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该教些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该教些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文教什么,什么不教;文本解读止于何处;学生应学什么,什么不做要求……这些都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热议的话题,同时也存在广泛争议。围绕“语文”教,应当成为共识。

关键词: 语文 教什么 依据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真实笑话:2011年6月10日,《中国周刊》总编辑助理林天宏发微博称,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采用了他发表的文章《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做完该题,对比答案后发现,只能得一半分数,于是便在微博上调侃此事:“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高考阅读题难倒原文作者,这样的事并非第一次出现。早在2009年,同是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同样15分的一篇阅读文章《寂静钱钟书》,作者周劼力只拿到了一分。语言学家王力、作家王蒙都曾公开表示,自己做高考语文试题成绩并不好,甚至不及格。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把简单的搞复杂了,清楚的搞模糊了,平实的搞玄乎了,朴素的搞神化了……如此“恶搞”由来已久,积弊深重,绝非高考一端,已导致学生苦不堪言,教师自己也无所适从。为何有此怪相?如何冲出迷雾?非常值得深思。

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与文本的可多元解读,造成教什么、怎么教存在广泛争议,大家始终莫衷一是。但是,“让学生感受”,不知缘何成了广大语文老师不约而同的选择。但凡公开课,若没将课文讲深讲透,没让学生感动激动,没有呈现一定境界,似乎就不是一节好课,老师的水平或态度也会遭到质疑。其实,境界越美好,学生越达不到。一篇课文,真的必须围绕“感受到一定境界”来教?

一、为了“语文”而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显然,语文的核心是“运用”,而运用的核心是学习“如何表达”。反观立足“理解感受”教课文,教的是一篇篇课文,指向的是一个个“接受”;天下美文浩如烟海,让学生一个个地去感受,去接受,可能吗?跳出“理解感受”教课文,才能做到利用课文教,指向“语文的东西”,做到一通百通。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的一篇文包诗,立足“感受”教的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围绕“依依惜别”,利用“文”解释“诗”,让学生反复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之情。两位千古诗人的情怀学生感受得了吗?即便是深深的不舍之情,学生又能理解吗?于是我们不难看到,但凡这样,无一例外地,老师费尽口舌,学生无动于衷。这是一种必然结果。

正确的选择是什么?是关注“表达方法”,为“运用”做准备。“黄鹤楼送别”这篇文包诗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共同表达方法是什么?是化“虚情”为“实景”。“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可以让人感受得到。从哪儿感受?从外化的表象。李白将“情”蕴涵在“黄鹤楼”“烟花”“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等一系列意象之中,而课文,无非将这些意象进一步细化罢了。

“关注表达”来教,课文就理解不深不透了吗?显然不是。还原承载了“惜别之情”系列意象的同时,就是对“惜别之情”的感受。而这样的感受,不是为了“激动”和“敬仰”,而是为了学习表情的方法。

二、用“语文的方法”教

为了激情导趣,老师往往无所不用其极。精美的图画、动人的音乐、煽情的陈述,非让学生落泪不罢休。显然,这些都不是语文的手段,不是语文的方法,当然带来的也不会是语文的结果。

《学与问》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的一篇议论文,不少老师将其上成思品课。老师通过补充资料、反复读课文的论点、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既要学、又要问,这就变成了上思品课。这不是思品教学“知情意行”的套路吗?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就掌握了求知的要旨了吗?

正确的选择还是应该将“立足表达”作为设计教学的原点。本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有三个要素,先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先在文中找到论点,再看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论据,而这两个论据又各自侧重论证什么。学完本篇,进一步联系学过的《谈礼貌》《学会合作》等课文,最后从议论文三要素的角度巩固强化本堂课的认知。通过这样的途径,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议论文要论点鲜明、论据鲜活、论证有力。

三、为终身的语文教

语文教学的沉重源自语文教师的沉重。语文教师往往非要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挤”进课堂,非要让学生立马人人圣贤,非把人一生的要义都集中在一堂课里,怎么会不难受呢?

为终身的语文教,就要抛弃让学生达到一定境界的幻想,就要走出为“理解而教”“为接受而教”的迷途,就要回到“关注文本特点”、“关注表达方法”的正道上来。

有人这样教《和平鸽的来历》,一定会让我们倍感震撼,甚至会觉得完全被颠覆。

《和平鸽的来历》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国首都巴黎。毕加索正坐在画室里,邻居米什老人来了,手捧一只鲜血淋漓的鸽子。原来老人的孙子养了一群鸽子,平时他经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条作信号来招引鸽子。当他得知父亲在保卫巴黎的战斗中牺牲时,幼小的心灵里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条表示向敌人投降,于是改用红布条招鸽子。显眼的红布条被德寇发现了,小孙子惨遭杀害。老人的故事感动了毕加索,创作了和平鸽的形象。

照我们通常的做法,当然会极力引导学生感受小孙子的悲惨、法西斯的残暴。善于煽情的老师说不定可以把学生感动得涕泪横飞,恨不得扛起板凳冲出教室。一位香港青年教师却这样教:整堂课没有一句涉及“仇恨”,而是全部围绕一个概念展开——“连续动作”。我认为,虽然老师没有立足理解,没有大力煽情,但学生同样会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但是,如果老师只顾理解、只顾煽情,则学生却可能终生不知“连续动作”是怎么回事。

孩子的精神发育是个终生话题,也是个综合话题,非唯语文独当其任。但语文教学可以引领孩子发现语文现象,了解语言规律,培养语文思维,学会语文表达,这才是只有语文教学要独当一面的重任。

文章不是无情物,课堂不是无情物,但情绪飞扬的课堂却往往会带来无情的后果。语文课堂教什么,到了必须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