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元管理 第55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元管理 第5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实践重应用的课程,与语数外的有很大的差别,课堂形式也特殊。它要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也是将来工作必备的基础技能。虽然现在提倡的事素质教育,但如今教育还是受制于考试成绩,信息技术这学科在学校里并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其性质等同与其它音乐美术课。这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利于管理的主观因素。而这门课课堂教学不利于管理的客观因素是上课均在电脑房上。课堂上学生会不自主的去操作电脑,这使得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不能为教师时时掌握。本人针对这些问题,在上信息技术这门课时采取了一些不同的尝试,取得了一些心得和教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和帮助。

一、以事实为依据,让学生意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人的一生模仿的对象有许多,但最重要的是教师,所以作为教师第一步就是要获得学生的信赖。一旦有了这种基础,课堂管理就会变得很轻松。

由于在学生中,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信息技术是副课的这一想法。针对这一问题,本人每接手一批新生上第一堂课时,不给他们讲课程的内容,而是试着让学生认识到本学科的重要性。比如,对于操作系统,本人就给学生讲比尔盖次的发家史,让学生知道比尔·盖茨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就是靠了DOS和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还告诉学生,如果现在就有人已精通Unix或Linux这二种系统中的任一种,那么他现在就可以找到一份月薪上万的工作了。同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的电脑培训中心的原因:就是有大批像他们这样人,不重视这门课的学习,在本该学好的时候没有用功去学,现在找工作碰到问题后才想学了。

二、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开展课堂教学

在一个班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能完成,这时候应再出一些难度较大或趣味性、目的性更强的练习。如在Excel上机实践时,要求制作课程表,在课程表中有一些课是重复的,可引导学生利用复制功能完成相同课程的输入。也有一些同学做完后,感觉课程表有些单调,这时就要引导他们利用插入图表的方法,美化自己的课程表。在这个过程中,布置任务后,不等于老虎四就不管了,还要巡视,看到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和提示。最后,当有一部分学生完成自己风格的作品时,非常高兴,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也有兴趣学习了,在宽松的氛围下,学生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学生更喜欢上信息课了。

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教育学又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起指导和引导作用而这种作用是为了促进学生主体的自主发展。为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本人对所教的六个班级的学生作了不记名统计,发现学生兴趣由大到小排列是:打游戏(65.5%)、上网聊天(61.5%)、制作各种贺卡(42.3%)、听音乐、看电影(41.0%)、学一些实用的东西如WORD、EXCEL或编程语言(21.7%)。由此想到,信息技术课何不按着这个次序来教呢?本人就试着采取了“分组教学法”——将一个班在上课时分成几个组:游戏组、上网聊天组、制作组、休闲组、实用组、软件组。各组要学会的或必备的知识如下:

游戏组:认识电脑的软盘、硬盘、光盘、游戏的安装及路径的概念。

聊天组:聊天软件的下载及安装使用、中文输入法。

制作组:制作软件的使用、汉字输入法。

休闲组:软件的下载、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实用组:全面系统地学会WORD或EXCEL等实用软件。

软件组:至少掌握一门程序语言。

无论那个组,必须的知识是:掌握一门操作系统、熟悉常见的计算机英语、掌握对计算机保养及维护的知识、熟悉各种汉字输入技术、熟悉如何接入和使用Internet。这个分组教学法极大了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随之而来问题是:大部分学生报名参加游戏组,报名软件组一个都没有。这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如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以学生的爱好为“饵”诱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所以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人的天性是贪玩的,这是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作为成人与学生的唯一差别就是成人比学生多了一点自控力罢了,所以不应一味指责学生,而应该利用学生的爱好,诱使学生朝教师设定的方向前进。

本人针对学生喜欢玩游戏这一点采取了以下方法:

1 陷阱法。学生喜欢玩游戏这说明他们已经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电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点。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安装游戏。在此过程中教师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去克服。比如,可以让学生将游戏安装在指定的目录中。如果学生越过这个陷阱就表明学生掌握了鼠标、键盘操作,并对盘符、目录和路径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而学生不能克服这个陷阱,则教师可以乘机给学生讲清楚:如果将一个个学生看成是一个个文件的话,那么硬盘就如一所学校主,而各个盘符则犹如校园里一幢幢大楼,文件夹则可以看成是大楼中的某层,也可看成是一个或几个教室,当然也可以看成是教室中的某个或几个自然组。那么将一个或一些文件安装到硬盘中,就如使某个或某些学生进入某个大楼或某个楼层或某个教室或某个组。由于这关系到学生游戏的安装,所以学生会认真地听教师讲解并透彻了解这些概念的。

2 “分时教学法”。每一堂课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期望,即总想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本人在上课前与学生约法三章:每堂课课前复习为二、三分钟,新授课内容约十分钟,学生练习为十五分钟。只要学生能按我的要求完成练习,则多余的时间则进行分组教学。由于本人的硬性使用时间只有约十五分钟,其实的时间其实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所以在新授课的时间里,学生基本上都会认真听讲,唯恐自己不能完成当堂的实践练习。正因为这一点,学生一般均能掌握新学的知识。

四、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

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比如,本人在使用“分时教学法”时,刚开始总有个别学生讲话、吃东西,不守纪律。对于这样的情景本人不作批评,只是停止讲课。一直到那些学生安静或想认真听课时再继续讲下去,并且在操作练习前就请那些学生为其他同学做示范操作。这样一来,就相应地减少了其他学生练习的时间,并且和学生讲清楚正因为是那几个学生不守纪律、不认真听讲才导致了本人讲课时间的拖延。这样其他同学就会在课后设法让那些同学以后守纪律的。有一次有个班级在我新授课的时间里,我被迫停顿五次,我就宣布从下一堂课开始,信息技术课不在电脑机房上了,而是在教室上,原因就在于班级的纪律太差。结果,当天放学后,这个班的班长就跑到我办公室来代表全体学生向我道歉,保证以后不在会犯那样的错了,并希望还是在电脑机房上课。从此后这个班就真的没有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五、把“差生”作为朋友,让他们参与课堂管理

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差生”的配合,一旦“差生”守纪律了,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而所谓的“差生”就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在课堂上不守纪律的、不讨教师喜欢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又往往是动手能力强、智力蛮高又似乎天生与电脑有缘的学生。如果能让他们真正对电脑感兴趣,那么课堂教学将变得极为简单了。有个学生,个性特强,开始几堂课总喜欢在插嘴讲话,后来在班集体舆论的约束下不讲话了。上课时只是自己呆呆地看着电脑或桌子,让他练习他不是说不会就说不愿。后来我从其他学生处了解到,他非常喜欢打台球,我就在他的计算机上安装了一个打台球的游戏,并当着他的面玩了一次。过后,他就想方设法地想让我教他玩那个游戏。自然我教会了他玩,但也提出了我的条件,即他得在完成我的教学目标后再可以玩那个游戏。结果自然是你好我好,皆大欢喜。还有一个学生,他玩游戏特好,自然对计算机的操作也特熟。本人就常请他为大家作示范操作,几次过后他就形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努力完成当堂练习,并争取让我请他为大家作示范,自然本人也尽量满足他的这种要求。

“教无常法”,上面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心得,肯定不完美,但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几乎每一级出去的学生中,都会有一些所谓的“差生”对我说,“谢谢老师,是你让我真正喜欢电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