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汇集中考精华,深度剖析圆“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汇集中考精华,深度剖析圆“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考中常常会出现关于圆的综合题,而有的同学惧怕此类大题目,主要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综合题中常常不是某一个知识点难,而是其中涵盖着多个知识点,问题较复杂.综合题中的动态问题是近年来中考数学的热点之一,而动态问题中,又以圆的动态变化最为丰富. 关于圆的运动问题,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圆沿着某一轨迹移动,另一类是圆本身不动,而是点在圆上移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有关圆的“运动”问题.

一、 圆动抓圆心,定心即定圆

运动问题分为点动、线动和形动,圆动即形动. 当圆沿着一定轨迹运动时,可利用圆形的特殊性,抓住关键点圆心的运动情况来研究圆的运动情况.

例1 (2011·新疆乌鲁木齐)如图1,在ABC中,∠B=90°,AB=6米,BC=8米,动点P以2米/秒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1米/秒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 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

(1) ①当t=2.5秒时,求CPQ的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 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的值;

(3) 以P为圆心,PA为半径的圆与以Q为圆心,QC为半径的圆相切时,求出t的值.

【解析】(1) 当t=2.5时,CPQ为钝角三角形(锐角、钝角三角形统称为斜三角形),要求斜三角形的面积,常用的方法是“化斜为直”,即把一条已知边或可表示的边作为底,再过CPQ的顶点作出这一底边上的高,然后利用相似或勾股定理求出高.

①如图2,过点P作PDBC于D. 由题意得:AP=2t,CP=10-2t.由相似求出PD,S=■×QC×PD=3.75平方米.

②如图3,过点Q作QEPC于点E. 易知RtQEC∽RtABC,

S=-■t2+3t(0

(2)要CPQ为等腰三角形,但由于没有明确哪边为底或腰,因此可以分成三类:①PQ为底;②PC为底;③QC为底. 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和相似的知识求出t值.

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t=■秒(此时PC=QC),■秒(此时PQ=QC),或■秒(此时PQ=PC).

(3) 求以P为圆心和Q为圆心的圆相切时t的值,①要考虑是哪种相切;②要画出大致符合要求的图形;③将相切这一条件转化为线段PQ的长;④类比(1)(2)两小题的求法——利用相似以及勾股定理,求出t值.(画图时不需要画出两个圆形,我们知道此时圆心定即圆定,因此可将圆的问题转化为两点P、Q的距离问题.)

如图4,过点P作PFBC于点F,当两圆外切时,有PQ=PA+QC=3t,易得PCF∽ACB,PF=6-■t,FC=8-■t,则在RtPFQ中,由勾股定理得t=15■-35;

当两圆内切时,有PQ=PA-QC=t,同上法可得t=■,或t=5.

【点评】该题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以及圆的相关知识. 在第(3)小题中,圆P和圆Q动,即点P和Q动,从而将两圆的位置关系相切(内切和外切)转化为了两点P、Q之间的距离.

二、 点动圆静,化动为静

动态问题可以理解为由无数个静态过程演变而来的结果,遇到运动问题时,我们可先将动点看成轨迹上的任意静点,转化为静态问题来研究,最后作出符合要求的图形,解决问题.

例2 (2013·江苏常州)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6,0),点B(0,6),动点C在以半径为3的O上,连接OC,过点O作ODOC,OD与O 相交于点D(其中点C、O、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AB.

(1) OC∥AB时,∠BOC的度数为_____;

(2) 连接AC、BC,当点C在O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B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3) 如图6,连接AD,当OC∥AD时,①求出点C的坐标;②直线BC是否为O的切线?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解析】(1) A(6,0),B(0,6),AO=BO,又∠AOB=90°,∠OBA=∠OAB=45°,OC∥AD,∠BOC=∠OBA=45°.

(2) 假设C在圆上任意一个位置,在ABC中,AB为确定边,因此可把它作为底边. 若C运动,则C到AB的距离不断变化,由观察可得出,当点C逆时针运动到使∠BOC=135°时,ABC的面积最大. 由三线合一和勾股定理可得S最大=18+9■.

(3) ①如图7,连接BC,过点C作CEx轴,先按题意画出大致符合要求的图形,此时运动问题转化为静止问题.

当点C在第二象限时,由相似和勾股定理可得,C-■■,■.

运动问题中,常常隐含多种情况,考虑要全面.如图8,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同上法可得C■■,■.

② 当点C在第二象限时,如图7,由“边角边”全等可得,BCO≌ADO,∠BCO=∠ADO=90°,又OC为半径,所以直线BC是O的切线;

如图8,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同上可得直线BC是O的切线.

【点评】当点在圆上动时,可由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将运动问题转化为静止问题,化难为易.

圆的问题虽千变万化,但总是有其“道”,希望本文能够助同学们早日找到自己的学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