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及时雨”变“长流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及时雨”变“长流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广东省开展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深圳市福田区与对口支援的河源市和平县共同建设了一个福和“双到”产业基地,不仅集中扶贫资金建起了一个6000万元的大项目,而且还创造性地从阶段性活动中,衍生出一个长达20年的滚动性基金。

2012年年底,这个“双到”产业基地一期已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一种扶贫创新,基地通过新项目、新载体,强化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和资金利用的长效性。

在长文章上下功夫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双到”工作的部署,深圳福田区的帮扶对象为河源市和平县的36个贫困村。

三年来,福田区认真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争做排头兵”的要求,下大力气抓扶贫,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12年9月底,福田区共投入帮扶资金2.1亿元,其中区财政资金8360万元,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含捐物折款)4440万元,其他各项帮扶资金8200万元,落实帮扶项目736个。3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达到13万元,全部实现脱贫目标,比开展“双到”工作之前的2009年增长7倍,净超广东省确定的3万元考核目标10万元;有劳动能力的6845户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7100元,脱贫率100%,均远远超过省里确定的2500元和脱贫率 80%的目标。

时间暂定3年的“双到”是阶段性政策,而扶贫是长期性工作,福田区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思考:扶贫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短期项目虽然可以解一时之渴,但是从增强造血功能来看,还是需要在长文章上下功夫,让“双到”这场“及时雨”,变成扶贫工作的“长流水”。福田区委书记刘庆生在和平县落实扶贫工作时,也曾多次提醒扶贫干部:“没获得名次不算耻辱,效果不好才是最大耻辱;获得好名次不算名誉,效果明显才是真正的名誉。”

2011年,打造产业基地的念头应运而生,福田区驻和平县“双到”工作组工作人员道出了初衷:“我们都希望贫困户尽快脱贫,但是不希望我们的扶贫经不起时间检验,不能只管一两年。另外,我们也考虑到,针对农户的个体扶持很具体,也容易出成绩,但是农业生产始终存在自然风险,还是希望通过工业项目反哺或带动农村人口实现就业脱贫。”

在初步调研后,福田区立即启动了有关建设方案。刘庆生亲赴和平县,现场拍板,确定了建设方案和实施细则。

项目资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来自福田,福田区拿出了2011年对口帮扶和平县 36个贫困村的财政增量资金1800万元以及对口帮扶和平县常规专项资金360万元,合计 2160万元;第二部分是和平县省定贫困村筹资投资资金;第三部分则是由和平县负责提供建设用地和项目建设缺口资金。县委书记蓝岸表示,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县里想办法,而且县财政可以提前拿出钱来,保证让贫困村和贫困户当年就享受到租金收入。

福和“双到”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占地面积6.1万平方米,主要是建设厂房、宿舍出租,总造价约6000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完成以后,预计每年可收租金476万元,按照20年计算,不算租金增长都能获得收益9520万元。

根据协议安排,福田对口“双到”的36个贫困村2011年已经实现分红5万元,2012年分红10万元,今后18年预计每村每年分红3.5万元,每村平均收益累计可达78万元,和平县每年可增加税收300万元。

这一项目也得到其他参予扶贫“双到”单位的支持,吸引了广东省质监局、广东省农业银行、羊城晚报等8家省直单位及深圳市罗湖区、南山区等8个单位帮扶的贫困村投资入股,帮助16个贫困村实现了集体收入稳定增长。

建滚动基金 托底困难群众

按照协议,伴随基地同时启动的还有专项扶贫基金:基地将在未来20年内对贫困村实行稳定持续输血,在县级层面充实扶贫基金,在村级层面则对困难群众进行托底保障。

36个贫困村从基地中获得的收益,将按比例进行指定使用范围,其中70%属于集体收入,30%要求指定用于没有劳动能力的特困户。这样的设计,是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的托底安排。比如兴隆村的特困户余日晴,没有左手,老婆有脑膜炎,孩子是智障。即使他想依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但身体条件、家庭条件都不允许。而基地长达20年的稳定收益,让这些特困户有了可靠保障。

此外,“双到”基地可以提供超过 1000个的就业岗位,优先考虑贫困村的贫困户,然后是贫困村的非贫困户,再来是城镇困难群体。在此前的对口支援中,福田区与和平县建起了福和产业转移工业园,这也是基地的依托所在。福和产业转移园目前就业人口达到6800人,其中90%以上是本地劳动力,普通工人月薪为1500元。

解决农村人口的当地就业,也有利于破解农村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在福田区“双到”驻村干部的日常体验中,很多山村是“狗比人多”,这不仅使乡村丧失了活力,而且带来了许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方面的问题。

融入“双转移” 一笔钱办两件事

在和平县与福田区的表述里,“双到”产业基地被称为“小福和”,有着“大福和”之称的则是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这是河源市第一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小福和”依托于“大福和”;从扶贫工作来看,“小福和”和“大福和”更像是一次“接力交棒”。“双到”融入“双转移”,“小福和”用一笔钱办成了两件事,不仅是扶贫的创新之举,也是和平县工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之举。

福和产业转移工业园由福田区与和平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1月联手共建,并于 2007年4月成为广东第19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首期开发2平方公里已全部摆满项目。以建设工业新城和效益园区为目标,“大福和”共引进项目77个,合同投资总额58.8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钟表制造为主导,兼顾发展电子、箱包、服装、制药、精细化工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2011年,“大福和”园区工业总产值 23亿元,是和平县重要的工业底盘。

“小福和”的选点恰好就在“大福和”一期和二期的结合部。对于后者尚待开发的二期园区,“小福和”要起到龙头作用。“大福和”一期确定了钟表产业为支柱,但是工业要上台阶,需要培育更多的增长点。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有意入驻“双到”产业基地。

今后,福田区还将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双转移”政策,引导辖区企业扩张发展或产业转移,通过产业带动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发展。

针对福和“双到”产业基地项目,河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该项目拓展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思路,扶到了实处。产业园基地这个载体,为未来的扶贫创造了新的财源,使扶贫工作在日后有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