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术室针对感染性手术的防范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术室针对感染性手术的防范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手术室; 感染性手术;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31-01

作为服务于手术患者的一个特殊单元―手术室,既是外科系统进行诊疗的主要场所,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它不仅担负着对患者施行救治的任务,也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高度监控区。因此,针对各种感染因素,严格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和术后感染的主要环节。

感染手术主要指手术部位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直接暴露于感染区的手术,包括有急性感染灶、各空腔脏器破裂和穿孔及有严重污染伤口的手术。临床上将特殊感染手术大致分为一般化脓性手术、血源性传播疾病手术、呼吸道传播疾病手术以及特异性感染手术。由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引流液等对外环境及手术者均可造成污染,若处理不当,易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引发某一菌种所致疾病的暴发和流行。因此,实施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严格的消毒隔离,是保护病人诊疗安全和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的必行之举。

1 术前预防 首先,医生根据化验室结果在手术通知单上标明感染种类,手术室安排专人配合。选择特定的手术间,无条件的医院可安排在非感染手术之后进行。手术间的设置应利于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力求简单。门口悬挂隔离标志,严格限制手术人数。对于特异性感染的手术,应将手术间内暂不用的物品、仪器搬至室外,不易移动的物品加以覆盖,尽量备齐术中所需物品及器械,准备好手术后使用的消毒液,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 术中护理配合 术中房门关闭,减少走动,一般不安排人员参观。若是特异性感染患者,术中人员需穿一次性隔离衣,戴眼罩、口罩、鞋套。不得随意外出。必须外出时,应按术后处置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配备两名巡回护士,手术过程中临时需要的物品及器械,由室外巡回传递,进入室内的物品必须经相应处理后方可拿出。术中用过的敷料、引流液、冲洗液集中放置于无渗漏的袋或容器中,地面有血迹,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3 术后处理

3.1 人员处理 一般感染手术,手术人员脱去手术衣和手套即可外出,特异性感染手术结束后,脱去手术衣和手套后,必须用含氯消毒液泡手,更换清洁鞋后方能出手术间,并经沐浴,才能从事其它工作。

3.2 器械、布类、环境的处理 ①结核杆菌:在阴湿处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不耐热,60℃作用15分种或70℃作用3分钟即可杀灭,对紫外线敏感。由于结核杆菌细胞壁含大量脂类,对消毒剂抵抗力较强,故需使用高、中效消毒剂。②绿脓杆菌:5%的来苏及1:50的“84”液效果较好,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及敷料,可重复使用的布类,用双层包布包裹后送高压灭菌,方可拆洗。房间用5%的来苏或2%的戊二醛熏蒸,密闭6-12小时,空气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③性病:以淋病、尖锐湿疣常见,一般消毒剂即可灭活。对干燥和热敏感,但对冷抵抗力较强,75%的酒精效果较好。④艾滋病:对紫外线不敏感,离体后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均可将其灭活。对热敏感,术后器械可煮沸处理。⑤各类肝炎病毒:布类敷料单独打包,注明感染标识,送洗衣房处理,器械可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再清洗、打包送高压灭菌。⑥特异性感染:室内所有物品、墙壁、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房间熏蒸消毒后,密闭24-72小时,空气监测合格后投入使用。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及敷料,术后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包裹后,表明感染性质,送去焚烧。可重复使用的器械用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后,送高压灭菌,连续2次为宜。朊毒体感染的手术器械必须有1mol/L的NaOH或有效氯含量为1%的消毒液浸泡60分钟,再连同容器一并高压灭菌。引流液、冲洗液等污染体按1:5加入含氯消毒剂干粉搅拌后静置2-6小时弃去.病理组织立即用10%甲醛固定后送检,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在飞快转变,手术室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场所,医护人员必须树立严格的消毒隔离观念,并认真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