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好奇地想 大胆的说 奇特地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好奇地想 大胆的说 奇特地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自主参与探究”不仅是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深层的教学理念。那么,中学语文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呢?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1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好奇地

新课标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关键要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在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改变单调乏味的“独白式”教学。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想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它有利于开启思维的大门,克服学生的迷信和盲从,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三峡》时,课前我首先让同学们依照书中的内容画出画面。课堂上,当我拿出几幅较好的画面让学生欣赏时,他们的兴趣就上来了,表现得兴致勃勃,他们结合画意以及老师简洁生动的描述,不仅弄清了三峡的景物特征,而且对书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如“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也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样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又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春”字,然后问道:“当你们看到这个字时想到了什么?”瞬间,教室里就热闹了起来,有的想到了“青青的小草,盛开的鲜花”,有的想到了“春耕秋收”,有的想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由这些语句我又引导他们朗诵了一些关于春的诗句,如“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城无处不飞花”等等。就这样,学生的思维像放飞的鸽子,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于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创设情境,巧设导语,引导学生很快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一首《游子吟》,能使学生重温伟大的母爱,而又在感情的海洋里去体会《背影》中深沉的父爱;通过声情并茂的阅读,又使《荷塘月色》中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那委婉细致,清新自然的笔调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情感去品味作品,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 允许学生大胆“乱说”,鼓励学生质疑敢说

“探究思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自己的职责,应时刻把探究思维教育放在首位,结合教材的具体特点,营造和鼓励敢想敢说的氛围。对学生思维的火花要及时添加助燃剂,使火花变成火苗、火苗变成火把、火把熊熊燃烧。教师要想方设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努力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勤于思考、敢于表达、勇于尝试的好习惯。我在教学中长期坚持课前演讲的训练。每天上课前由我设定话题,提供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即兴演讲,然后我再对学生演讲的内容、语言、仪态等进行点评,这样不仅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读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有的问题很精辟,有的问题则很幼稚,有的问题还很“出格”,但作为教师都要善待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如在教杜甫的《石壕吏》时,有学生就问:“差吏当时为什么不抓杜甫?”底下立刻就有人反应了,杜甫也是做官的。他紧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既然杜甫是做官的,为什么杜甫不去阻止差吏的横行无忌呢?”如果说该同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有点幼稚的话,那么他的第二个问题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又如教《马说》时,有学生曾大胆的提出疑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论断有片面性,他说:“伯乐虽然经验丰富,有识千里马之才,但伯乐毕竟有自己的喜恶观,如果一匹庸俗的马,投伯乐之所好,私下给伯乐送点礼,行行贿;在选马时,让伯乐说自己是一匹千里马,那庸俗的马不就成了哄骗一时的千里马了吗?”我当场就激动地表扬了他的说法的新颖和创造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课堂教学中,哪怕学生对问题的一点点的疑惑,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教师也要给予追问和善待。因为那很可能是一个新知识、新领域的引爆点。即使是错误的“瞎疑”也要倍加呵护,因为“怀疑”的过程远比“结果”珍贵得多。

3 拓展思维的多元性,启发学生奇特地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学科”,涉及人生、自然与社会等方面,这就要我们进一步开放学语文的空间。注重文学熏陶与实用能力的关系,尊重多元文化,关注文化变革,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思维呢?我认为主要是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敢于奇思妙想,发表新颖的见解,表现独特的情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大胆地、自由地写。插图是启迪想象的好方式。插图能把运动着的具体事物静止地反映在画面上,能代表人、事、景、物的特定概念,图上的每一处,都具有视觉的形象性特点。生动的视觉表象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如果对插图进行精心指导和启发,就是找到了一把打开想象大门的金钥匙。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一文中有四幅插图,分别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奥尔德林走下登月舱》、《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和《月球表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空气?宇航员在太空中有什么感觉?由此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上与儿子通话说:“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在此可引导学生设想他看到了怎样的情景。通过这些想象,可以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中学语文新教材中的插图来自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插图打通学生的感觉通道——第二信号系统,拓宽知识领域,形成想象能力。

“海阔凭鱼游,天高任鸟飞”。思维的多元性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思维,教师要为学生发挥想象提供天地。为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我给他们写作以更多自由。有时作文时,我甚至连文体、格式也不强调。只是启发学生写的内容,让他们想写什么就怎么写。结果写出来的文章要比想象中好得多。有这么一个故事《曾子杀彘》:曾子的妻子有一天上街,他的儿子哭着也要去,曾子的妻子骗他的儿子,回家杀猪给孩子吃。曾子的妻子回家后该怎么做呢?我让同学们充分地发挥想象。有的说曾子的妻子该杀猪,还有的说不该杀,并纷纷说明自己的理由,有的还举例证明。然后我让他们连缀成文,这样,一篇篇不同凡响的文章就出来了。

总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是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科教兴国,教育是关键”。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要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与创新精神。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意识,还有很多的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究。积极投身到新课标语文教改实验中去,是历史赋予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我坚信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一定会开创语文教学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朱开晴.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1)

2 吴宗跃.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训练的三种方法.中学语文,2002 (4)

3 黄本朝.自主、和谐、发展、创新.中学语文,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