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 25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208-02

【摘要】 中风又名卒中,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的脑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中风发病经治疗抢救后1-2周,患者可安全度过急性期而进入恢复期。多数患者急性期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言语不利、口角流涎、肢体功能障碍等, 而中风后遗症的恢复历程较长,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如何因人制宜地做好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恢复自信、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关键词】中风 恢复期 心理护理

1 中风恢复期的心理特点

1.1 中风恢复期的普遍心理:中风患者恢复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焦虑、抑郁沮丧、恐惧紧张、行为退化、冷漠孤僻等。因中风感到身体康复无望,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表现为容易哭泣,从而否定自身价值,并为自身给家庭带来负担、影响了家人的生活而感到内疚、自责。大量文献研究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1,2]。

1.2 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特点:中年患者恢复期心理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过敏、焦虑,而老年患者主要为偏执与精神病态。中年人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突患此病,由于角色的转变,会将疾病与工作、家庭相联系而极易焦虑、敏感。若对本病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或有心理素质缺陷,则人际关系过敏,尤其是夫妻关系过敏。老年人多数趋向偏执,中风促使偏执强化而成为心理障碍[3]。

2 中风恢复期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中风后心理障碍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病理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4]。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负性情绪,则又可加重躯体疾病,形成恶性循环[5]。朝杰[6]等、Neau[7]等的研究也都早已说明了这一点,认为生理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要同时进行。

3 中风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3.1 住院心理护理

3.1.1 密切观察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应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经常换位思考,积极巡视病房,主动亲近患者,与其谈心,引导其倾诉内心的疑虑与痛苦。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适当安排其听音乐,阅读书刊,促进患者间交流等,以疏导心理,提高其生活兴趣,最终促进其树立积极应对疾病的态度。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待病人,讲解情志与疾病康复的关系,使之明白,情志不但能致病,也可以治病,让他们消除不良情志,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早日康复[8]。嘱咐陪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及时反映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3.1.2 加强基础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在恢复期共有的心理障碍,通过集体的健康宣教,主要是讲解中风基础知识, 输入"预后一定程度上决定于自己"的信息,使其认识到中风虽可有后遗症,但只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功能锻炼,可以获得较好的康复结局。另外,可请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通过患者在集体中的坦诚表达及相互间的积极影响,达到团体心理干预的作用。

3.1.3 注重个体化心理护理: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等体像有改变的病人,会出现自我孤立、逃离现实等心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分析病因及相关注意事项,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正视疾病,以平常心对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做好自我锻炼。

失语或言语不清的患者,由于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及社会交流,患者容易有孤立、失落和被遗弃感。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口型等肢体语言,及时洞悉他们表达的含义,结合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分清轻重缓急,满足其需要。鼓励患者克服爱面子、知难而退等不良情绪,肯定患者语言训练方面的点滴进步, 切不可对患者不寻常的声音与语言表现出嘲笑、不屑或贬低。

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给予心理指导,解除其紧张心理,向家属及患者讲解饮食知识,嘱进低盐、低钠、高蛋白的饮食,进食半干饭、糊状物,少量多次。进食速度要慢,以防止吸入性肺炎[9]。

肢体功能障碍或瘫痪的患者,因担心疾病愈后与以后的生活及其对家庭的影响,会出现抑郁、失望甚至自杀等心理。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他们生活上存在的困难,主动地帮助其更衣换洗、排尿排便等,并指导患者家属参与照顾过程。告诉患者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合理的康复运动训练,可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鼓励患者克服怕痛、怕丢人的心理,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遵医嘱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在病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时,护理人员应在床上给患者做肢体功能训练,防止瘫痪肢体的挛缩,增强体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并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制定训练计划,循序渐进,不断地鼓励、指导与督促患者,让他们慢慢自我功能训练的方法,逐步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如洗脸刷牙、穿衣进食等,增强患者自理能力,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3.1.4 出院前心理准备与宣教:在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其疾病已稳定,不久将出院在家修养恢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 对他们做好康复知识的宣教, 包括康复计划和对策、家庭成员的沟通、安全问题、环境设置、饮食结构等,有条件的可给患者提供一些书面的宣传手册,使他们对疾病及自身身心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尽快让其掌握必须的护理技能与对策,消除顾虑,共同参与患者的康复治疗,为患者在家康复做好准备。

3.2 家庭心理护理:中风急性期过后多数病人都会留下后遗症,需在家休养者居多,在这样的病人中多数留有如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造成生活不能自理,感情不能交流,使病人难以接受眼前的现实。这样的病人思想压力很大,所以做好这类病人的家庭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0]。

3.2.1 家庭康复前期心理护理:患者家属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适于康复的家庭环境,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不良心理的负面效应。首先要多与患者有效交流,多陪侍患者,增强患者归属感与安全感,不可因为其语言障碍而忽视患者,加重其心理负担。其次要保证患者居所宽敞明亮,地面平稳干燥,设有楼梯扶手,坐式便器等适宜病情的基础家庭设施。要安排好患者的照顾工作,重者应专人照顾,病情较轻者也应有人多陪护。安排好患者生活起居与饮食服药,特别是要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擅自更改用药剂量,防止血压波动而致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反应等。

可根据医护人员的建议及患者病情的变化,在家中设置必要的运动器械,辅助患者每日进行适宜的肢体功能锻炼。要做到循序渐进,由被动运动,部分主动运动到主动运动,切忌操之过急造成损伤而影响康复;也不可因患者惧怕疼痛而中止训练,要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不能错过最佳锻炼时间而延误康复进程。家属应协助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并接受康复医生指导的康复训练,主动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为提高康复效果及防止病情复发给予具体指导。总之要让患者体会到亲人的关心与理解,积极接受康复治疗与护理。

3.2.2 家庭康复后期心理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和功能锻炼,患者病情有所好转,逐渐习惯现实生活,情绪也相对稳定,心理状态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此时患者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希望家人安排好一切,并能多陪伴,当现状未能达到其期望值时,易产生失落感。此阶段护理应注意帮助患者重新认识周围事物,调整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重新参与家庭疗养,做好康复功能锻炼,以便尽早回归社会[9]。

4 小结

做好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促进中风病人康复的基础,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要共同协调配合,积极参与康复全程,促进患者早日痊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G Vestergaard K,Ingeman-Nielson MW.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after apoplexy.Ugeskr Laeger,1996,158(43):6107-6110

[2] Astrom 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in stroke patiets: a 3-year longitudinal study. Stroke, 1996, 27: 270-275

[3] Munro c, et al. Shorl and long term psycho-logical status. Following storke J. Nervour Mewtal Dis,1991,17(9):274

[4] 黄永兰,孙玉英,谢静.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心理障碍的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89

[5] 梁月香,严翎,步红兵,等.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49-50

[6] 刘朝杰,陈超刚,刘鸿彬,等.脑血管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5,3(6):262~264.

[7] Neau J P, Ingrand P, Mouille Brachet C, et al.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social outcome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J]. Cerebralvasc Dis,1998,8(5):296~302

[8] 程爱华.浅谈中风病人恢复期的护理[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 , 8(1):83

[9] 方彩平.脑中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4):2008

[10] 李阳梅.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家庭心理护理[J].中医药导报.2007,13(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