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先学后教 有的放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先学后教 有的放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培养人才的小学基础教育,有必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预习中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这样不仅学习中有的放矢,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预习;指导

预习是学生在新授之前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对教材所作的自我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实验和经验证明: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正确认识预习作用,树立预习意识。

对于预习,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预习,强调预习,正是因为看到了预习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张若田同志提出了“预习、读和议、写和练”三步阅读教学步骤,把预习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步骤。可见,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去研读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的知识,就会竭力地运用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勾联和融汇就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一则有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乃至运用;二则有利于培养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而有效的预习,会收到如下几方面效果:

1.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进而执著追求。

2.自我的探索,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3.及早掌握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预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检查。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4.人人获得了练习机会,学习素质提高

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是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没有动脑。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又何来提高学习素质呢?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习的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了。

5.培养了阅读书籍兴趣,课外知识丰富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精心设计预习问题,提高预习效果。

围绕课文重点,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

1.预习问题忌“空”宜“实”,要有“可操作性”

预习要求是否明确、预习题是否方便学生展开自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学生预习的效果。布置预习作业,要将要求分解为若干小点或用若干小问题来呈现。

2.预习问题忌“大”宜“小”,要有“点拨性”

由于预习的内容是学生尚未学习的新知,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设计的问题不必“大”,要“小”,一大则思维难度也相应增大,不利于自学,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

3.预习作业忌“单一”宜“多样”,要有“差异性”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已有自学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预习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不宜一刀切,不宜单一。对于后进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能力,适当调整预习的要求,增加一些他们力所能解的问题,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切实使后进生预习时有事可做,而且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适当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三、教给预习方法,注意针对性和常规性。

要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关键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同样的道理,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要比空洞的要求好得多。因此,必须授给学生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

学生对语文课文的预习往往面临两种情况:

一是课文编者已经设计好了预习提示(有时教师还要补充一些),这些揭示针对课文的重点疑点,引导学生预习,有较强的点拨作用。学生只要按照这些提示与要求,一一思考完成即可。这是一种针对性的预习。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设计的预习题为:“发愤”是什么意思?他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这几个问题统领了文章的重点,如果学生通过预习弄通了这几个问题,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自如。 二是常规性的预习,即不管课文有没有预习提示,都应先按常规预习一次,它的目的在于初知内容,疏通文意。常规性预习虽然没有课文中的预习提示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却是落实课文预习提示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常规性的预习,文中的那些针对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哪些常规性预习的内容和步骤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摸索出如下一套常规预习方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①读,通读课文两遍;②标,标出每小节的小节号及段落层次;③划,划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及重点字、词、句;④评,结合自己的理解,选出一两处写上自己的评点;⑤问,提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通过以上几步的预习,一篇生课文也不再生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为了提高预习效果,还应教会学生做记录的方法以及使用常用的记录符号。比如:文中的生字连词可以用“____”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用“=”标明,并认真思索,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 ”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____?”,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养成预习习惯,形成自学能力。

预习能力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来掌握预习的方法,并获得一定的技能技巧。它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初学预习,宜放在课堂上进行,待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后,逐步放在课外进行。教师一定要落实要求,认真检查,以评估预习效果,通过检查校正预习中的错误,提高预习水平,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只有这样课内外结合,长期坚持,才能保证“预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过程中一个有效的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科学化。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学生也从中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