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个难题,文章基于商业银行视角,从小微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及融资现状入手,对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深刻剖析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举措,即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实行专业经营,前台抓营销、做产品制度保障、后台进行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针对小微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对小微企业客户经理实行激励约束;银行要转变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防控思路,以“售后服务”代替“贷后管理”。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 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筹资难、筹资少、融资贵、风险大等问题,使得小微企业在生存和发展时缺少强大的助力,这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小微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

(一)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

小微企业是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和企业人数相对较小的小型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目前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完成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名副其实地占据全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

1.区域差异大,集群化趋势明显。小微企业主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经营惯例等形成地方特色,并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以陕西为例,陕北地区依托当地的煤炭资源形成煤化工集群,关中地区特别是西安地区依托当地高校、科研单位众多的优势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陕南地区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形成现代中药加工集群。

2.行业分布广,产业链进程加快。小微企业经营灵活,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大部分行业,且大部分依附于大中型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并逐步发展成为贯穿整个产业上、中、下游的产业链。

3.管理不健全,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小微企业大部分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运营模式单一,财务与管理不健全,全国90%以上的小微企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小微企业微乎其微。

4.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经济实力较弱,遇到外部环境变化时,经营状况容易恶化,抗风险能力较弱,但其经营灵活,成长性好,规模增速较快。

(二)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就融资而言,尽管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贷款却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80%,而大量的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60%,其贷款却占不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20%。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0年10月份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调研显示,有63%的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在有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中,75%的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在100万元以下。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是:企业内部融资比例在融资结构中偏大,有71.81%的小微企业将内部积累作为主要资金来源,通过银行贷款获得所需资金的仅占11.41%。

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性,对整个产业链具有补充性,前景具有广阔性,融资需求具有多元性及“额小、面广、期短”的个体性。

2008年,银监会明确提出“两个不低于”的监管要求,即: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推进大中型银行加强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提出了单列信贷规模、单独配置资源、单独信贷评审、单独进行独立会计核算的“四单原则”,逐步形成了以“六项机制”为基础,以“四单原则”为保障,以“两个不低于”为目标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二、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1.支持体系不断完善。据中国银监会数据,2011年末,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长率1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万多亿元,增长25%,高出平均贷款增长10个点,反映出商业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取得了成果。

目前,各银行纷纷成立专门的微贷中心,建立独立的信贷体系,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从全国性金融机构来看,2008年建行陕西省分行率先在西北地区同业中成立了第一家小企业专营机构——西安小企业经营中心,三年多来建行陕西分行累计支持省内小微企业客户1 200多家,累计投放信贷资金约180亿元,贷款余额从2008年的5.2亿元增长至目前的80多亿元;民生银行西安分行中小企业金融部经营管理500万元以上的贷款,零售银行部下设的“小微企业团队”负责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从地方金融机构来看,西安银行有三个部门负责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一是公司金融业务部下设小企业金融业务部,负责信贷产品的设计和营销、小企业经理团队的管理和考核、小企业金融业务的规划和指导;二是在信贷管理部下设小企业贷款审批中心,负责对超过支行授权的小企业贷款进行审批;三是在客户经理部设立小企业客户经理,负责小企业贷款的营销和管理。

2.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1年末,陕西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 356.78亿元,较年初增加487.58亿元,增长26.09%,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7.08个百分点,增量与上年持平;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不良率低于0.5%。全年投放2 020.53亿元,连续三年完成“两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各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1年陕西省工农建中四大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05.53亿元、38.36亿元、71.75亿元和20.61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75.40%、22.5%、23.42%和35.25%,尤以工商银行增幅最大,在四大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总额中占44.67%,农业银行占16.24%、建设银行占30.37%、中国银行占8.72%。

3.支持产品不断丰富。除传统的金融产品外,各家商业银行都相继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专属金融产品。

(1)服务对象细化,具有针对性。目前很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区域特点等制定专门的服务产品。如,为全面支持陕西省小微企业的发展,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在2011年初开发了为科技型小企业的“科易贷”产品,专项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针对陕西省近年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文化类小企业,建行还为其量身定制了“文保通”产品,在不到七个工作日的时间内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2)简化办理流程。各行专门成立了负责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部门或中心,按照“信贷工厂模式”,大大缩短了业务运作流程,明确了各环节办理时限,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如工商银行的“订单贷”业务,订单一签好就能向银行申请贷款,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每年投放小微企业贷款超过300亿元,近三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幅超过100%。

(3)采取形式多样的担保方式。小微企业融资难就在于“担保难”。对此,各行在担保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方面扩大担保范围;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促进银行与担保公司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规定普通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二八开;政策性专业银行与担保公司三七开。

(二)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由于小微企业贷款工作量大,与大额贷款比较,成本要高得多,且风险大,目前银行业普遍高度重视大客户和大项目,存在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思想。

2.运行机制有待加强。银行业没有真正落实“六项机制”和“四单原则”要求,仍然停留在应付监管层面,没有发挥小企业专营机构特有的功能。

3.营销管理有待提高。一方面对小微企业贷款营销不主动、不积极,畏难情绪较大,惜贷思想严重;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精准的市场分析,在客户选择上把握不准确,导致小微企业贷款出现不良。

4.激励考核有待提高。当前尚未建立权责利对称的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激励考核机制,工作业绩与劳动报酬未能挂钩,进而导致客户经理办理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三、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一)银行对小微企业实行专业经营

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形成经营合力,打造一套“前台抓营销,做产品制度保障,后台进行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的业务管理模式,按照“四单管理”和“六项机制”的要求,有效配置资源,加快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积极推广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一站式”审批模式,实现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工厂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三化管理”。

(二)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产品要创新

根据小微企业的发展生命周期,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提供适应性金融产品。针对工业生产型小微企业重点推出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质押贷款、园区厂房按揭贷款、股东联保信用贷款等业务品种,使其技术、厂房和股东信用等都能够转化为资金,投入到企业生产建设中;针对商贸流通型小微企业,重点推出商票融资、保理、应收账款池融资业务,同时,还可与第三方联合,以企业的原材料、存货、半成品等作为抵押物进行保兑仓单质押融资;针对中小外贸企业,积极开办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国内信用证等贸易融资类产品,不断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针对涉农类小微企业,开展保险贷款、林权、宅基地抵押贷款以及“农户+村长+党员村民”联保贷款组合产品。

(三)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扶优限劣

银行要切实提高信贷支持的质量。一是有扶有控,提高市场性。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努力满足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同时严禁介入产能落后、高污染、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小微企业。二是整合资源,提高适应性。整合外部资源,借助中介机构拓宽客户融资渠道,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担保公司、租赁公司、行业协会以及小微企业围绕的核心大型企业等多方机构的合作,弥补营销渠道单一、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服务产品的市场适应性。三是营销细化,提高针对性。细分市场,实施多元化的针对性营销模式。依托产业集群,通过“商圈战略”和“行业战略”,探索“一圈一策”、“一业一策”的授信模式,通过批量营销、批量授信、批量处理的方式,形成“零售业务”批发做的营销模式。

(四)对小微企业客户经理实行激励约束

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公平合理、操作简单的激励考核办法,突出对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的正向激励,使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的收入水平、职级晋升等个人利益与其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在考核实施方面,加大力度,拉大差距,充分调动客户经理办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银行严控信贷风险

严格落实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加强贷后管理,密切关注企业资金流向,严防信贷资金被挪用于民间借贷、炒股、炒楼等高危行为,客户经理在贷前调查环节必须通过系统查询相关客户的违约记录情况,并在调查资料中真实反映,从而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同时完善重大风险报告制度,按月对分支机构、相关部室通报公司客户违约情况、不良贷款记录情况,加强银企信息沟通,强化风险排查,化解风险信号。在风险监管方面,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目标,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积极探索小微企业信贷工作尽职免责制,切实解除客户经理的后顾之忧。在贷后管理中,将小微企业的综合服务纳入到贷后管理中来,以“售后服务”代替“贷后管理”,进而构建以客户价值贡献度为基准的售后服务模式,实现贷后管理与综合服务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健聪.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2011(9):53-55.

[2] 姜重安.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和探析[J].金融经济,2012(9):139-141.

[3] 王文烈.中型银行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模式研究[J].浙江金融,2010(6):22-23.

[4] 李志强.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信息化对策[J].当代财经,2012(1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