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六安市“十一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回顾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六安市“十一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回顾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对六安市十一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饮水建设 回顾 反思

一、基本情况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东与合肥市、南与安庆市、西南与湖北省黄冈市、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滨淮河与阜阳市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2.8%。全市辖金安区、裕安区、叶集试验区、霍邱县、寿县、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3区5县,164个乡镇及街道(其中8个街道),2344个行政村,总人口705.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06.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5.9%。

据调查评估统计,截止2006年底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数183.21万人,约占全市当年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饮水水质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量和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几个方面。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有160.22万人。其中饮用氟超标水5.79万人;饮用苦咸水(溶解性总固体>2g/L)人口32.27万人; 饮用污染严重地表水6.31万人;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人口94.85万人;饮用其它饮水水质问题的人口21万人。用水方便程度及水量、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人口有22.99万人。截至2010年底,已经解决了134.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采取的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建立包保联系责任制度。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市及各县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县(区)水利(务)局,层层分解落实建设任务,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县区政府与项目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

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制定了局领导班子县处级以上干部包保责任制度,包保责任人负责联系县区工程的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调度督查等,坚持每月调度一次,督查结果以《六安水利》形式在全市进行通报。每年各选取一个工程建设好的县区召开全市现场会。同时市水利局与市民生办签订目标责任状,每月按时向市民生办报送工程实际进展情况,不定期会同市民生办联合开展督察,检查工程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管理、工程质量等情况,检查结果市民生办在每月召开的调度会上进行通报。

2、超前谋划,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每年年初,根据局党委的统一安排和上级安排的年度目标任务,市水利局会同市发改委、卫生局、财政局、勘测设计人员等深入现场开展工程前期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坚持走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路子,在城镇周边依托城镇现有自来水厂延伸管网;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沿淮地区,发展村村通自来水,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利用渠道、水库等现有水源工程,建设适度规模的联村或乡镇自来水厂;在人口居住较分散的山区等地,采取引小型水库水、山泉水等形式,兴建小型自来水工程。除了因地制宜选择工程型式外,我们更加注重每处工程的水源选择,水源水量要稳定可靠,每个水厂的水源地和厂区布置必须进行论证和方案比选,凡是设计供水能力达到1000m3都要求进行取水许可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每个工程都要建档、立卡、编号,明细到村和解决人数,实行名册管理。市、县水利(务)局建立电子档案,实现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3、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县区水利(务)局组织实施,县区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局作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市水利局负责技术指导和督查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县区水利局在建设前召开施工技术培训会,学习掌握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开展技术交流。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施工必须依据审批的设计方案,严格项目管理,杜绝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在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六制”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模式,将工程经费来源、投资情况、责任单位和人员、建设单位、受益范围等情况在受益村进行公示;所需管材、供水、机电和消毒设备等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PE管材需购置水利部推荐目录中的产品,确保质量;所有建设资金纳入专户管理、实行报账制,专款专用。工程建设前和建成后都要进行水质化验,保证水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各县区年度工程招投标(施工、监理和设备采购等)须报市水利局审查备案后方可进行。日常除市民生办、水利局及上级主管单位开展的的督查外,一些县区如裕安区、霍山县、霍邱县还分别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程建设情况。

4、加强建后管理,积极探索各种管理模式。

市水利局通过召开各县区建后管理座谈会,互相交流管理经验,另外组织各县区到建后管理较好的市县学习,全市供水工程有归属水利部门管理、有移交所在地乡镇政府管理,主要建后管理方式有 4种类型,一是承包经营,以金寨、叶集两个县为主;二是成立专管机构,以金安、裕安两个区为主;三是由招标选择经营单位或水管单位代管,以舒城、寿县、霍邱县为主。四是规模较小的单村供水工程,由用水户成立用水者协会进行管理,以霍山县为主,霍山县财政每年还拿出30万元用于已建工程的一些运行维护(用水户人均补助3元)。所有工程运行管理接受县级卫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物价部门等行业部门的监管,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的监督、质询和评议。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反思

1有关居民人均用水定额的标准

水利部于2004年以水国科[2004]517号文件了作为水利行业标准,标准编号SL310-2004,该标准将全国分为五个区域并根据不同的用水条件,分别制定了农村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按规定我市位于五区、用水条件为水龙头入户,有洗涤池,其他卫生设施较少,设计日居民用水定额为60L/(人.d)。现在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家中要求全天供水,且洗衣机、抽水马桶等卫生设施逐步齐全,相应的应将日居民用水定额进行提高,结合我市目前用水情况分析,人均日用水定额在100-120 L/(人.d)较为合适。

2、关于城镇化和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口流动加剧,尤其是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者较多,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造成水厂平时供水量充足,而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供水量严重满足不了要求的情况发生,给水厂的设计带来许多新的问题,给水厂运营和效益带来许多的影响。

3、关于水源地的保护问题

由于我市地形情况复杂,饮水工程的水源差别较大,山区以河流和小水库为主要水源;丘岗区以水库、塘坝为主;沿淮湖洼地区以湖泊水源为主。但不论何种水源都存在一个保护的问题,山区的河流近几年来生活污染加重,小水库库面承包养殖,大量使用饲料,水质下降明显;丘岗区水库在灌溉季节与农作物用水矛盾难以解决,造成水源紧张;湖泊水质的富营养化增强,水质处理的费用加大。水源地的水质保护亟待加强。

我市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只有不断探索、改进、提高,才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久发挥效益。

作者简介:陈继胜(1964年―),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水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