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协作发展区域经济 推进哈尔滨发展新战略实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协作发展区域经济 推进哈尔滨发展新战略实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哈尔滨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实践活动,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超越,实现“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目标的关键一年,能否统筹区域发展、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区域合作、合理高效地配置资源空间、最大限度地放大优势,关系到全市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整体成效。要围绕全市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对各区域发展格局进行深化和细化,协调联动,进一步凸显各区域比较优势,以区域经济大发展,带动全市经济超越发展。

一、要树立发展区域经济意识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突出表现为资本自由化、生产一体化、贸易国际化,在资源相对有限、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区域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比较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全国来看,已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经济圈;从全省来看,规划建设了“经济区”;从我市来看,市委提出了“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大到全国,小到地方,区域化发展格局越来越清晰。我市地域相对广阔,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加强区域合作,能有效地解决区域行政壁垒、恶性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区域环境污染等难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不断强化区域合作意识,围绕市委新战略,把加强区、县(市)、场(林、矿)等之间的合作共建作为一项课题,认真加以研究,进而拓展和延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共建成果,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把市委的战略部署更好地落到实处。

二、要细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是区域空间规划体系的龙头,具有战略性、统筹性、指导性等特点。总体看,我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非常明晰,尤其是各区县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但是各区县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属地化的,单纯地就本地的发展进行规划,很少涉及与其他区、县(市)、场(林、矿)等的共同发展规划,甚至在地缘上相邻的区、县(市)、场(林、矿)之间都没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意向,竞相发展的势头很猛,合作的意愿不足,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多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欠缺联系和沟通,鲜有把“蛋糕”做大的合作愿景。鉴于此,各地应围绕市委“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的束缚,真正体现区域资源配置、重大基础设施、城镇体系框架、土地利用方向、产业发展布局、重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在全市范围内或相邻区、县(市)、场(林、矿)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建共享程度。

三、要合作发展区域产业

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必然存在各种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市场分割、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等现象不可避免,严重阻碍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就一个地方而言,资源、资金和产业规模毕竟有限,无论是谋划大项目,还是吸引资金都会有瓶颈制约,如果联合起来发展产业,就可能谋划更多的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2009年开始,市政协、市政府大项目办会同市民建、市九三学社,就开发建设蚂蚁河、拉林河(“两河流域”)国家级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了该项目。据了解,“两河流域”位于世界上仅有的3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涵盖双城、五常、尚志、延寿和方正5个县(市),现有农业人口206.2万,占全市农业人口40%以上;现有耕地1 102.5万亩,占全市耕地4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市的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县域经济总量的47%左右。专家设计“两河流域”开发建设周期为6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在“两河流域”可形成年产100万亩有机稻米、1万头有机猪、8万吨有机奶、1万头有机肉牛、多种系列有机山特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可实现总收入45.8亿元。一旦有了类似这样的区域产业,就可以考虑跨区联合建设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培育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产品区域品牌,共商共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获得规模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惠及民生。

四、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要根据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加快“十二五”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路网、水网、电网、环卫、防洪减灾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公交、市场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建设规划。尤其是各区县结合地带,规划建设容易出现盲区盲点,存在“最后一公里”现象。要加强对事关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论证,以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小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为例,蚂蚁河发源于长白山张广才岭地区,流经尚志市、延寿县、方正县,干流全长341公里。目前看,这样一条为一市两县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河流,缺少全流域性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特别是没有较为大型的水利控制性工程,丰水期不能有效蓄水,枯水期断流,这一流域上百万土地的灌溉经常靠抽取地下水,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还直接导致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同时,蚂蚁河流域的绿化、环保等生态建设也应纳入整个区域发展规划,把这条命脉之河建成生态之河、景观之河,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作者系延寿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