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县域范围内大中小企业空间聚集与产业集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县域范围内大中小企业空间聚集与产业集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县域经济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壮大我国县域经济,提升县域实力,完善县域功能,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福建晋江为例,运用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这种由于在空间上集聚的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合作所引致的县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县域经济 空间集聚 产业集群 贸易商

一、引言

部分县域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产生的,不依赖于国有或集体经济,靠当地企业家创新而产生的大量中小企业在空间上聚集而成的。考察中国县域产业集群,也可以发现,有很多的产业集群是由于外国产业链延伸的结果;也有的是依靠当地大型国有企业逐步拓展产生链而衍生出来的;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产业集群,也会有小企业在竞争中成长起来,因此而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所以研究县域产业集群的环境需要考察县域范围内大中小企业之间在空间聚集所产生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同时,由于不同产业对规模竞争经济的不同要求、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以及信息科技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的缩影,在市场竞争中,大小中企业之间的分工发达、竞争中又有合作的企业间合作竞争型组织发展十分迅速。

二、晋江企业聚集模式

晋江企业聚集模式晋江市是福建省改革开放综合试验的试点,私营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晋江地区,私营企业众多,经营种类单一,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逐步形成了如建筑陶瓷业、食品业、纺织服装业、制鞋业等行业及相关的行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种聚集模式已显现出来,其运行的机制如模式1所示。

模式1 以贸易商为核心的集群模式

模式1 以贸易商为核心的集群模式在模式1中,椭圆代表模式的核心贸易商,箭头为指向方服务,整个模式运作的机理是:在贸易商(大企业)的统一调控下,行销商得到市场信息后,相应的设计机构对产品进行设计,员工培训机构开始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厂家根据原料提供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生产,最后经行销商销售,因此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各相关方包括原料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等处以统一产业链条中,相互依存。各个企业则得到了银行、保险等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和信用担保。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晋江这种企业集群模式是晋江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晋江经济发展的缩影。这种企业集群对提高晋江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晋江经济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模式中,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决定了其特别的运行机制。

1.集群模式以贸易商为龙头。它是一个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组成的松散组织。这种组织是对有组织价值的一种替代,在这个组织中各经济主体一般都是由独立的法人组织承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处于核心地位的贸易商,规模较大,其主要业务是供销和调控,贸易商对下面的原材料商、行销商、厂家等进行统一调控。按照模式1的运作流程,各企业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础上,在资金往来、原料采购、产品研发等方面由贸易商统一调节和控制。

2.行销商成为引导企业发展的动力。全国各地几万的销售人员在晋江活跃。他们分散在晋江各中小型企业,不隶属于哪一家企业,而且一个销售员可以同时为几家企业服务。一个企业,而且一个销售员可以为好几个企业服务。销售人员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所形成的供销系统,这样解决了中小企业在采购中不信任供应商和销售过程中的产品积压、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经销商因此能够抓住讯息万变的市场机会然后采取行动,克服单个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的扩张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组织的膨胀,从而对市场的变化反应不灵敏、等问题。

3.由于生产企业只须关注其生产,因此生产经营的 过程就比较简单和专业。有的小厂家属于订单生产,其行销商与原材料商是同一家即大贸易商,而且贸易商还会经常派技术人员下企业指导生产,所以这些厂家就只需要对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从而实现生产方式的专业化。

4. 各企业在相同的经济环境下,提高公共物品或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集群内的很多企业能够共享这些公共物品,从而提高公共物品的利用效率。因此,这种企业之间的集群在于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因为如果中小企业要想实现规模经济,那么政府一般都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 上述以贸易商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是对20世纪80~90年代晋江大中小企业存在方式的描述,它的竞争力通过市场的锤炼就变得很强。在晋江,中小企业的销售人员的足迹分散在全国各地,其组织者一般是大贸易商,贸易商可以通过利用自身资金和实力,自己购买原材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贸易商在市场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寻找市场信息,提高企业专业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产生贸易商对厂家的依赖性。同样,厂家在决定自己的长期订货纷纷与贸易商建立良好的合作 关系。二者之间的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由于这种分工使得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因此,中小企业利用这种运行机制为企业的发展 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基础。

三、晋江集群模式的新发展

随着晋江中小企业生产 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新产品的研发、技术和质量的提高,晋江中小企业的集群模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人们注意到,产品缺乏质量、缺乏附加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存活的,产品质量、社会声誉和品牌效应等总体影响力将决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如果企业没有这些,早期的那种单纯的市场营销行为是短期的,是很难发生效果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晋江就出现了一些名优的企业集团或企业群体,比如安尔乐卫生巾、心相印纸巾、SBS拉链、九牧王西裤、七匹狼夹克衫、安踏运动鞋、亲亲虾条、福源薯条和冠达星布橱等10个品牌在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 经济增长并不依靠市场资源配置,还需要经济组织演进,20世纪80~90年代晋江的市场化改革所导致的经济快速增长无疑肯定了晋江集群模式的演化,杨小凯甚至断言:“市场发育,技术进步只是组织演进的后果。”而这种演进是对模式1的改进和完善。晋江因此出现了一些以“产、销”联营为主要模式的新的集群。这种模式是由一部分生产厂商联合贸易商,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实现规模经济。这种模式可以用如下的模式2来说明。

模式2 以核心企业和营销商的联合为特征的集群模式

在模式2中,相比较于模式1,主要变化体现在大企业对集群模式的控制加强,大企业主要是核心企业和营销商。图中椭圆代表模式的核心是核心企业和经销商,双向空心箭头代表联盟,箭头表示为指向方服务。各组织一般也是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一些契约维护着共同的关系,有的经销商与核心企业之间是在资产统一运作的基础上形成较强的联合,也有的关系还是仅靠合同维持。所以是为实现企业组织价值而联合起来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在这种聚集模式中,下游企业包括配套厂家,上游企业多为原材料厂家。民间的金融机构有的独立,也有的属于贸易商。同时,以“销售”为中心转移到以“生产”为中心, 核心企业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使用性能和产品的美誉度。 如核心企业生产市场占有率非常的产品,对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媒体广告、互联网等宣传形式, 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的产业进入者由于不具有核心企业所拥有的品牌好技术上的优势,只能作为下游产业, 进行小批量生产和零部件的生产。核心企业用契约的形式分包给下游的企业,这样核心企业不仅利用了下游企业的资源比如原材料等,同时还避免了中小企业专门的模仿,实现了稳定的专业化生产。核心企业与下游企业也能够相互得利,使得这种合作关系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

核心企业与营销商联合的形成是模式2这种升级和完善的重要标志。下游企业由于在资金、人次和技术管理等不像核心企业那样有优势,因而不能生产拳头产品,而且下游企业又没有捕捉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特别要说明的是,这种核心企业和营销商的联合能够客服单个中小企业,因为制度和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在经营管理和决策上的随意性。而模式2核心企业与营销商的联合过程是多个所有者之间进行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新的中间管理层产生了。由于企业制度的形成可以解决企业很重要的两个问题,即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者存在着利益不同和逆向选择问题和企业技术人员窃取技术、销售人员带走客户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企业制度的形成是中小企业的自我完善和超越,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更为理性化,更加的科学,能够客服决策的盲目性,同时由于制度的形成,中小企业摆脱了对个人和家族成员的依赖,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能够克服企业的管理经验的缺乏和技术的短缺,更加能够吸引更加优秀的管理人才。

模式2的产销合作是以资本联合为主,企业单一资本格局的突破得益于中小企业之间资本合作,从而淡化了家族制的色彩和影响。在建立新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来的家族企业的企业治理结构进行调整,由于随着资本联合所导致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内部管理层之间权力分配问题,需要企业建立起相应的聘任企业高管的制度,而新建立起来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聘用家族外部的人员来管理企业,或者聘请非家族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 这种新的管理层的出现可以使得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加强和完善企业的管理,扩大联合资本的控制范围,使得企业资本保值和增值,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重要目的。所以模式2是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是对模式1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模式2的转化、升级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有资源禀赋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以便能够使企业更加的发挥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经营机制的灵活性和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应该可以这样说,晋江30多年的产业集群升级换代的过程,也是晋江企业从联户集资、资本积累到资本积聚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企业应当顺应国家产业发的潮流和方向。在联户集资、资本积累阶段,中小企业与专业化的生产场所保持着独立,与贸易商的关系也是比较松散的。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力量较小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显然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应该更加积极地通过各种组织,通过对资本、产品和技术等链条进入大企业的发展体系内,与他们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配套关系,同时要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同产业受到对规模竞争经济的不同要求、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在集群环境中的生存需要善于利用与大企业的关系,积极融入分工发达、竞争中又有合作竞争型组织。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厦出版社, 2002.

[2]梁琦.产业聚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

[3]曹敏华等.福建改革开放的历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林民书.中小企业的生存及其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5]游祖勇.中国县域经济与政府行为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许自前.晋江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福建论坛,2000(03).

[7]郑文智.中小企业集群与晋江经济增长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2004(01).

[8]胡刚.产业集群理论中的产业组织学内涵与制度文化基础[J].中国经济问题,2003(01).

作者简介:肖细根(1979-),男,江西吉安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高职教育;白杨(1983-),男,内蒙古通辽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高职教育。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