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儿手足口病68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儿手足口病68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04

手足口病(HFMD)是由柯萨奇A16、肠道Ev71等病毒引起的以口腔黏膜和手足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丙类传染病,近年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亦增高,现收治小儿手足口病68例,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儿68例,男39例,女29例。临床表现为起病急,所有病例均伴有发热,体温38~40℃。17例体温超过38.5℃,持续1~3天,11例口腔黏膜疱疹形成溃疡。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及疱疹,个别患儿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病程较短,多在1周内痊愈。

治疗及预后:主要是对症处理及抗病毒治疗。所有患儿均予利巴韦林或阿昔洛韦等口服或静脉滴注;有细菌感染的加抗生素;有高热症状的及时应用地塞米松0.25mg/kg;对合并无菌性脑膜炎的予对症治疗,诊断脑炎的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治疗;心肌损害者给予辅酶A、辅酶Q10、ATP等,严重心肌损害者加用1.6-二磷酸果糖。

手足口病预防很重要。目前无疫苗,关键是从日常的生活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发病率就会下降。常洗手、勤开窗(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手套处理患者的分泌物、污染的器具;少去拥挤的场所,不要过于劳累,增强免疫力。

结 果

所有患儿全部治愈,无死亡或遗留后遗症,无重复感染。

讨 论

手足口病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很多,但均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人类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组5、10、16、19及肠道EV71型和新肠道病毒。但最常见的为CA16和EV71型。1981年国内首次报告了手足口病疫情。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并不少见,引起心肌损害的原因估计可能是病毒及其毒素在疾病的早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病毒侵入心肌细胞直接损害心肌,或由毒素作用引起心肌病变有关。

手足口病一般患儿症状较轻,只要发现和治疗及时多可痊愈。本病为病毒感染,有明显的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预后良好。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目前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发病年龄及临床特点,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故早期病例或不典型病例容易漏诊和误诊,早发现、早隔离对控制流行极为重要。保持居室空气流通、加强日常用品消毒、患儿分泌物、排泄物的处理都是切断传播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疱疹性咽颊炎、单纯性疱疹等常见病相鉴别。

参考文献

1 霍淑芳,严起英,王菊芬.小儿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65.

2 吴晓波.手足口病68例临床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55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