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石一世界 一艺一孤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石一世界 一艺一孤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郑道全,1976年生,浙江温州泰顺人,中国民盟盟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现任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在人类尚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时,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中,唱主角的是世代相传的手艺人。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延续上千年,石雕艺术即如此。坐落于浙江省瓯江水系旁的“石雕之乡”青田县,拥有大自然馈赠的得天独厚的青田石资源,而这里6000多年传承不衰的雕刻技艺和人才辈出的雕刻大师,才真正孕育了根深叶茂的雕刻文化。

“雕刻之乡”的石雕缘

凡是好的艺术,打动你的一定是非同寻常的感受和记忆。今年38岁的郑道全出生在浙江省最南端的泰顺县,距离石雕之乡青田县仅有200多公里,从小耳濡目染石雕艺术的他,高中便开启了学艺之路。19岁那年跟随堂哥在青田石雕发祥地――山口镇学艺,机缘巧合,在频繁的书信来往中,结识了当地一名邮递员,在他的介绍下,几经周折拜浙江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陈小甫为师。

15年前的一个夜晚,在青田县坭湾,手持《红楼梦》书卷的郑道全静静地打发着临睡前的静谧时光,在一段“十二金钗”故事里停留片刻,忽见他起身从墙角翻起一块形状修长、棕紫色带有青白冻的龙蛋石,伏案在毛料上勾画起来。这块石料正是折磨他几夜难以入睡的心爱至宝。几年前,他以高价从石商那里购得后,由于没有好的构思,一直对此料“按兵不动”。这一晚,“十二金钗”中薛宝琴冬日里身披凫靥裘踏雪的场景,瞬间让郑道全想到这块得来已久的美石幻化的意境。深思过后,他决定将石料的自然轮廓保持不变,采用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保留石料棕紫色外皮进行创作。随后一段日子,没人见到他的身影,再见他时,一件《宝琴赏雪》雕刻摆件呈现在众人面前。也正是这件作品的面世,带他走出了青田。

15年后的今天,在北京,郑道全手抚《宝琴赏雪》,坐下来与记者品茗分享这段艺术人生,叙述中语气平和,笑容可掬。眼前的“宝琴”身着凫靥裘,貌美冠群芳,傲雪难掩其骄;毛料外皮上的星星点点,恰作天上飘下的雪花,落在身上,自然天成。如此曼妙的意境,让记者不得不好奇起这位雕刻者的从艺生涯……

“当初学雕刻的想法很简单:掌握一门手艺,能干一辈子的活。”最单纯的想法最容易坚持,最简单的坚持也最容易成功,这一点,在郑道全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就是这种单纯的想法,支撑了他的整个少年时光。在那个本该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他却左手石料、右手刻刀,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雕刻之路。

回忆起那段被理想和冲动包围的岁月,郑道全为之神往:“第一次被人引荐给陈小甫老师时是在他的雕刻室里,看到那些梦寐以求想要学习的雕刻题材,以及从未见过的石料让我痴迷得不能自拔。”

那些充满创意、文化意蕴的石雕作品,让当时的郑道全精神为之一振:原来石雕也可以成为流传石坛的艺术精品,为人类的艺术品宝库增添瑰宝。

对于国人来说“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便是艺术家在艺术表现方式中的一个基本要点。一件优秀的石雕作品必须让石雕艺人达到一种“心手合一”的境界。

静听石语,妙造自然

在青田县,郑道全一扎根便是8年。最初的时候,由于没有读懂石料,不懂得应对不同石种,他也交过很多学费。一次,郑道全花了200元买了一块俗称“白料钉”的石头用来雕刻,雕了一个月后,才发现这种材质硬度并不均匀,不仅花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还把新买的雕刻机雕坏了,不计工资、石料加工具的1000多元成本,出手时却只拿到区区180元。从那以后,他下决心全方位掌握石料特性,将生活费一半用来买各种石料和买书。所有的艺术都来自心性,他用心品读石头、感受石头,油然生发出对石头浑然天成的构思来。

郑道全领悟到,古往今来,石雕艺术靠的不是主观意向,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审形度势,因材施艺,与石交流,进而把雕刻家的思想情感、人文理念与天作灵石完美结合。如若掌握其纹理,利用其色变,逼真地表现其塑造之美,既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更要有入石三分的眼力,充分掌握俏色石的内在肌理走向和形状变化,才能恰到好处地随色赋形。

用“灵性、悟性、知性、感性、恒性”来形容眼前这位石雕艺术家再合适不过。在郑道全的“石景轩”雕刻馆里,环抱你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色石料雕成的艺术品。它们产自福建、四川、北京、辽宁、浙江……如今,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就可以辗转游遍这些城市,但从亲自研究、采集、雕刻到展出,郑道全历经了20个年头。

在中国,石雕界的奇才众多,而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郑道全能斩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的殊荣,实属不易。面对记者对此的追问,他笑而不语,淡淡地说出:“我只想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的确,艺术本来就不需要太多的阐释,也不需要因为意义的解读而造成作品与观众的距离感。对于艺术家来说,作品的任务往往是要去除过多的观念承载,用形式说服观众、引起共鸣,这才是使郑道全逐步摆脱石雕工匠身份,进入到石雕工艺大师行列的最根本原因。

随后,郑道全感慨:“任何一个优秀的石雕艺人都必须做到对传统雕刻技法的深入了解和传承,把历代的石雕特点和历史背景进行精心的剖析,才有可能进一步创新;只有做到‘古为今用’,才能使创作出的石雕作品具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和鲜明的时代气息。我在青田的8年时间里,就是为了更好地将传统继承好。换个角度说,历代以来雕刻大家层出不穷,而原材料却越来越有限,比材料我们比不过前人,那么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作品创意跟随时代。”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是宋朝文学大家苏轼《送参寥师》一诗描写的意境,强调的是空纳万,虚实相生的道理。同样,要想更好地继承传统和创新出具有中国气息的雕刻佳作,就要拥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了解庄子“虚室生白,唯道集虚”的审美形态,从而做到即景会心,感会于心,在沉淀形成的审美知觉的引导下领略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魅力,进而赋予石雕作品无穷的韵味,方可生成所谓的“妙境”。

“妙境”为谁而来?32岁即成为北京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郑道全有他自己的想法:纵观古今,任何一个时代文化的繁荣与昌盛,都离不开经济的推动,因此,石雕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离不开石雕产业的壮大。石雕的创作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艺术是无形的,提升雕刻者的艺术素养迫在眉睫。经济在发展,文化是根基,面对中国现有的庞大的石资源,要珍惜它并回归“中国创造”。我们今天看到的工艺美术品,就是明天的文物,作为一名石雕者,更要为祖国文化留下一些“物证”,用手中的工具诠释五千年中华文化,打造文化产业,让工艺美术“走出去”迫在眉睫。

年少时,他不知掉落在脚边的泰顺石为何物,只知晓在地上涂鸦。19岁,他正式拜师学习石雕,在流逝的时光中,用双手凿出了一泓清泉,催开了一株青莲,唤来一个典雅的少女。从远古时代山岩峭壁上的透亮原石,到如今蜚声全球价比黄金的艺术珍宝,千百年来,这一块块石料吸纳了山水的灵气,浸润着郑道全的坚忍毅力,历经他一次次的巧手匠心,被雕琢成最文雅别致的中国文化,成为艺术洪流中难以泯灭的石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