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超级星光大道》与《中国好声音》形式上的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超级星光大道》与《中国好声音》形式上的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将简单的在评委、参赛者、主持人和赛制方面对《超级星光大道》和《中国好声音》进行比较,说明其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超级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差异。

一、评委

《超级星光大道》是台湾的歌唱类综艺选秀节目,由陶晶莹主持。有五位评审,担任常任评委的有袁惟仁、黄韵玲、Roger,另外还有张宇、林志炫、黄小琥、陈子鸿、萧煌奇、许常德、黄大炜、游鸿明、王伟忠、陈建宁、左安安、李圣杰、严云农、韩贤光、杜德伟、彭佳慧、张信哲、辛晓琪、康晋荣、伍思凯、洪敬尧、林夕、李泉、姚谦、梁咏琪、乱弹阿翔、陶等。各位评委都是实力派唱将,或者是资深的音乐人,亦或者是“词神”。评委的专业性为《超级星光大道》提供了专业化的保证,使得《超级星光大道》的整个栏目水准得以大幅度提高。

《中国好声音》是源于2012年购买的荷兰电视节目《TheVoiceofHolland》,由华少主持。有四位评审,分别为庾澄庆、刘欢、那英和杨坤。这四位评审在节目中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庾澄庆走的是轻松调侃的幽默路线和他以前做过综艺节目有很大的关系;刘欢是专业造诣极高的音乐人,走的是专业沉稳的路线,但又有感性的一面,每当听到学员说起感人的故事时,每每都会为之感动落泪;那英个性豪爽,所以把大气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即可,还曾经和学员光脚一起歌唱;而杨坤经历过许多坎坷和波折,在跟学员对话时可以体现出感性的一面,当然,最终的呈现结果还是与预期有偏差,尤其是原本预计走“感性”路线的杨坤,最终却因在节目中反复提及“32场巡回演唱会”以此作为招揽学生的筹码,而改走了喜感路线,关于杨坤“32场演唱会”的言语已经成为网络中被网友疯狂转发的内容。然而无论是刘欢老师的北京演唱会还是杨坤老师的“32场演唱会”他们邀请学员参加,无疑是增加了学员的知名度。

二、参赛者

《超级星光大道》第一届只在台湾地区台北、高雄等地设立了赛场。由于第一届的播出在亚洲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超级星光大道》自第二届开始赛场走了出台湾,在北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相继设立了分赛场,使其选手遍布全亚洲。参赛选手涉及民族之广和选手的多样化使得比赛更有看点,更加精彩。《中国好声音》的选手并没有进行海选,但是,为了保证演唱质量,节目组事先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去选拔。据节目组介绍,《中国好声音》派出了40多个导演到全国各地的音乐学院、演艺酒吧等地挑选选手,加上艺人推荐的人选,节目组共物色了七八百人之多。《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说:“先是音频组录音,让选手们在同样的设备下唱一首自己最满意的歌,从中挑出近400组。主要看中三类型的好声音:流行唱法唱得特别好的,嗓音能唱得特别高音的,还有很怪很另类的声音。”

三、主持人

《超级星光大道》的主持人陶晶莹在节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地位等同于5位评委一样重要。在《中国好声音》中,华少只是在节目开始的时候做简单的开场,在整场节目中4位导师则是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华少的惊人的语速也成为了节目的主要看点之一。

四、赛制

《超级星光大道》的赛制非常简单明了,是否晋级全凭5位评委老师按灯的分数,并没有那些虚假的大众和媒体投票或者是网上的票数,当场唱完老师给出点评,甚至当场做示范,节目一直坚持以歌声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在比赛环节设计上制作方却是用足心思,玩出新意。例如:除了有单独赛制的“PK生死战”之外,每一届比赛中都会请一些专业的歌手(方大同、苏永康等)甚至是评审老师(林志炫、张宇等)来帮帮唱,和他们的合唱能让选手们进步更大、收获更多。还请过之前被淘汰的战友回来一起合作的“老战友默契合唱”,彼此之间增强了默契,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在第二届之后每一届的比赛都会请以前的学长学姐们回来和选手一起演唱,增强选手的合唱能力。比赛中期还设置了“踢馆赛”,邀请曾经发过片的歌手或是演唱水平非常高的歌手来踢馆,增加选手的紧张性,激发选手的演唱水平。还有完全强调声音本质的“不插电演唱”。在演唱形式上也有很多风格,比如,“地狱悲歌V.S.天堂High歌”主题,则是邀请遭遇失恋的观众当评委,让选手在他们面前先演绎悲伤情歌后再唱出欢快歌曲,看哪个选手能顺利进行情绪转换并带动观众评委的感情投入。环节新颖主题风格的多变更加体现了选手的实力,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中国好声音》的赛制则是评委通过“盲听”的形式选择自己喜爱的歌手,强调了“声音是节目唯一的要素”的核心理念,每位选手出场时评委老师都是背对着选手,只能通过选手的歌声判定是否为其转身,当两个以上的评委老师转身之后,选手可以有选择导师的权利,这是其他节目所没有的,这也是中国好声音独特、新颖的地方。有时为了争得好的学员,导师之间相互调侃、相互掐架。在比赛的尾声还有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合唱,集体唱出导师的歌曲,体现了节目的温馨与和谐,少了其他节目中评委老师的“毒舌”现象。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不仅学员之间有了很深厚的感情,就连学员和导师之间也有了很深的情感。在比赛的后期媒体评审团的加入失去了评判标准的唯一性的原则,各大媒体的加入让节目不再是“声音”这唯一的标准,好像也使节目失去了最原始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李翔.中国好声音电视音乐选秀的新范例媒体时代2012,(9).

[2]覃晴,谭天.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也价值创新新闻与写作2012,(10).

[3]胡俊.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内在变化当代电视2012,(9).

[4]王康力.浅析超级星光大道的节目运营及管理青春岁月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