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元整合,开发教材插图资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元整合,开发教材插图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鲜明生动的插图,是现行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翻开低年级数学教材,呈现在眼前的是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童趣的画面。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和色彩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增添了数学课堂的乐趣和活力。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有限,有的插图给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便。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我们应该调动多方资源,对教材插图进行整合,因“图”施教,更有效地用好“插图”,创造性地使用插图,让它成为更有效的教学资源。

一、静态插图动态化

插图的素材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学生一般根据画面内容理解图意。但是,教材中有些题目是通过左右两幅图表示事情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静止的图片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学生们从图片中往往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所以部分学生对此类图片的理解是有困难的。如:“0的加减法”的插图。两幅图所表达的意思是:小猴原来有4个桃子,吃了4个桃子,盘子里一个都没有了。相应的算式是:4—4=0(个)。

课上练习时,发现班上有不少的学生不能清晰地理解两幅图的意思,把吃掉4个后的空盘子错误地理解为一个也没吃。所以列式为:4—0=4(个)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插图,更好地引导学生呢?

1.课件演示。教师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将图片意思分层呈现。教师可以先呈现第1张图片,接着再呈现小猴吃桃过程的图片,最后呈现小猴吃完剩空盘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整个动态过程,就能很快理解图所表达的含义。

2.让学生演示“插图”。在教学中,根据情况用多媒体或用游戏操作等形式将插图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如“长度单位换算”中有一幅“米尺”图,例图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在图上数一数,认知1米=10分米长度之间的进率。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仅仅让学生数一数,是不能让学生深刻感知的。因此,教师将简单的数一数过程,巧妙地设计成一种动态的演示。课前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长1分米的小纸条(每组学生的纸条颜色个不同),在黑板上用米尺画一条1米长的线段,设疑:“1米中有多少分米?”学生先根据已知经验猜一猜,再请学生一一上黑板将手中1分米的小纸条按顺序贴在1米长的线段上,通过动态演示,清晰地验证、揭示出米和分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二、让插图生活化

教材中许多的插图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将插图进行“生活化”处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如第4册第47页“认识游览路线”的插图。插图是一幅“南山公园的平面图”,小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路线图,游览南山公园。教师将插图改为学生们熟悉的家乡著名景点“扬州瘦西湖”的平面图。你想做小导游,给前来游玩的游客介绍我们扬州瘦西湖的各个景点吗?不过,你要熟练地掌握方位知识,正确地辨认游览路线,这样你才是个称职的小导游。贴近学生生活的插图,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又如在教学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作业评比”的插图时,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比比谁的红星多”活动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恰到好处地将插图生活化,为课堂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使插图模拟化

将低年级的一些插图进行模拟化,指导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虚拟活动情境中获得对教材内容的真实感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活动质量。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部分学生对人民币不能正确运用,主要是学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组织学生自带一些“商品”,自制一些“人民币”,在教室里模拟“智慧超市”开业情境,让学生体验“买卖商品”的活动过程。当出示丰富的商品时,学生都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此时,他们想到用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教师适机指导学生有序地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在模拟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带的钱能买哪些商品?……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深刻地了解购物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丰富多彩的插图,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机械使用,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结合教师、学生、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因“图”施教,有效地用好“插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渐变得完满,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演绎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