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实施教学方法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实施教学方法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我们要有效实施一些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大力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精神。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之后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联系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和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真正由知识的教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爱听表扬的特点,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表扬、鼓励、树榜样等方法让学生认真听讲。例如:看某某同学听得多认真,坐得多端正,相信大家也一定能与他一样。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我觉得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修养,自身的素质。我们在听一些名师讲课时,会发现学生不会开小差,更不会交头接耳,而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听讲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充满了智慧,恰如其分的评价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因此,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做一名富有魅力的老师,我们的课堂才会更精彩,学生才会乐而忘返。其次,为验证学生学习的效果,保证知识落实,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教师应在“后教”这一环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别能力,充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不加限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懂就问,促进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抑制状态变为兴奋状态。当学生能提出问题后,再引导学生提出知识性问题,提出对课后训练不理解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兵”教“兵”和“组”与“组”之间相互质疑、点拨、切磋,最后教师再把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加以评定、补充和更正。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数学教师可以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创设活动情境,直观感知问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心理学家皮亚杰进一步指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学具操作,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和发现规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并不是直接出示例题,给出长、宽、高的长度,指导计算方法。而是首先让全体学生以长方体的特征为依据,分小组合作从9个面中选出其中的6个面组成一个长方体,并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长方体6个面之间的关系;长方体每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面边长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拼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自己选取的所需的6个面,深刻地体验到:长方体6个面中,相对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每个面的两条边必须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面的一条边相等。这样,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可以说是抓住了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接着,我利用学生对自己作品的亲切感和成就感,让学生测量出一组长、宽、高的长度。通过观察自己拼的长方体,根据讨论提纲,共同探索长方体纸盒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创设观察、操作、猜想、演算、实验及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的活动情境,进行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转化,推理归纳的训练。随着问题的解决和新的问题的产生,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现与发展过程,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拓展了知识和思维的空间,进一步孕育和激发了探究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的问题上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要灵活实施。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相加减呢?这是学生思维深化到问题本质的表现。我利用教具演示,这一演示学生尝试之后,提出问题,过渡到解决问题,强化了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的认识,从而验证“只有分数和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道理。这样,通过一次次设疑、提问,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不断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涛,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心理趋向。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引发有成就的感觉。如在教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后,我出示线段图:要求学生根据线段图提问题并解答。学生通过一番动脑后,纷纷举手回答,大部分学生能够提出五六个不同问题并解答,中下等生也能提出三四个问题,而优等生不仅能提出更多问题,而且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这就给全体学生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如,在课将结束前,采取结分、评比、象征性奖励等形式,“犒赏”本课学习中表现积极者、成绩优异者和显著进步者,让他们享受“胜利”的喜悦;而对思维迟疑、反应缓慢和出现错误的学生,则应给予善意的指正和信任的鼓励,使他们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灰心,让他们看到“胜利”的曙光。

(作者单位:河南省温县武德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