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穴位截根术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352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穴位截根术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352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表淋巴结结核,以往多采用全身抗痨治疗与局部切除疗法,效果不甚满意。笔者自1962年5月~1988年10月采用穴位截根术对352例颈项、腋窝、胸壁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核进行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2例中,男194例,女158例;年龄6~60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20年。均经临床检查排除其他性质的淋巴结病变,确诊为淋巴结结核。部分经抗痨治疗,久治不愈,或经局部手术切除,当时好转,后又复发。其中颈淋巴结肿大285例,溃破或形成窦道者80例,腋部淋巴结肿大37例,溃破或窦道形成者12例。溃破最多者达7处。胸壁淋巴结肿大2例,部溃破者2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6例,上述各部位的病变可在同一病人合并发生。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第1次手术取魄户穴,第2次取膏肓穴,第3次取骑竹马穴。骑竹马穴取穴方法:第七至九胸椎棘突间,旁开1.5寸区域点按有明显的酸、胀、麻感即是。每次手术间隔为6个月。所有病例均按此顺序取穴。行3次手术后未愈者或病情复发者,可再按上述顺序取穴治疗。

2.2 操作

令患者反坐于靠背椅,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巾,术者戴无菌手套,用1%的普鲁卡因2 ml作术部浸润麻醉。根据患者的身材大小,胖瘦作切口,即胖大者稍深,瘦小者稍浅,其深和长均不宜超过1 cm。再以特制的钩针钩出术口内纤维样物,将其切断。此物多达数百条,务须全部钩割断。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术中及术后必须防止术口感染。

2.3 注意事项

并存严重的肺结核或其他结核者,以及截根术部位皮肤感染、皮肤疾患者,均暂时不宜手术。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及全身性疾患致体质极差者,也不宜手术。

术后可辨证给予滋补肝肾、调和肝脾、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患部敷用鱼肝油纱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窦道消失,溃疡愈合,各淋巴结群肿大的淋巴结缩小至正常范围,临床结核症状消失;好转:溃疡好转、窦道变小变浅,肿大的淋巴结数量减少、缩小,全身症状减轻;无效:窦道与溃疡不愈合,肿大的淋巴结无缩小,结核症状明显。

3.2 治疗结果

经1~5次手术后,352例患者中,治愈304例,占86.4%;好转41例,占11.6%;无效7例,占2.0%。溃疡形成者,多在第1次术后1个月内溃疡愈合,年龄大、体质差者需要2~3个月,伤口才能愈合,此种情况,可给予辅助治疗,促进溃疡部愈合,但少数年龄大、体质差者,虽经3次以上手术治疗与辅助治疗,局部及全身情况亦无好转。

4 讨论

术前诊断要求明确,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浅表淋巴结肿大相鉴别,尤其要与柯杰金氏病、鼻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肉芽肿鉴别。有条件者最好做淋巴结组织活检。

淋巴结核在祖国医学中称为瘰疬,主要指颈项淋巴结结核。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之化火,炼液为痰,痰火互结所致,或肺肾阴亏,致水亏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成。

截根疗法是根据中医针灸学原理施行,即以手术代针,因此其刺激比针灸更强烈。

治疗根据经络与脏腑各部的关系和淋巴结结核的中医辨证,分3次选择以下3个穴位,魄户、膏肓、骑竹马穴。魄户穴有宣通肺气之功;膏肓穴则可通宣理肺,益气补虚;骑竹马穴,为一经外奇穴,专治痈疽恶疮,发背疔毒,瘰疬诸风,一切病症。

(收稿日期:2000-01-17,齐淑兰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