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顺风车”一路顺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里没车?不要紧,只要约好时间,说好地点,不用花钱也能搭车上班。赶上限号?不要紧,可以和其他司机轮流“值班”,限号那天照样享受私家车待遇。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北京首个顺风车试点社区已经正式启动。那么顺风车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本刊记者深入采访,为您一一揭晓答案。
体验者怎么说?
免费搭乘 冬天不怕冷
身为一名月入颇丰的IT白领,杨林并非没有能力买车。然而,当他想到每天出门就堵车,下班也要在路上耗费个把小时,便觉得还是买一辆电动自行车更靠谱。“从家骑车到单位,半个小时足够了。”他说,“每个人都有一本自己的账,谁也不愿意花冤枉钱。”的确,当人们驾驶着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高级代步工具,却只能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在城市快速路上缓慢爬行时,谁的心里不为之一沉呢?
通过主办方的微信平台,杨林顺利地成为了一名顺风车乘客。“不花钱,我特意和物业公司问清楚了。”杨林说,自己得知可以搭顺风车上班后,已经彻底放弃了买车的想法。
“以前赶上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也会选择坐公交上班,可是被堵在路上和等不来车的滋味儿实在太痛苦了。可如今顺风车来了,这就好比不要钱的出租,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风,不用等,而且一路坐到单位。”
周一清早,杨林按照约定来到小区正门口。不到两分钟,一辆白色小汽车就从地库里缓缓驶来。
“杨先生吧?我是小王。”
“您好您好,太感谢您了。”
透过摇下的车窗,杨林看到了一张笑容洋溢的脸。“一开始我也担心过安全问题,怕碰上不靠谱的人,就算不出危险,万一哪天招呼也不打,直接把我放了鸽子,那也一样受不了啊!”然而,此时的杨林却只有满心的踏实和信任。“王女士很热情,而且因为迟到了一分钟,还跟我说了好几次对不起。”
都说第一次总是美好的,但时间久了,就一切都不好说了。和很多乘客一样,杨林虽然已经坐在了车上,心里却一直在犯嘀咕:顺风车不会只是一阵风吧?
“杨先生,您每天几点下班?”
“哦,我们挺忙的,最早也要6点半,有时候赶上加班,可能就得9点来钟了。”
“那您真是辛苦!不过我下班也差不多6点多,要不我下班以后去找您,顺路再把您捎回来?”
“真的吗?每天搭您的车上班,就已经很添麻烦了,再让您接我回来,太不好意思了!要不我每天给您20块钱吧,就当是油钱?”
“这是哪里话,咱们都是一个小区的,而且主办方也不鼓励收费,我哪能要您的钱啊。再说我一个女的开车,晚上也挺不安全的,有您跟我聊聊天,也算是帮我减减压吧!”
“那行!”
“那就说定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咱就每天8点在小区门口见,6点40在您公司楼下见!”
省时省力 轮流“值班”
同样是混迹在IT圈,王伟的运气可比杨林强不少。“公司有班车,每人每月10块钱,车就停在家门口。”
就这样,王伟自打入职第一天就搭乘公司的班车上下班,可幸福的事情往往是昙花一现。几年前王伟搬到了世纪城,新小区根本不在班车线路上,公司也不可能单为他再开一条,“没办法,我只能自己买车了。”
王伟是个细致人,对自己的爱车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常说:“既然买了车,就得好好保养。”所以每天上班前,王伟都要认认真真把车擦一遍,“哪怕只是掸掸浮土。”
虽然工序不算复杂,但擦车也并非一件小事儿,“随便抹几下也要十来分钟。”加之自己开车时间没有保障,新家附近的道路说堵就堵,“常常要等上半个小时才能好一点。”于是,曾经可以一觉睡到8点多的王伟,如今只能每天6点半就起床。
最近听说有了顺风车,王伟在启动仪式上就报了名。“不为别的,至少能让我省点儿力气多睡会儿。”他说,自己坐在后座上,听着收音机里放的音乐,不时地和其他人聊聊天,或者靠在椅背上眯个回笼觉,一路上不再需要紧绷神经,即便遇到突况也不必操心,“一切交给司机,就跟重新回到坐班车的日子一样,而且还不花钱。”
如今,王伟已经和司机商量好,俩人轮流值班,其他乘客也会记下他的联系方式和车牌号,每天8点,大伙儿准时在楼下集合。“有的乘客到早了,还会帮我一块儿擦擦车,现在我每天7点55才开车出来,根本不会耽误。”
上班途中犹如一场沙龙
“别看我们都住一起,可真正有交往的并不多。顺风车不光方便了出行,还能让我们认识不少新朋友。”谈起顺风车,王惠始终认为这是一件“有利无害的好事情”。
由于技术不太好,王惠每天都会专挑拥堵的早高峰训练驾驶技术,可越堵车就越紧张,时常熄火、走错路,甚至和别人发生刮蹭事故。“我在国贸工作,每天都要走长安街或者二环路,9点半到公司,可我7点就要出家门,一路上慢慢悠悠往前爬,有一回还差点迟到了。”
考虑到自己糟糕的技术,王惠没有报名成为顺风车主,而是先作为乘客感受一下别人是怎么开车的。“第一天我就和车主说,以后能不能让我固定坐副驾驶啊?车主特纳闷,结果我说完理由,全车人都笑得不得了。他们说,下周要坐我的车,怕迟到的话,每天可以早点出来,为的是一块儿给我当陪练。”
作为热心公益事业的车主,王欣更愿意将这种充满快乐的上班之旅称为一场“移动沙龙”。“现在社会上的信任度普遍过低,人和人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沟通渠道,所以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往往都怀有一种戒备和抵触心理。”王欣回忆说,当他接到乘客刘先生的电话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他是个很好的邻居,很热情,也很客气,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当时我就想,有这样一位乘客,我反而踏实不少。”
前段时间,北京一直处于雾霾的笼罩之下,污染指数一度飙升至300点。通过对路面上行驶的车辆进行粗略统计,有80%的车上只有司机一个人,而在超过一人的车辆中,没有一辆载客超过3人,这让王欣更加坚定了推广顺风车的意志。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做了车主肯定吃亏,但我的经验证明,不但不会吃亏,还能省钱。”在成为顺风车主的一周里,王欣先后搭载过7名乘客,却一次油都没有加过。“5个工作日里我只开了两天车,把周末算在内,其他日子都是搭乘别人的车。”
王欣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她过去每周平均都要加一次油,大约500元左右。按照工作日只开两天车,周末两天都开车的频率计算,一个月她也只要加两次油。相比而言,费用节省了一半左右。
“我拉的乘客有好几位车主,但也有家里没车的人,如果这个活动只在世纪城内部搞,我觉得费用肯定不是问题,至少我不会向家里没车的乘客收钱。毕竟都是邻居,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搞活动,比如今年万圣节买南瓜,就是我的一位乘客给包了。”
王欣说,她已经把顺风车的车贴贴在了最显著的位置上,她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车贴,继而关注这项公益活动,“每次我给同事介绍情况的时候,心里都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做好事嘛,心里肯定很快乐。”
主办方怎么说?
常态化运作是方向
早在今年初,公益“顺风车”活动就已在春运当中体现出了它的意义,万余名没有买到车票的乘客借此实现了他们回家过年的心愿。而作为北京首个启动“顺风车”试点的社区,世纪城则正在探索将活动常态化运行的机制。
据工作人员闵炜介绍,世纪城社区有12个园区为统一物业管理,余下的5个园区为独立物业,全部业主超过1.5万户,如果加上在附近上班的人,总人口规模大约会超过8万。
“由于小区车位不固定,每天晚上地下车库停满以后,路边还会里三层外三层地停满私家车,加起来少说也有5千多辆,如果恰好有车主头天回来晚了,第二天又限号,还会出现车辆一整天都停在道路中间的情况。”闵炜表示,周边道路在每天早晚高峰时段会异常拥堵,甚至下午4点就开始出现排队现象,如果所有车主都能够积极参与“顺风车”活动,势必会在缓解周边道路拥堵、改善社区环境、方便居民出行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为鼓励业主参与,主办方特意在每个园区的主通道门口设置了“顺风车”站牌,并在站牌附近施划了专用停车位,“车主报名后会拿到一个车贴,这是他们将车停在专用车位的通行证。每天车主回家后,可以直接将车停在专用车位里,第二天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在此搭载乘客前往目的地。”与此同时,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方之一,还为车主准备了名为“聚惠卡”的专属打折卡,持卡人可以在购物中心内享受部分餐饮、服饰、洗车等项目最高8折的优惠。
参与渠道有7种 伤害保险3万元
在当地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世纪城社区的居民可以依托物业公司,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短信、APP、电话以及现场填表等方式进行报名,人们只需至少提前两个小时将姓名、时间、出发地、目的地填写完整并注明自己是车主还是乘客,主办方就可在数据库中进行人工配对。闵炜表示,由于下班时间及下班后的行程不固定,所以目前的顺风车主要集中在早高峰。为此,主办方在前期调研中规划了7条线路,车主及乘客只需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时间到达小区外的站牌处,就可成功完成此次搭乘。
“其实就是一个平台,将车主和乘客的实名信息入库,一方面保障真实可靠,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检索难度、提高效率,从而让乘客更快地知道是否有顺风车可以搭。”闵炜表示,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的“顺风车”公益基金管委会已经联合保险公司,为每一位报名的车主及乘客购买了有效期为一年、最高保额为3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并与他们签署电子协议,从而在根本上为车主和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专家观点
特邀专家 贾顺平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
放手让“顺风车”开起来
“顺风车”活动的本质其实就是合乘,这在国外早已有了非常明确的鼓励措施,美国甚至特意施划了HOV(高合乘率)车道,专供车上人数大于等于2人的车辆通行。时下北京已是一个备受拥堵困扰的城市,尤其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单车载客率的方式减少路面行驶的机动车数量,这从大方向上来说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然而,我们长久以来都对合乘这种形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问题,但只要赶上联合执法或者专项执法,合乘车的司机往往会被认为是黑车司机,以涉嫌非法运营进行处罚,并且有关部门始终没有找到区分黑车与合乘车的标准而担心好事变了味,因此这种初衷很好的行为一直得不到大范围推广。
其实,合乘车与黑车并无必然联系。黑车的存在是因为市场需求,要么不通公交,要么出租不去,要么时间太晚公交停运了。合乘则是一种互助行为,它的本质是助人为乐,并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只要控制好收费与否或是收费高低,就可以区分出黑车还是合乘车。此外,合乘车的形式目前正处于亟待社会广泛认可的阶段,所以有关部门应当抛开黑车、拼车等概念,就事论事地针对合乘形式研究出台可行性强的鼓励细则。
分摊成本不会走向非法运营
既然要提倡合乘车,首先必须保障车主的合法权益,适当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也是必要的。
虽然是一种互助行为,但合乘同样涉及成本,车内人员共同分担是科学合理的行为,应该被允许。目前市面上很多打车软件,其原型就是一种合乘工具,未来我们可以依托这款移动APP建立一个平台,无论是车主还是乘客,都可以借此信息。一方面,平台运营方可以通过对用户的实名信息进行审核,确认车主是否为车内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且一旦发生意外,可以为公安机关提供侦破线索。另一方面,通过成单结果的统计,平台运营方可以辨别车主是否涉嫌非法运营,因为如果是黑车司机,一定会在一天内多次接单,而非只在上下班及节假日信息。
与此同时,日后还可以增加平台的支付功能,对成本分摊的行为进行统一管理,甚至根据当时的油费、过路费及行驶里程,按照系统公式进行单位成本计算,从而在根本上杜绝黑车司机利用软件非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