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怎样提高中学生的地图读图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怎样提高中学生的地图读图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中对于“运用图表”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有的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地理图表描述、分析和运用有关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有的则是要求学生学会绘制地理图表来说明有关地理问题。因此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图表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地图作为地理图标的重要成分,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经常用到。地理课堂上就有“左图右书”要求,但是有很多同学一看到地图就头疼。考试失分过多,导致失去地理学习的兴趣。那么在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地图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强调地图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结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地图集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于一身,掌握了地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最直观、现象的教学媒体。在地理空间信息的传递上,地图具有语言和文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再通过观察和分析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从中找出它们的相关联系,归纳出其中的地理规律,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好地图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更好地促进作用。地理教学中通过读图和析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加深对现象的时空分布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实生活中地图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知识性广、包容性强、综合性高,因此,地理课堂中地图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具备分析、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地图读图识图是新课标要求下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必修课

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离开了地图,学生的主体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形式。在我们的高中课堂上,不只要用图

1.运用地图教学能够增加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知识,受限于身心发展阶段性,绝大部分学生属于简单认知层面。没有地图的学科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高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打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索欲望。在高一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地理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在一两个月的地理学习后对地理学科产生厌烦,甚至于放弃的举措。究其原因,在高一年级的地理教材上,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自然地理学中最抽象的一部分——宇宙部分。在这之前学生对于宇宙算得上是一无所知,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单靠老师口头描述,学生很难想象这里的现象与运动。在有些班级,我试着用“江苏省-中国-世界-地球-宇宙”的方法引入了我高一年级的第一堂课,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上课的积极性也很高,精神集中,知识接受的也很快。而且学生这种对于地理的浓厚兴趣一直保持到了学期末。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选择合适的地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以后的课堂教学也有很难打的帮助。

这一学期在看一本意大利教育类著作的时候,我了解到意大利的小学教室中是挂有本国地图的。想想看过的很多国外的影视剧中的教室,要么挂有地图,要么摆有地球仪,这些多是学生查询的工具。于是在我的班级,买了地图挂在后黑板上,在以后的课间,经常看到地图前面集中了一部分学生或查或找,激烈争论兴致很高。课堂上提到的地名,学生都明显的比上一学期有明显的进步,有些学生甚至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学生兴趣浓了,学习热情高涨,我知道,这都是地图的功劳,地图给予我们的高中学生浓厚的兴趣!

2.运用地图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把握学科特点,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对大多数地区的高二、高三文科学生而言,地理学科是继数学之后的第二甚至第一难学的学科。不少学生认为地理学科是最杂乱、最无厘头的学科。这中间不免偏颇。但是离开了空间区域,即离开地图,地理学科知识也就无法找到线索,更谈不上建构。通过试验,“地图班级”在高二阶段基本具备了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的学科学习习惯,让大量的基础知识在各类地图上活跃起来。学生养成了看图、用图、找图的习惯。不少学生甚至能自己画图解释说明学科结论与规律,真是实现了对地理知识的内化。降低了学生的学科“心理难度”,达到甚至是超越了学科要求。在高三第二学期,大多数学生的自我的地理复习时,地图册取代了以往的知识清单等文字笔记资料。有三分之一强的学生能设计出包含一章甚至几章知识应用的读图题。在新课标的高考中占有主动优势。

3.运用地图教学能够在地理课堂的有限时间内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课堂容量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将有关联的多幅地图巧妙整合在一幅图中,以“主图+副图”的形式出现,主图呈现较为宏观的地理信息,副图可能是对主图的局部放大,也可能是对主图内容的补充或诠释,呈现相对微观的信息,能使不同图形的信息联系更加紧密,在呈现丰富显性信息的同时,潜在地提供了一些解题需要的隐性信息;或是多幅图并列出现,展示出不同地区的经纬度,能是很多文字才能表达的意思通过几幅图就能简单的展示,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的时间,还能扩充课堂知识量。可以说地图是课堂知识的直观展示。

几年的教学,感受到地图在培养与强化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建构地理学科知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广泛使用地图教学科已很好的实现空间定位、区域分析等教学目标。

三、借助多媒体,使地图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更高效的使用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教师还应依教学内容的需要,借助地球仪、地图册和地理景观图片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辅助教学,从而使死图变为活图,让死图说话。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这些手段的巧妙使用,既增加了向学生信息量的输入,课堂气氛更为生动活泼,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英]A.M.别尔良特,地图

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张建龙,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第8期.

陈炳飞,例谈高考题扩展地图信息量的方法,地理教育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