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4款手写平板电脑专题测试 笔尖争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4款手写平板电脑专题测试 笔尖争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便携性到底意味着什么?PC和智能终端厂商给出的答案截然不同。虽然现在Windows Phone 8、Windows RT等操作系统已经露面,微软也将越来越多的办公及企业应用集成在新产品中,但是移动终端的应用创建之路依旧遥远,因而它仍旧被排除在生产力(Productivity)工具之外。人机交互作为最困难的环节,各个厂商都从自身优势出发,推出了包括智能语音、虚拟键盘、触摸屏幕等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并且将手写笔功能早早引入平板电脑领域,但是大多仍难实现最自然、快捷的内容输入。

IT产品善于整合,在性能提升不再能成为卖点后,功能和应用模式的横向拓展需求开始加剧,在平板电脑上,手写笔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例子。不过本专题所涉及的4款产品,手写笔的使用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别。例如E人E本T6的笔是从第一代产品开始一脉相承下来的,触摸反而是新增加的功能,但三星的3款产品,无论是基于Android系统的两款产品,还是借Windows 8之势拓展的ATIV Smart PC,都是在触摸的基础上添加手写笔。出发点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手写笔在这些设备中的地位差别明显,在应用的集成度和体验的优化方向上也有所差异。

幕后英雄

对国人来说,对笔的依赖和偏好明显高于使用字符语言的西方人,特别是毛笔所能带来的意与境、刚与柔、稳与洒的差异,造就了书法这门艺术。因而在手写笔的定位上,源自中国本土的E人E本始终将“笔锋”所能呈现的真实感与艺术感,作为还原原笔迹的重中之重加以对待,而源自西方文化的传统手写笔,则更为强调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对笔迹的模仿,仅限于笔道的粗细。而对于笔画变化的仿真,特别是对笔划开始和结束的顿与锋,基本从未曾关注。

在电脑用的笔方面,最早的电阻触摸屏和如今流行的电容触摸屏都只有定位功能,而没有记录力量差异的压感功能,这让它们即使用笔输入也只能绘制出生硬等粗的笔道,再加上在光泽的玻璃面板上书写时的手感及摩擦力与纸面截然不同,纸面的艺术难以在电脑上呈现。

Wacom这家以无线无源电磁压感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厂商,其技术早就被PC业界大佬们所相中,多年前就成为Tablet PC唯一的手写解决方案。但是遗憾的是,其解决方案成本较高并且完全依赖电磁笔才能工作,再加上Tablet PC本身的产品市场接受度不高,所以Wacom长期以来并没有大红大紫。

笔之差异

然而,虽然电容触摸技术如日中天,但是随着屏幕分辨率/像素密度的提升,定位精度问题被再次摆上台面。而人们对笔的欲望从来没有消失过,各种作为附件存在的电容笔成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的热门附件,但是它们粗大的笔头仅比手指略细,控制屏幕操作尚可,而进行文字等高精度输入时则差强人意。此外,与压力及其反馈相关的触感不足以及环境影响等问题日趋棘手,都使电磁压感技术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虽然几年前Wacom就推出过电磁、电容双触摸的解决方案,但是面对iPad所引领的多点触摸大潮,其1点电磁+1或2点电容的复杂模式仍处于下风,采用此方案的戴尔Latitude XT、联想ThinkPad X220t等产品通常应用于高端商用领域。来自以色列的N-trig最早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多点双触摸技术DuoSense,实现了单传感器结构的4点电容+1点高优先级电磁的触摸功能。然而,作为折中的解决方案,DuoSense的电磁笔技术有所局限,首先是它需要电池驱动,这就意味着它的电磁笔难以做到与智能手机相匹配的外形尺寸,造型也受到限制,其次,这种手写笔各厂商间的通用性不佳,甚至往往设计为设备与笔一一对应,丢笔可谓灾难。第一代配备手写笔的平板电脑产品,如HTC Flyer和联想ThinkPad Tablet都使用了此技术。

如今,随着Wacom将电容触摸屏升级为10点感应,手写笔的电磁、压感、无线、无源等技术优势被再次展现出来,特别是由无源所带来的造型小巧和多变的优势,令上至平板电脑,下至智能手机都对它趋之若鹜,目前索尼(VAIO Duo 11)、联想ThinkPad(Tablet 2、X230t和X1 Helix)、三星(ATIV Smart PC及Galaxy Note系列)和华硕都采用了其最新版技术。

相较于其他厂商的半路出家,E人E本可谓是矢志不渝地采用Wacom的方案,从单电磁压感升级至今天的电磁压感+10点触摸,并且保持了Wacom笔身侧面按键与尾部橡皮擦的完整设计以及1 024级压感功能,而三星为了获得更细的笔杆以便插入平板电脑内部,取消了尾部功能,握笔的真实感也因变细而被大大削弱。

书之设计

手写笔的外观及功能设计,可谓是E人E本T6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虽说硬件技术都来自于Wacom,但是经过6代产品发展,T6令笔的书写感越来越真实,找回最原始笔的价值,而其他厂商则更倾向于让笔成为“手指书写”的功能延伸,让设备通过是否使用笔来理解使用者书写或是操作的意图。正是这一用笔目的的本质差异,让E人E本的产品明显有别于其他平板电脑。特别是在设计上,T6向自然用笔体验又走近了一步。

T6的整个外观设计较前代产品有了很大改变,但仍以提升书写感受为中心。首先其机身侧面被设计为书本侧面的纸张纹路,左右两侧的削薄处理提升了侧握的舒适度,特别是“Home”键被设计在机身左下角,恰好为“拿书”时左手拇指所处的位置,无论是单击回到主页还是长按截图都非常方便。其次,T6保持了一直以来的“书皮”设计,随着手写笔安放位置的调整,“书皮”的拆装从之前的松开卷轴上下的紧固挂钩,改为更方便按下底部按扣的设计,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T6最大的设计变化是调整了手写笔的安置方式。由于其笔直径较大,因而始终没有采用内置设计的方式,从而有效地将主机厚度控制在11.5mm、重量控制在500g的水平。在前几代产品的设计中,固定平板电脑主机的卷轴被特意加宽,并成为笔的安放槽,一同固定在“书皮”上,因而E人E本对“书皮”特别依赖,没有了它就没有了手写笔,甚至连对平板电脑进行操作都不能进行。而T6的手写笔笔挂被设计为特殊的“工字”造型,凸出的边缘刚好挂在主机右侧特别设计的凹槽中,笔和主机成为一体,既让用户能够更顺手地取下手写笔,又不破坏整机的外观设计,还让“书皮”的使用更随意。不过也正是这种笔在机身之外的设计,让T6没有了像三星Galaxy Note系列产品那样的取笔激活功能。但是瑕不掩瑜,简单的设计改进,令T6与使用者的亲和度大为提升。

应用为中心

功能强大的笔能用来做什么?不同的设计初衷,也决定了笔的表现差异。即便是使用功能更为强大的Windows 8平台,三星ATIV Smart PC 700T1C-A01的手写笔也只是触摸屏的辅助,手写笔的作用主要是能够在11.6英寸且高达1920×1080的分辨率下,精确地实现像素级定位,当然前提是用户要能够忍受这样的小字。在以像素为单位进行操控的传统Windows桌面上,手写笔化身为光标,结合笔身按键能够完全模拟鼠标的操作,而真正体现笔价值的地方,不过是支持手写识别的微软拼音输入法、几个装饰性的绘图应用和三星的Mini S Note应用,整体功能与Galaxy Note系列产品上的相近。

在Windows 8平台上,三星尚未集成更多的专为手写笔优化的应用和功能,而更多地使用了系统内置的相关手写应用。但是在Galaxy Note系列产品上,经过1年多的应用开发,手写应用已非常完善,在集成手写笔功能的S Note应用中,三星提供了多种文档模版,支持文字识别、图画甚至公式转换。从机身中拔出手写笔,无论是Note 10.1还是Note 2,都会发出提示并自动开启手写应用标签/切换主应用按钮,这些应用中最明显的当属S Note。Note 2甚至能结合笔的特性实现悬浮预览等人性化功能,随着应用开发的丰富,随后推出的Note 2在功能及易用性上明显更加出色。

如果说三星的手写笔及其应用是锦上添花,那么T6的应用就是量身定制,特别是在笔的特性上。T6经过特别处理的笔尖和屏幕覆层可产生更接近于在纸张上书写的摩擦阻尼感,屏幕贴上专用保护膜后感觉会更明显。这还不是最重要的,T6的手写笔压感的设计和优化十分出色,在其集成的主要应用软件中,都能实现笔画随力度大小产生粗细变化的笔锋效果。E人E本定制的办公软件在T6上得到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以手写办公和手写Office等应用方面。与S Note以模版为中心的手写应用相比,T6的应用以文字为中心,并特别强调“原笔迹”特性。除了电磁压感笔带来的真实笔迹效果外,该机的原笔迹更增添了一份“原始保留”的含义。其手写办公系统被分为记事本、文稿、手绘和网摘等4个模块,记事本提供了多种文档模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由原笔迹和直接文字识别混合而成的全屏书写功能,涂涂画画与文字记录之间的切换仅需一次点选;文稿功能更是充分发挥了原笔迹的特性,用户手写连续输入整页文字,系统将一次性实现整体识别,并且保留原笔迹、逐行校对信息和识别后的文字,用户可随时在3种模式间切换和修改,实现大量文字的手写输入功能;手绘功能提供了更丰富的“笔触”和“色彩”,电磁压感笔的优越性突显;网摘功能集截图、链接和全屏手写功能于一身,无论是配合截图进行快捷操作还是使用浏览器、邮件系统的网摘功能都十分方便。

手写笔与T6结合所创造的丰富内容还可以轻松备份,在该机上已经整合了阿里云为它所定制的云同步功能,这些内容瞬间就会出现在PC上,无论是修改还是浏览都非常方便。

创新模式

在笔的帮助下,智能终端产品的易用性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可以平衡相对小尺寸的屏幕与高精度的互动需求。然而工具有了,技术完备了,如何发挥其对用户的最大价值才是真正考察厂商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