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掘学生资源 促进新课程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掘学生资源 促进新课程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积累真实而宝贵的教学第一手资源

新课程实施核心任务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自主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怎样才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呢?如果能采取措施让学生主动把自己的疑问、疑惑提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尝试解疑,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首先要教会方法。在新高一的教学中,我推行“预习质疑、课堂解疑”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阅读的困惑,课堂教学中把这些“原生态”的问题设置为课堂学生探究的问题。学生要在作业本上写出初读课文后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各方面的想法或疑问,这要求学生要对课文进行梳理,筛选出阅读的重点问题,并且主动地归纳疑惑,这样的学习能够保障初步的独立阅读的质量。完成这样的质疑任务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极具挑战性,学生要整合阅读的成果,深入思考课文带给自己的冲击,这样的要求实际上锻炼了学生怀疑和批判的思维能力。这种预习任务教会了学生质疑的方法,也强化了高一新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质疑解疑的求知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是挖掘学生资源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从中获得真实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源。学生的质疑,往往比教师设计的精深问题更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活力和教学效益。

二、挖掘学生的探究作业,

选准课堂深入探究的切入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探究能力,我尝试着采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强调让学生把初步的阅读成果落实在探究作业里,并且通过课堂上对探究作业的展示、评价和修改来提升阅读的效果,保证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在这种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作业是抓手,是交流的媒介和平台,在教与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课前探究作业凝聚了初步探究的成果,是宝贵的教学初始资源。这些原生态的作业大多是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把它们转化为新的课堂学习资源必须经过教师的二次加工,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教师应具一双慧眼,筛选出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作业,发现其中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从而紧密依据这些信息确定下一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学生探究作业中找准课堂探究的切入点,才能够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找准”呢?随着教学的深入,我逐步认识到挖掘学生探究作业的价值,不应该只关注优秀作业,而是应该关注和整理学生所犯错误的教学价值。学生在初步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心理,也包含着特有的创造性成分,蕴涵着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经验,是最直接、最有生命力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以此为起点,通过引导学生纠偏、补正初读体验中的误点,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了鉴赏和探究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新的学习资源,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借助他人的学习成果,修正、补充自己的总结,巧借他人之力,完善提高自己的学习。经过这样的读写结合和讨论交流,学生的探究作业会产生突出的变化,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探究性阅读体验的深化与语文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从学生的探究作业中选准教学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探究作业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中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挖掘生活资源,提升课堂生命质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提示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另一方面还应该帮助学生在语文教材、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间建立起联系,进而培养学生对世界、社会、生活以及人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日本9.0级大地震和海啸带来的巨大灾难深深震撼了全世界。但是有一些人在网络媒体的论坛及QQ群中挂出一些“庆贺”的帖子。当时,学生也对这些帖子津津乐道,好像谁的话越偏激越能显示“热血”的精神和“爱国”的立场。为了引导学生摆脱狭隘的情绪,以更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场灾难,我给学生布置一篇以日本地震为话题的作文,让大家都亮出各自的观点,进行思想的碰撞,促使他们理性地思考,促进民族情感升华。

此次作文重在训练挖掘事件材料,拓展立意主题。在点评作文的课堂上,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我们从最初作文的20个立意,拓展出近50个新的立意主题,不仅锻炼了挖掘作文素材的技能,也深化了对日本灾难的认识和思考。学生立意的角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提炼主题型的立意角度。学生在课堂上挖掘出“灾难”、“尊重”,“死亡”、“遗憾”、“平安”、“幸福”、“忧患”、“担当”、“勇敢”、“坚强”、“困境”、“生存”等新的主题。其中,重点探讨了“灾难”和“忧患”两个主题的内涵,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这次话题作文的核心要素“灾难”的本质。第二类是围绕日本进行评论的立意角度。学生挖掘出“沉稳”、“乐观”、“奉献”、“战胜怯懦”、“集体主义精神”、“自律”、“素质”、“灾难前的态度”、“冷静”、“有尊严”、“团结”、“友爱”、“舍己为人”、“国民精神”等新的主题。第三类是围绕中国人态度的立意角度,在这个角度的讨论中,学生最有发言的热情,他们很快挖掘出“历史”、“国耻”、“同情”、“悲悯”、“恻隐之心”、“理性认识”、“世界眼光”、“包容”、“宽恕”、“广阔胸襟”、“道歉与原谅”、“舆论”等新的主题。我组织学生完成了这组主题词汇的反义词的填空题,当学生写出“幸灾乐祸”、“仇恨”、“泄愤”、“狭隘”、“悲观”、“冷漠”等词语时,我想他们会在正反对比中反思自己的不良情绪的本质,这个环节促使他们内心走向警醒。

挖掘生活资源来提升教学质量,以上的作文课例无疑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这次作文以世界重大事件为引子,通过学生作文和讨论交流挖掘牵引出了丰富的作文教学资源,极大地拓展补充了教材学习内容。这些学生讨论交流出的作文资源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含量,促进了学生对世界、社会、人生以及民族情感的理解,有效实现了“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的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