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迁徙成为常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迁徙成为常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将人类历史上的民族做一个大的分类,可以有两个: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

游牧民族最显著特征是游牧和迁徙。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而在中国,长久来的农业文明造就了“安土重迁”思想,恰如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所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再加上历代政府用国家制度加以约束和强化,终于使“安土重迁”的文化心理积淀在整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中。因此,对中国农民来说,只要能耕种出保障生存的食物,就不会迁移的,只有遇上天灾人祸等非常状态使耕作不能兴,食物极度匮乏,才会被迫迁徙。

如果说“安土重迁”是一种民族情感,那么“树挪死,人挪活”则是民间智慧。《论语》里说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那个“方”是家的方向,是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是文化的根底。只要有方,四海又何妨?

迁徙,让我们懂得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懂得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懂得了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懂得了听到乡音的感动;更懂得了月满中秋时团圆的意义迁徙,让我们看到更多的风俗和人情,尝遍了各地佳肴和美味,结识天涯海角的朋友。

到了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都市使迁徙成为一种常态,我们更应懂得古人在迁徙中总结出的调和之理。《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用“和”来概括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天地才得以正,万物才得以育。

古老的文明和智慧指引着我们迁徙后生存的方向:冲突之后必然走向融合,更好地适应新的栖居地,必定能达到身心灵和谐统一的健康状态。

而诞生了“迁徙”又承载着迁徙之变的母体,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饮食;于是,走过长长的迁徙之路和历史变迁,听过一家家、一代代迁徙的故事后,我们又回到了“饮食”的原点。

把对故乡的情感记忆融合在生活的“味”中,融合在一天天的饭食中,把对新土地的适应和发现融汇在生活中,一种集合了个人传统口味、与迁徙地食材气候相适应的食物,一种融合了两地甚至几地饮食风俗习惯的健康饮食文化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