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信业 颠覆式洗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信业 颠覆式洗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移动近日了2012年上半年的中期业绩,各项数据的增长率均创下历史新低。 语音业务同比增长2%(几乎停止增长),短消息营收同比下滑3%(下滑加速),数据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

语音流量低增长在全球已经是普遍现象,有些运营商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飞信、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应用的兴起替代了传统的语音和短信业务,却促进了数据业务的使用。对于通信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一个信号,一场从“语音”到“数据”的变革正在到来。这一变革将推动包括运营商、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到基础设施厂商在内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转型。

这种变革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中国通信产业发展了20多年,从第一代移动通信“大哥大”进入中国市场,到第二代移动通信的GSM手机,再到3G移动多媒体手机,几经更迭、代际变迁,每一次市场的更替,都伴随技术的革新,而众多手机厂商则在新技术的开发与跟随中书写着自己的兴盛与衰落。

模拟时代,摩托罗拉几乎是世界上惟一的手机制造商和顶级无线设备提供商。GSM时代,诺基亚、爱立信凭借稳定的性能、多样的功能后来居上,与摩托罗拉并称三大霸主。同时国产阵营也迎来了第一次爆发式成长,一度打下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3G时代,智能手机性能的全面提升则为无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群雄混战中,拥有开放式平台的iPhone鹤立鸡群,三星依靠多样的产品独领,两者靠着55%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攫取了智能手机市场利润总和的90%。

如果把诺基亚视为“电信手机时代”的领导者,那么今天厂商为围绕智能手机争夺的是一个“互联网手机时代”的领导者,苹果、微软、谷歌,甚至是戴尔,这些来自其他PC和互联网时代的王者,正透过有着丰富应用需求的智能终端,充分利用自己在各自领域积累的竞争优势,颠覆着“电信手机时代”的游戏规则。

在这个关于崛起、沉沦、追赶、沉寂、消失的故事中,大大小小手机厂商的命运随着行业的更迭变迁,如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只有那些预见并迅速适应了变化的企业,在技术与市场中找到真正驱动历史的力量,才能够得以存活。

雏形技术昙花一现大哥大小灵通消失的光环

看过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电影的人,应该会有这样的印象:不管黑道白道,大哥总是一手叉腰一手托着砖头大小的移动电话喊话。于是这种“学名”为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的现代化装备多了个极传神的雅号——“大哥大”。当时一部砖头大小的摩托罗拉8800,需要两万多元,这种“移动着打”的移动电话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第一代移动电话应用的是基于Tacs技术的网络,属模拟通信,技术不成熟,再加上那时的网络很差,网络容量不足,很快被GSM数字网络取代。这让曾经在中国手机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5%的摩托罗拉迎来了以爱立信、诺基亚、三星为首的众多对手。

由于对数字移动通信的抵触以及耗资10亿美元铱星计划的最终破产,上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不仅失去了和诺基亚竞争的最佳时机,还把一些市场拱手让给三星、LG等亚洲电子公司。2011年2月摩托罗拉正式分拆为两家公司,同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

GSM网络推动了手机的普及,大量中低收入者进入移动通信领域,而此时,功能单一但资费偏低的小灵通恰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1995年,日本推出了“移动市话”(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也就是“小灵通”。

1997年,凭借一己之力,UT斯达康创始人吴鹰说服了原浙江省余杭市电信局局长徐福新,将PHS这项本该淘汰的边缘技术从日本引入中国,通过浙江几个城市成功试点之后迅速在全国各地疯狂复制。UT斯达康更是凭借小灵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成为了世界十大上市电信商之一,并创下了连续17个季度打破华尔街预期的神话。

小灵通2006年开始在中国穷途末路,UT斯达康准备了上百亿元的资金,转型IPTV业务。结果,这条路线也遭遇始料未及的“滑铁卢”,巨额投入却颗粒无收。2007年,吴鹰和陆弘亮割袍断义,创业英雄与小灵通共同悲情落幕。

主攻GSM通信诺基亚的巅峰14年

法国思想家、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格森曾说:“社会的进步是由于历史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只是在这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来赋予的。”

对于通信产业而言,奥利拉(Jorma Ollila)无疑就是伯格森所谓的“某个人”。

1990年2月,诺基亚董事会想把手机生产业务出售。董事会将38岁的新任手机部负责人奥利拉找来,焦灼地命令他:“听着,只给你6个月,你必须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到底我们要不要把手机卖了?怎么卖出?”然后又无可奈何地补充了一句:“……或者,还有什么其他办法?”有趣的是,奥利拉在手机研发部的项目档案中,发现诺基亚有一个没被注意的为GSM标准开发相应手机产品的项目。奥利拉凭直觉预见到,它很可能成为继模拟方式之后的第二代手机标准。4个月后,奥利拉在详细计划中,给了董事会一个出乎意料的否定回答:“No!我们不能放弃手机业务,我们要继续生产和销售诺基亚手机,并且要全力以赴!”正是这个语气坚决的No,改变了诺基亚的命运。

1994年,已经担任总裁的奥利拉在香港召开董事会,出人意料地提出裁掉除通信外的诺基亚所有产品线,全力主攻GSM通信产品。这个像是壮士断臂的决定将诺基亚与GSM的前途紧紧捆绑在一起。

同一年,诺基亚推出了首款以轻盈为卖点的手机——Nokia 2100,正是这款采用了诺基亚经典Nokia ringtone声音的手机,总共卖出了200万部,使诺基亚一举扭亏为盈,声名大振。1998年对于诺基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诺基亚第一亿部手机诞生,一举超越摩托罗拉,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2000年开始,手机逐渐普及,诺基亚也迎来真正的爆发,新款手机层出不穷,并稳坐全球手机市场老大的位置,成为2G时代的“霸主”,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

从功能到智能国产品牌两度沉浮

自从1998年科健率先打响国产手机突围第一枪,1999年,波导、夏新、TCL、康佳、熊猫、厦华、海尔、海信等十几家手机厂商相继上阵,风头猛劲。2005年,国产手机厂商一度打下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

波导近10年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国产手机的缩影。1997年,波导的销售额是4000万元左右,2001年销售额增至20亿元,完成了从寻呼到手机的产业转移。2002年波导销售额增长到63亿元,2003、2004两年更是突破百亿,一举登上中国手机市场老大的宝座。而到2005年,上面承受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等洋品牌拍照与娱乐功能手机的侵蚀,下面受到低价黑手机抢占市场,依靠低价起家的波导销售额虽然还有90亿元,但利润却巨亏4.7亿元,连年亏损后,“手机中的战斗机”黯然迫降。

市场份额此消彼长,在TCL、波导等第一代国产手机品牌节节败退之际,金立、联想手机开始发力,并收复了部分之前被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洋品牌吞并的市场。从2007年开始,被誉为“火箭速度”的天语手机凭借灵活的上下游采购、代工生产模式谱写了销量神话,2007年,天语手机销量达1700万部,成为国产手机新天王。

智能手机大战为国产手机带来了第二次崛起的机会。运营商为了提高自身3G市场份额,利用自身销售渠道为国产手机推波助澜,同时大力补贴话费,吸引更多用户前来购买。华为、中兴、酷派、联想,都在各大运营商主推的明星终端中占有一席之地。厂商自身也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并凭借价格策略、差异化优势和独树一帜的外场营销模式抢占了令人惊讶的市场份额。

互联网企业是新的闯入者。阿里巴巴、盛大以及小米科技都已推出自己的终端,随后奇虎360、百度、网易集体入场,而新浪、人人网则推出与厂商合作内置其应用的定制机。2011年上市的小米手机从营销到销售,完全走网络渠道,在今年推出小米二代(M2)的同时,也宣布销量突破200万台。

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的目的是嵌入自己的服务,扩大整个营收线,争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同时,不以用户需求为使命,不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成为业界对互联网大佬们进入手机市场的最大诟病。未来的终端竞争,很可能会变成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主体是应用和增值服务,而不是终端市场的手机本身。大佬们的心态就像奇虎360 CEO周鸿祎说的,“不管在互联网如何呼风唤雨,但在手机这块儿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3G时代手机大战三大系统决高下

在移动互联网的格局里,以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应被划归为传统手机阵营,而苹果iPhone、Google、微软等后来者应被视为手机行业的新兴势力阵营。手机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中心、超媒体的终端,而这些新兴势力正好可以借其传统的优势将这一目标实现。

2007年,苹果iPhone通过创新的外观设计,以时尚的代名词成功进入手机市场,这块既不用键盘,也不用手写笔,仅仅靠手指操作的触摸屏,展示了苹果公司在人机互动界面上的成果,也定义了一代时尚手机的标准。即便如此,在之初,iPhone并没有引起通信市场的警觉,大多数人认为,在播放器领域苹果是成功的,但这无法复制到电信设备领域。

直至2008年7月,苹果推出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它像一个无所不包的百宝箱,改写了手机的游戏规则,各类应用程序商店的模仿者如过江之鲫,围绕智能手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波诡云谲。

智能手机市场经过几年激烈的竞争,传统的手机巨头逐渐被新兴手机厂商挤兑到主流市场的边缘,苹果凭借着创新也一时风头无两,三星在不断的模仿学习中凭借着迅猛的身手抢占了市场,年轻的HTC在快跑追赶,LG、索尼在重新定位寻找方向。

智能机之间竞争的关键是什么?不再是GSM时代的配置、价格、外观,而是操作系统。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占据半壁江山,iOS稳步增长,虽然Windows Phone的市场份额少得可怜,但是兼容平板和智能手机的Windows 8,被微软寄予了介入智能机操作系统竞争的期望。

2010年12月31日,三星宣布彻底放弃Symbian系统,转投Android的怀抱,此举成为Android蒸蒸日上的一个里程碑。而诺基亚则选择了微软,于2011年放弃Symbian系统,与微软联手打造Windows Phone手机。在PC上做了系统之王的微软,染指智能机虽然晚人一步,但也被视为Android和iOS最重要的对手。他们之间的输赢,更关乎手机厂商们的沉浮。

Android的崛起给了许多手机厂商以抗衡苹果的力量,一些新星更是迅速上位,HTC无疑是最大的“黑马”——根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列出市场占有率前五大智能型手机品牌,HTC紧随苹果之后,以21%的占有率强势成为亚军。在“2011年全球百大品牌”评选中,HTC被Interbrand评为惟一入选的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