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某实验楼及附属房屋挤密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分析及判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某实验楼及附属房屋挤密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分析及判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介绍某实验楼附属房屋灰土挤密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静载试验法检测及结果分析。

关键词: 灰土挤密桩静载荷试验

1、工程概况

1.1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该场地,位于某校区西南角,场地已经平整,稍有起伏。地貌单元属于山间盆地边缘地带,该地区黄土湿陷敏感性高,易产生自重湿陷。

根据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主要地层为黄土状粉土层,场地表面耕表土已被清除。现将黄土状粉土层情况分述如下:

黄土状粉土层:厚度大于40m,呈淡黄色,含白色钙质细粒,肉眼可见大孔隙及虫孔,随着深度增加,孔隙变细。粉质粘土呈黄褐色,与粉砂相伴,显细微层理,上部干燥,下部稍湿,土质均匀,稍密。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据区域资料该区地下水埋深大于80米。

1.2地基处理概况

该建筑物分为实验楼及附属房屋,为三层框架结构。地基处理方式采用灰土桩挤密地基,灰土桩孔径d=400mm,桩孔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心距1~8轴为0.88m,桩长为12.5m, 8~13轴为0.82m,桩长为12.0m。桩孔填料为3:7灰土。设计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kPa。本次试验采用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静载荷试验检测

2、检测依据

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2.3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4该建筑物的设计图纸。

3、检测内容

根据规范要求,采用静载荷试验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试验检测。试验检测数量:1~8轴为6个点,8~13轴为3个点,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点位,见图1。

4、检测方法

本次对实验楼及附属房屋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采用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慢速维持荷载法。压重平台作反力,千斤顶加荷,百分表测读沉降。实验楼及附属房屋1~8轴挤密桩压板依据桩间距选用直径为0.925m,面积0.68m2的圆形压板; 8~13轴挤密桩依据桩间距选用直径为0.87m,面积0.60m2的圆形压板。压板底面高程同灰土挤密地基桩桩顶标高, 1~8轴灰土桩桩顶标高为1781.471m, 8~13轴灰土桩桩顶标高为1787.671m。压板下用10~20mm厚的中粗砂找平。

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附录A 的规定,此次静载荷试验,荷载分级、测读沉降时间、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稳定标准、终止加荷条件等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4.1、分8~9级加荷,每级加荷40kN,最大加荷量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即1~8轴灰土挤密桩单桩复合静载荷最大加荷量为340kN,8~13轴灰土挤密桩单桩复合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荷量为300kN。

4.2、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分别测记1次承压板的下沉量,以后每0.5h测记1次,当连续2h内,每1h的下沉量小于0.10mm时,认为压板下沉降以趋稳定,即可加下一级荷载。且每级荷载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h。

4.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4.3.1承压板周围的地基土,出现明显的侧向挤出;

4.3.2沉降s急骤增大,压力-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4.3.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4.3.4累计沉降量与压板直径之比s/d≥0.06;

4.3.5总加载量,已达到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5、检测结果分析判定

通过对该工程灰土挤密桩进行静载荷试验检测,对实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汇总表,静载荷试验p~s曲线图表。

1号、2号、3号试验检测点位于中子实验楼及附属房屋8~13轴线内,灰土桩桩间距为0.82m,桩长为12.0m,处理范围沿建筑物周边外沿7.0m。

1号、2号、3号试验检测点,最大加荷量均为300kN,从p~s曲线形态分析,均为缓变形曲线,相应总沉降量分别为6.83mm、7.14mm、8.42mm。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承载力特征值按相对变形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1/2取值。以上三点的s/d=0.008对应的压力均大于150 kN,其承载力特征值取最大加载量的一半,即250kPa。

4号、5号、6号、7号、8号、9号试验检测点位于中子实验楼及附属房屋1~8轴线内,灰土桩桩间距为0.88m,桩长为12.5m,处理范围沿建筑物周边外沿10.0m。

4号、5号、6号、7号、8号、9号检测点最大加荷量均为340kN,从p~s曲线形态分析,均为缓变形曲线,相应总沉降量分别为24.23mm、14.50mm、16.31mm、13.68mm、14.99mm、18.13mm;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承载力特征值按相对变形确定,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1/2取值。以上6点的s/d=0.008对应的压力均大于170 kN,其承载力特征值取最大加载量的一半,即250kPa。

3# 0.60 300 250 250 2.63

6、结论

该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方法处理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满足设计250kPa要求。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