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成本融资进入实体经济需制度保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成本融资进入实体经济需制度保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当前的金融体制下,低成本融资能否进入实体经济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我国需要建立起一种健全的制度保证。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前提,是中央政府对其作出严格界定,建立起化解弱势行业及企业融资困难保障机制,并制定严格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法律制度。

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几个基本条件:首先应明确界定实体经济是什么;二是必须保证金融体系有效运作;三是不同融资工具之间必须具有替代效应;四是采取市场化方式而不是政府主导。

一般来说,实体经济是相对于金融经济或虚拟经济而言的,因此,商品与资本两者的定价基础、定价方式、供求关系及市场运作方式上都存在严格的区分。而住房及一些既有消费属性又具有投资属性或炫耀性属性的地位性商品,其界限就相对模糊,如果没有清楚的界定及用相应的政策来限制,这些商品就会转化为投资性产品而非实体商品。

从2008年至2012年,我国银行信贷增长高达35万亿元以上,社会融资总额达63万亿元以上,是1998年至2002年期间信用增长量的10倍。这4年的融资成本很低,但这些低成本资金基本上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各种资产,其中以投资为主导的住房市场是最为典型。

当金融市场过度信用扩张把住房价格推高后,住房市场迅速转化成以投资炒作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市场。在这样的市场内,融资成本越低,利用金融市场杠杆进行炒作的人就越多,资产价格飙升也越快。这不仅使得国内金融体系积聚了巨大的潜在风险,也使得实体经济无从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第二方面,要促使低成本融资流入实体经济还需要有效的市场机制。如果金融市场没有形成与金融资源相匹配的价格制度,那么,融资成本再低也无法流入实体经济,更不要说用低成本的融资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国内金融市场政府管制过多,价格严重扭曲,致使民间信贷活跃、高利贷盛行、炒钱之风狂烈、银行理财产品突飞猛进、信托贷款剧增、影子银行风险巨大等问题相继地出现。尽管政府采取管制方式不让更多资本流入房地产市场,但房地产业却能通过各种委托贷款公司、信托公司、海外贷款机构、银行个人理财委托贷款等工具筹集到大量资金。这种现象不仅在于资本具有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本性,更在于政府管制主导下的国内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用隐性担保。国有大型企业从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拿去放高利贷并非仅是个案。

第三,就当前国内的融资情况来说,融资市场格局及融资工具早已发生了较大变化。2003年前,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占比达90%以上),因此,银行融资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低,特别是利率还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不过,随着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工具是可相互代替及多元化的。

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银行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企业接收的无论是来自银行信贷市场融资还是来自其他市场融资(信托、债市及股市等),其成本高低并非通过政府的政策手段实现,而更多取决于企业本身素质、权威性、更高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及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国内企业股权融资的成本较低,所以企业都渴望进入资本市场。而对银行信贷融资而言,在中国金融业半开放及融资多元化的条件下,希望通过货币政策来降低融资成本并促使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2012年上半年央行连续下降利率,但贷款加权利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商业银行利率也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多。在政府对信贷严格管制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是规模竞争,而利率半开放恰好为商业银行上升利率提供了机会。

既然企业融资成本高低更多的是来自市场因素,那政府当前最要紧的工作就该是推进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特殊的优惠政策来保证弱势行业或企业能解决其金融约束的问题,而不是以行政干预的方式来降低利率。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过度强调降低融资成本,容易让高风险企业及项目把其风险转移到银行体系。金融体系或银行体系潜在风险增加,不仅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还会造成虚拟经济的繁荣,而虚拟经济繁荣将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