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健康从“心”开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健康从“心”开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控与激励

现代许多管理学家认为,早期的产品属“集成资源”,而未来的产品则属“集成知识”,企业应当更加注重人的智慧、技艺和能力的提高与全面的发展。未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功以及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不仅要靠技术精、设备好、资金多、信息快等资源,更要靠那些能有效地掌握并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的、具有高智慧的人力资源,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科学技术越发展,这一趋势表现得越明显。在互联网得到广泛运用的信息化社会中,不仅经营管理而且生产操作中的智力劳动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据统计,在机械化水平低的情况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耗费的比例为9∶1;在中等机械化水平下是6∶4;在全盘自动化水平下是1∶9,所以,人类愈是进入普遍使用电子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时代,愈是要求职工具有更高级的智力劳动。而对智力型劳动的管理仅仅采用外在强制和监督的办法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采用内在的激励方式调动智力型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精神。所以,科技越发达,管理中越要重视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所形成的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在操作规程、工作定额、差别工资制度、职能分工、管理原则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开创了科学管理新时代。但对人的认识是有缺陷的,一是把人看成是经济人,过分强调物质刺激;二是把人看成和机器一样的工具。

第二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行为科学理论,侧重研究人的需求、行为的动机、人际关系、激励理论等,主张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的积极性。但当时仍把对人的激励看成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三阶段,“二战”后出现的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特征的管理科学学派,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技术,推进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提高了管理工作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

第四阶段,是在电子工业化出现后,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精神价值和心理健康理论,提出了更多地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理论。这种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方法也称之为“3P理论”,即认为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组成的(of the people);管理是依靠人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by the people);管理是为人的需要而生产的(for the people)。为了使人的有效技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使人成为全面的人,更应注意从心理学视角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关注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的同时,将管理的视角触及到员工的心理健康。

在最重视效绩的美国的大公司,有 80% 启用了 EAP,“业绩至上”和 EAP 被成为企业管理的左膀右臂。日本也开始摸索出它的真谛,很多公司内部设立了 EAP 机制,心理咨询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企业。

EAP又称为员工帮助项目或员工援助项目,就是企业为了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由企业出资金设置的一套系统的服务项目,是心理卫生服务的一种。目前在日本多数企业通过与专业机构签定合同,将该项目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进行。企业员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预约咨询日期,咨询人员由临床家和专家担任。咨询内容等个人信息绝对保密,后来逐渐发展为公司出面与其签定合约,负责公司全员一段时间的咨询工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除了在员工有烦恼时提供帮助外,还要求主管平时注意部属的心理状态,并定期进行心理诊疗。其实员工心理不健康,会降低工作效率,企业付出的成本可能比人才流失还要大。富士公司对 4000 名主管分批开设心理健康研习讲座,由企业专属医师说明工作过度和压力的关系、忧郁症的特征等等。早在1998年,富士公司就请企业专属医师与公司员工(1.5万人),个别面谈,每个人一年至少一次,由医师给予建议,不过管理者认为,一年一次的面谈还不足以避免管理风险,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实施新的措施,密切注意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企业健康源于管理,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控与激励。心理健康才能让员工的绩效得以提高,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关于心理健康管理的话题我们将持续关注。

国外职工心理健康疗法派别

精神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为代表。主张以精神动力学为基础,通过内省方式,以自由联想、移情、精神疏泄和分析解释等方式,帮助自己重新认识自我,塑造新的自我人格。

心理生物学派:以A・迈耶为代表,主张让患有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改善周围的环境,改变患者的态度,来校正自己的心理状态。如以书写自传的方式来促进和启发自己等。

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法:以C・罗杰斯为代表,他创立了“非指导性咨询”这一新的疗法,强调创造一种气氛,让患者自己能自由地暴露或表达他对疾病的体验和感受,医生的责任就是以热情友好的态度鼓励和帮助他考虑人生。

药物麻醉分析疗法:即以25%的硫喷妥纳溶液缓注静脉,可让人产生一种舒适感。

支持疗法:以F・C・索恩为代表,即主张通过启发、支持、评理、说服等指导性途径帮助消除疑虑。

森田疗法:以日本心理学家森田为代表,他主张对心理疾病患者苦闷和烦恼不予疏导,任其发展,当这种苦闷和烦恼达到一定的饱和点以后即会自动解除。

演剧疗法:以J・L・莫雷诺为代表,主张通过表演和对话,自发地、毫无拘束地把心情表达出来,使之实现宣泄,从而消除障碍。

社会疗法:采用集中参与和共同解决等办法校正心理障碍。

家庭疗法:以J・豪厄尔斯为代表,主张通过召集所有或部分有关的家庭成员共同参加讨论来校正心理障碍的方法。

格式塔疗法:以F・S・佩尔斯为代表,认为心理障碍可通过个别或集体治疗的形式进行,着重于当前的感受、思想和实际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使之对自己有清楚的理解,促使其注意力回到当时的实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