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称呼演变与尊贵的递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称呼演变与尊贵的递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称呼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每个人都离不开他。它的变迁反映一个社会思想文化变迁,记录了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演变轨迹。对称呼演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文化传统、了解国民心态变化轨迹,把握社会风貌变化情况。文章以称呼为切入点,对称呼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期望能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称呼文化的了解与关注。

【关键词】称呼;社会发展;血缘关系;尊敬意味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23-03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称呼的演变,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人社会观念,礼制思想的变化。

对古今的称呼的演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于研究中国国民心态和社会现状有着相当重要的启示。

一、称呼的演变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

称呼是意识层面的东西,它的演变虽然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从根本来说,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而社会地位的变化则最终由其经济地位和社会阶级阶层变化。从这一个层面上来看,称呼与称呼所指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变化,称呼所指的对象群体的随社会发展而逐渐扩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处于社会群体中的人都在不断追求自身地位和财富的扩大。人们对某些稀有的、珍贵的、地位高的东西,有着本能的向往。当他们的物质地位得到提高以后,必然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特别是代表着社会地位和名声的称呼的提高。同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最初处于贵族阶层的利益集团本身也会逐渐的发展壮大,一方面是子嗣的繁衍增多,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要求上层统治者不断地吸收先进的、逐渐强大的其它阶层力量来充实统治基础(否则,阶级冲突剧烈,社会发生变革),这样贵族阶层扩大,称呼也就开始逐渐扩大。这两个原因直接促使了原本只用于少数人的、代表着尊贵地位的称呼开始逐渐的扩大、泛化。而与此同时,这个逐渐被泛化扩大的称呼的能指意义也随之逐渐扩大,从词语的意义上来说是词的义项逐渐扩大增多、而从词语本身所代表的尊贵程度来说,却是大大地降低了。因此,称呼语的能指扩大直接带来了所指尊贵地位的递减

例如“公”这个称呼语的变化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公,从词语的语源语义上来看,是与私相对,《说文解字》:“公,平分也。”就是把东西平均分配叫做“公”。另《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即“厶(古私字)”是象自己顾自己的形状,而“公”是和“厶”相反的。公,从八从厶,“八”表示相反相背的意思。故此,公的最初意义就是不偏私顾自己,把东西平分给大家的意思。

另外,在中国古代,部族社会时期,通常部族的主持人大多是年老睿智的老人,部族的物品分配大多由这些睿智的老人来公平的进行分配。因此,分配物品的老人也逐渐被视为公平的象征,所以,我们把老人也称之为公。

西周时期,分封制开始建立,古代爵位分为为公、侯、伯、子、男五爵,公为爵位之首。因初部族初期,掌握族中权利者多为老者,长老即公,国家形成以后,位至高位者亦多为老者,故将天子一下爵位最高者称之为“公”。爵位一旦确立,就具有明显地排它性,国家禁止其他人称“公”。西周到战国以前,老者一般不称公,多称丈人,如《论语》中“子路遇荷蓧丈人”即是如此。

此时,公是严肃的爵位级别,不可私自乱称。公子,春秋时公子即为公爵之子的意思,是不能乱称的,公子一词的扩张,首先是出现在春秋时的晋国,晋国曾经有过独特的公族培养制度。晋国在大乱以后公族凋零,把各家族次子庶子也纳入到培养之中,后来晋国逐渐把有资格进入公族的家族男丁也称呼为公子,但这也是意味着公族身份的法律效应成立,但此时并未使之成为泛称。后来到了汉代以后,公子称呼才逐渐用于称呼大臣之子。这源于分封制的崩溃,在后来的中央集权郡县制治理模式下,三公九卿地位略等于公,故其大臣之子亦称为公子。三公九卿之中人员并非一成不变,故去位后,称呼也多有保留,由是,公子之称逐渐泛滥开来。唐以后,将读书人亦多以公子相称,因科举制度使读书人拥有了改变身份的地位的可能,故此多以公子称呼年轻的书生以示尊重之意。“公”这一称呼逐渐扩大,也是从唐代才逐渐泛化的,这一时期的文人开始把自己尊重的人也开始称为“公”。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公主这一称呼,公主的本义是来自于古代的礼制。国君嫁女,不能自己主持婚礼,因此由年高德劭的公爵来主持,故称“公主”。

二、中国的称呼体现了中国的礼制制度、宗法制度与严整的血缘体系社会结构变化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专制社会。西周时期,周王室确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制度体系,建立了严整的社会阶层结构体系。其核心思想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组建社会统治体系。

祖父、祖,《说文解字》:祖,始庙也。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祖师一个形声字。从示,且(ju)。且字“声兼义”,“且”的意思是神主牌(《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且,古音俎。所以承藉造物者。认为是敬呈给神祗祖先的托盘,太过牵强)。中国人敬奉祖先,而且中国人的神祗最初也大抵都是祖先的神灵。中国人认为天地有灵,人是天地神灵之子(神话开天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传说就是明证),故此,最初人身是合而为一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以血缘体系为纽带源流的信仰体系。反映在称呼里就体现在中国人称呼的区分严密中。

整个称呼体系是非常的严密的,年纪的大小、辈分的区别、血缘嫡庶、排行的顺序都作了严格的区分。

许多古代的称呼大多以血缘辈分的尊长称呼来敬称别人,这充分反映了国人的以血缘为尊的观念。比如,为表示对人的尊敬,古代常叫别人“爷”,爷是来自于血缘称谓。明代的小说里为表示尊敬,经常称呼人“爷爷”。称呼岳飞为岳爷爷,称呼朱元璋为圣祖爷或者洪武爷。另外,古代家仆称主人为老爷,平民称呼有地位的人也叫老爷,称呼县令为县太爷,这些都是血缘为尊观念的反映。

三、称呼中蕴含典故与文化因素

1 出自于典籍。如“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2 出自于职官。有些称呼原本是官职,后来逐渐演变为比较广泛的称呼。如“员外”,本是员外郎的简称。南北朝简称员外散骑侍郎为员外郎,是较高贵的近侍官。隋代始于六部郎中之下设员外郎,以为郎中之助理,由此延至清代不变。唐代把它列在六品,明清时期则升为从五品。大诗人杜甫就曾经担任过工部员外郎,故此又称杜工部。随着时间推移和官制改革,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了一起,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这实际上也反映了社会变革中,在经济上取得一定优势地位的人必然会进而谋求政治地位的变化的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官制的变化。

3 出自于对个人的尊称。如:夫子,《始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起先孔子的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意思是避讳,不敢直接称呼他,而称他为“这个人”。后来夫子逐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

4 出自于典故轶事。如岳父、岳母称呼的由来。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天地山川,晋封公侯百官,史称“封禅”。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禅”泰山,中书令张说做“封禅使”。张把女婿郑镒由九品一下提成五品。后来玄宗问起郑镒的升迁事,郑镒支支吾吾,无言以对。在旁边的黄幡绰讥笑他:“此乃泰山之力也。”玄宗才知张说徇私,很不高兴,不久把郑镒降回原九品。后来,人们知道此事,就把妻父称“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为“岳父”,同时,又把妻母称为“岳母”。

5 出自于古代礼制。如先考、先妣,《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后以“先考”称亡父,以“先妣”称亡母。

6 出自于习俗。如“丈夫”的由来。丈夫在古代并非指女子的配偶。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那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称为丈夫,这是一种古时礼仪。另外,古代把身长八尺的魁梧男子称作丈夫。在春秋战国之交,“丈夫”的词义扩大了,不仅指成年的男子,而且还指男性的小孩,甚至男婴。

7 出自于爵位、官品等社会尊位称呼。如相公,相公本来是丞相的尊称。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日相公。”后来逐渐扩大,也开始由来指秀才书生之类的士子。《通俗编·仕进》:“今凡衣冠中人,皆僭称相公,或亦缀以行次,曰大相公、二相公。”到了元代,逐渐也用作妻子对丈夫的敬称。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梁鸿云:‘夫人请穿上者。’正旦云:‘相公,我不敢穿。’”清代末期流行男妓,称男妓为相公。自此以后,相公这个称呼被糟蹋无疑,逐渐消失。现在只用在麻将桌子上还能听到这一称呼,指因少了一只牌而没变法和牌的情况。

四、制度的变化与礼制的崩坏

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以后,原本只是少数人才能使用的称呼逐渐开始扩散,不再局限与指代少数人。比如:王,本来指的是天子,或者具有王爵的人。但后来开始指一个行业里具有重要地位的人。车王、球王、棋王等,甚至于连买火腿肠的也叫“王中王”——广告双汇“王中王”火腿肠。再如“帝”用同样如此,皇帝——影帝、闪帝。

这是源自于原本严苛的礼制迅速崩溃,不少称呼逐渐扩散。

五、恭维与隐语的产生直接降低了称呼语所指的尊敬意味

称呼的演变体现了一个尊称逐渐降低的过程。最初可能是极其尊贵的称呼渐渐开始变成普通人的称呼、甚至可能变成蔑称、不好的称呼。

上面讲到的相公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由丞相到士子到丈夫到男妓,是一个逐渐降低的过程。再如上面提到的公主也是一例,现在变成了夜总会、KTV等娱乐场所坐台的小姐的称呼。

隐义的增加,尊贵的递减多来自于恭维本身使得原初语义的作用递减。比如:公主——酒吧舞厅的公主;小姐——舞厅娱乐场所的小姐;同志——共同好的同性。最近,老师一词也开始被人调侃,一方面固然有师德沦丧的问题,另外,这一称呼的泛化也难辞其咎。“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唐·韩愈《施先生墓铭》“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生,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吊。”可见老师之意本指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

现在已经扩散为逮谁叫谁老师的程度了。本来称呼的变化反映了一个时代价值观的变化,以老师称呼别人本意是为了表示尊重,意味着您可以做我的老师的意思。但是称呼泛滥以后,直接的问题就是承担这一称呼的人群增多,也就使得这一人群的素质更加良莠不齐,进而直接影响并降低了其值得尊重的价值和可能性。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笑话,不少同事也以此相嘲。话说孙悟空西游回来,有记者前来采访:

记者寒冰:孙悟空老师,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

悟空:千万不要称老师!“老师”这个称谓曾经很神圣,但现在见嫖客都叫“老师”,您还是换个称谓吧,就叫我“大圣”好了。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诸如:同志、小姐、老师、老板、美女、帅哥、靓女等等。

人们追求名声和地位都具有趋同向上的心理,中国人客套恭维的社会交际模式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尊称所指对象的扩大。词语的所指和能指开始不断的发生变化,尊称的意味也就逐渐变得越来越淡,进而变成了隐语、蔑称。

六、现代称呼的现状与趋向

1 追求雅化与追求俗化倾向的统一。由于现代教育的昌明,知识分子逐渐增多,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追求生活的品味和称呼的文雅化。这几年,某些原本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称呼重新出现并增多起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称呼“先生”的大多是港台地区使用得最多,现在,内地意境广泛地使用了这一称呼。与此同时,土俗称呼也逐渐开始兴起,并有日渐扩大的趋势。民族文化的兴盛使得许多原本只通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开始扩大。

2 称呼的多样化趋势。受媒体和传播通讯事业发达的影响,如今的称呼更为多样化,变化更加快捷。网上腻称逐渐流行起来,如:在下、孤、偶、私、俺:都是“我”的意思。出于打字便捷化的需要,也出现使用字母代替的情况,如:MM:“妹妹”或“美眉”全拼的缩写,GG:“哥哥”全拼的缩写。另外,故意讹变也成为一种流行元素,如“同学”讹变为“童鞋”,“版主”讹变为“斑竹”“斑猪”。

3 追求个性化与注重赞扬。现代人逐渐开始使用一些相当亲密的称呼方式,原本中国不太使用的腻称也开始大行其道,如称呼腻友“亲爱的”,称呼年轻女性“美女”,称呼年轻男子“帅哥”。社会称呼方面也开始逐渐抛弃了原来使用得最多的“同志”,转而使用“师傅”“先生”“大姐”“妹子”之类的称呼。其中,大姐、妹子、兄弟、大哥这一类称呼成为了大众称呼陌生人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