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要点剖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要点剖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最普遍的是蔬菜,包括黄瓜、豆角、番茄、茄子和西葫芦等。其他作物,例如甜瓜、西瓜、果树等也逐渐开始广泛应用,据估算,2010年吉林省梨树县2.3万栋温室大棚中,60%以上都已安装了滴灌施肥系统;露地栽培的甜瓜、西瓜等作物,应用微灌或滴灌施肥技术面积约在6000亩左右。根据梨树镇高家村调查资料表明,大棚蔬菜采用膜下滴灌施肥技术,灌溉水利用率达90%,比地面灌溉节水30%-40%,每亩每季平均节水100m3。氮肥当季利用率可提高28%,磷肥和钾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0%-50%、60%-80%,节肥40%-50%。作物产量提高20%以上;另外,作物初采时间比畦灌冲肥提前7-10天。膜下灌溉施肥由于土壤蒸发量小,棚内空气湿度低使作物病害明显减轻;灌水均匀度高,克服了畦灌造成的土壤板结;平均每亩每季节省劳力10个。同时,由于作物病害轻,也减少了农药投入和防治病害的劳力投入。每亩每年平均减少投资650元左右。

据对四棵树乡付家街村的旱作节水基地示范该技术,在2009年的大旱之年下,创造了公顷产量11615.4kg的产量水平,2010年推广面积450亩,公顷产量达11579.2kg,较对照平均增产2164.2kg,增产幅度达23.0%,公顷节省化肥投入450元,公顷降低灌溉成本200元。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主要技术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滴灌系统的组成

大田作物灌溉一般采用固定式加压滴灌系统。固定式加压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滴头及控制、量测和保护装置等组成。

1.1水源

池塘、渠水、井水等水质符合滴灌要求的均可作为滴灌的水源。

1.2首部控制枢纽

由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和测控保护设备等组成。井灌区以井为单位设计泵站。过滤器采用离心过滤器与网式过滤器二级过滤,施肥装置采用施肥罐,施肥罐由过滤系统过滤后输入。测控保护装置包括水表、压力表、止回阀、排气阀等。

1.3输配水管道

由干管、支管、毛管组成。干管和分干管均可采用PE管材,管径根据流量分级配置,工作压力多为0.63Mpa;毛管目前多选用内镶式滴灌带或边缝迷宫式滴灌带;首部及大口径阀门多采用铁件。干管或分干管的首端进水口设闸阀,支管和辅管进水口处设球阀。

2.输水管网的布置

2.1干支管布置

干管分总干管和分干管,总干管从首部枢纽沿斗渠方向布置,分干管沿农渠方向(条田长方向)布置与总干管成树枝状分布;分干管单侧各布置若干条支管(垂直播种方向),分支管平行支管布置;分支管上三通管双向各接一根毛管,支管间距是毛管铺设长度的2倍。干管铺设的间距应严格控制在120m以内,一边可控制60m。

2.2毛管(滴灌带)布置

滴灌带可在作物播种后喷撒完除草剂后铺设,如果苗期不需浇水也可在中期铺,铺设在两垄中间,滴灌孔向上。建议采用平播或宽窄行种植技术,可以提升灌溉质量,减少灌溉时间。

2.3.灌水定额的确定

根据作物品种的需水量、降水量等确定灌水定额。滴灌的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5%,是喷灌的50%;灌水定额确定后可按作物的需水规律,并结合降水情况和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次数、灌水时期和每次的灌水量。以玉米为例:一般播种后公顷浇75m3左右的出苗水;拔节期(6月25日-7月5日)结合施肥公顷浇水150m3左右;抽雄期(7月10日-15日),公顷浇水75-150m3。

2.4肥料的选择

适合滴灌施肥的肥料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一是肥料中养分浓度较高;二在田间温度条件下完全溶于水;三是流动性好,不会阻塞过滤器和滴头;四是杂质含量低,其所含调理剂物质含量最小,能与其他肥料混合;五是不会引起灌溉水PH的剧烈变化;六是对控制中心和灌溉系统的腐蚀性小。生产中常做为滴灌肥料的种类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锌、磷酸二氢钾等。目前,蔬菜冲施肥广泛应用于灌溉施肥。主要是冲施肥成分较复杂,有的不但含速效氮磷钾,还含有可溶性有机物及微生物。冲施肥有多种配方,可供各种作物在各个生育期选择施用,而且价格较低。

3.滴灌施肥的方法

3.1肥料溶解与混匀

施用液态肥料时不需要搅动或混合,一般固态肥料需要与水混合搅拌成液肥,必要时分离,避免出现沉淀等问题。

3.2施肥量控制

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1%。例如灌溉流量为50m3/亩,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亩;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

3.3滴灌施肥的程序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第二阶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第三阶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滴灌系统。

水肥一体化技术为农民减少了肥料投入、省工省力、还能增收,农民已经开始意识到灌溉施肥的重要性。作为用水“大户”,中国农业用水的科学利用成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关键。与此同时,肥料的大量流失、水体富营养化以及面源污染等现象也向人类亮起了警示灯。不言而喻,探索节水、节肥的农业新模式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水、肥的高效利用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解决当前农业缺水、肥料利用率低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还能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对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到水、肥、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才能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创造良好的条件。“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将促使我国当前粗放的耕作方式向精细农业转型,是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