁棍,在节目表演中,背棍少则五、六副,多则近百副,由一成年男子身上绑扎一个三角形铁制框架作底座,框架上绑扎一至三名儿童,共同扮演一出戏和民间故事人物,连同一体,上下呼应。常用民间吹打乐来伴奏,常用的队形有二龙出水、单回头、双回头、大交叉等。布满长街,缓缓前进,翩翩起舞,在配以锣鼓、八单、号子、形成了人的海洋,花的世界,歌的波涛,真是“春城无处不飞花”。

一支背棍,一台铁棍就能演绎出一出戏,一个传说或一个故事。令人难以置信,外国人首次看后认为上边是假人不无道理。被大众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