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浙江省盐碱地的成因及改良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浙江省盐碱地的成因及改良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盐碱地的改良是一项系统重大的工程,需要经济和科技的支撑。近些年我国对盐碱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章主要论述了浙江省境内盐碱地成因改良方法。

关键词:盐碱地;成因;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S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89-2

1 盐碱地的概述

所谓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可溶性盐分,并且盐分的可溶度较高、浓度较大,对植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而且破坏土壤中原有养分。广义的盐碱土主要包括:盐土、盐化土和碱土、碱化土。其中盐化土和碱化土只是盐碱化的初级阶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盐碱化土地,属于相应的亚类。盐碱土被分为盐土和碱土。其中盐土分为,盐土、漠境盐土、酸性硫酸盐土、寒原盐土和滨海盐土等等。盐土是由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交换性钠离子使土壤呈碱性反应的盐渍土。盐碱土又称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碱地根据盐碱的含量可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度盐碱地。轻盐碱地的盐碱含量在3‰以下,PH值在7.1-8.5之间;中度盐碱地的PH值在8.5-9.5之间;重度盐碱地的盐碱含量超过6‰,PH值在9.5以上。

2 盐碱地的形成原因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人工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2.1 地理条件

地形对盐碱地的形成影响很大,因为地形直接左右地表水和地下水运动,这就会影响盐分的移动和积累。从地形上看,水溶性盐随着水从高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产生淤积。盐碱主要分布在排水不畅的平原地带,内陆盆地,山间洼地。从局部地形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所积盐的部位是局部的小凸处。

2.2 土壤质地和地下水

土壤质地的粗细也会影响盐碱的淤积。土壤质地的粗细会影响土壤毛管水的运动的速度和高度。一般来说,当土壤毛管水上升速度快,高度高,那么盐碱的淤积就会慢些,比如沙土地和粘土。地下水对盐碱地的影响主要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如果地下水位高,并且矿化度大,那么盐碱就容易淤积,也就容易形成盐碱地。

2.3 河流和海水的影响

河流或渠道在水流动的过程中会发生侧渗,促使河流或渠道两旁土地的地下水平升高,进而产生盐碱化。我省沿海地区由于海水长期浸渍,脱盐、返盐形象非常频繁,因此盐碱化程度较高。

2.4 人为因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栽培技术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在我省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及应用,但是不合理的灌溉、施肥现象依旧存在。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过量施肥普遍存在,这样会产生或加快土地盐碱化速度。

3 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盐碱地的改良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与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多年来,国内外诸多科学家对盐碱地的改良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进入20世纪,科学家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盐碱地的分布情况、形成因素以及盐碱地的特质等;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开始进行理论性的研究并付诸实际,开始建立水利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等等;20世纪50、60年代,我省开始试点进行盐碱地的改良,但没有大面积实行,只是针对农业土壤的改良。主要措施包括:蓄雨淋盐、种稻降盐、增加有机肥的施入等。到70年代,对盐碱地的改造开始以工程措施为主,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挖沟排水、巩堤种植、淡水冲盐等。

这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些年,我省农业科研者对农业土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沿海地区、设施栽培盐碱地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下面是有关治理盐碱地的一些措施:

3.1 生物措施治理

生物措施有利于改变土壤机制,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改良土壤结构。生物措施的方法有:一是种植一些耐盐蔬菜,如萝卜、甘蓝、棉花等;盐碱地在植物的覆盖下增强了植被蒸腾作用,从而降低了地下水水位,加速了可溶性盐碱的淋洗,有效的防止或延缓返盐现象;二是种植抗盐性较强的牧草,盐碱地种植牧草,对土壤可以起到疏松作用,盐碱不易在土壤表层沉淀、淤积,当牧草枯萎之后对盐碱地的改良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牧草枯萎腐烂之后会进行分解,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可以中和盐,改变土壤成分,促进成土母质石灰质的溶解,牧草种植密度很大,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因此土壤表层的水分蒸发量小,表层积盐率降低,同时也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属性,土壤的总孔隙和毛孔隙增加,透水性能得到改变,此外,如果选择在轻度盐碱地种植豆科类牧草,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进而增加土壤的肥力;三是种植高度抗盐碱植被,如盐地碱蓬和盐角草等。这几类植物能够很好的退化土壤中的盐碱成分,是盐碱地的代表植物之一。这与它们本身的物质含量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本身的灰分含量相对较高,但是这类植物有天然的弱点,当其枯萎后所含有的盐分将停留于土壤表面,而且这种植物不能用做其他方面比如用于饲料等;四是使用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机制,有利于土壤中的钾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生长,从而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增加速效钾和速效磷以及氮的含量,氮的增加很好的抑制碱的含量,减小土壤的PH值,降低了土壤的盐分含量。

3.2 工程措施

3.2.1 灌溉工程 (1)渠道防渗问题。对于灌溉地区来说,它们的雨量较少,因此地下潜水位较低,灌溉过程中渗漏的水是潜水位的主要来源,所有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减少渠道水的外渗,不让潜水位水位升高。(2)正确灌溉方法。循环灌溉:在灌溉前期应该在土壤表层撒上石膏,之后再种植园林植物,在植物幼苗时期,用淡水进行浇灌。在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采取盐碱水灌溉方式。混合灌溉:这种方法就是把淡水和海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灌溉。这种灌溉方法在淡水缺乏区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印度、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地区,这种灌溉方法已经普遍实施,并且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负面影响,据研究表明,盐碱度高和盐碱度低的水进行混合灌溉,能导致土壤表层的盐碱度升高,作物的产量将随之下降。所以在选择混合灌溉的时候,要了解作物的抗盐碱能力,混合水的配比也要达到最佳比例。

3.2.2 土壤移植法 这种方法也叫客土法,就是把原有的盐碱土壤挖走,之后回填上含碱量低的绿化土,改变土壤质地和植物的生长环境。为了防止客土下面土壤盐分再次入侵,需要设置隔离带,在客土与本土之间放上颗粒较大的物质,如炉渣、石屑等。在客土上面也要覆盖东西,以防止客土水分大量蒸发。这种方法造价相对较高,不适合大面积执行。

参考文献

[1] 阎秀峰,孙国荣,李景信.我国耐盐牧草的研究现状[J].中国草地,1994(3):68-72.

[2] 董宝娣,刘小京,董文崎,等.近滨海区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引种及耐盐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18(4):120-126.

[3] 秦嘉海,吕彪,赵芸晨.河西走廊盐土资源及耐盐牧草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J].土壤,2004,36(1):71-75.

[4] 吕彪,赵芸晨,陈叶,等.河西走廊盐土资源及生物改土效果[J].土壤通报,2001,32(4):149-150.

[5] 张永宏.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的脱盐效果[J].甘肃农业科技,2005(3):48-49.

[6] 阎顺国,朱兴运.碱茅草地土壤盐分动态及盐量平衡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1990,4(1):44-48.

[7] 朱兴运,沈禹颖,王锁民,等.盐渍化草地培育的理论基础[J].草业科学,1997,14(5):20-22.

[8] 魏忠平,邢兆凯,于雷,等.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种植牧草肥土效果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9(2):8-10.

作者简介:李巧生(1970-),男,浙江建德人,浙江省建德市土肥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土壤肥料技术推广。

通信作者:陆若辉(1973-),男,浙江慈溪人,浙江省土肥站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