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中小企业集群化的概念及实践

所谓企业集群,是指一组彼此独立自主,但相互之间依托于资源共享和互补、专业分工和协作等特定关系,在地理上靠近的多个企业,其主体是中小企业。它不但可以使人财物等资源集约化使用,并且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带,从而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共享技术设施,形成中小企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在各工业区内,集中建设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贸机构、技术服务中心和培训教育中心。日本的中小企业出现团地化(即相对集中、分工协作、资源共享)趋势,意大利1991年制定了专门支持中小企业集群的法规,明确规定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形成了一区一业、一镇一品的发展模式。从国内看,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市实施以“小企业、大市场”的工业化战略,以制度变迁为契机,通过地缘、亲缘和经济联系在全省各地相互融合、逐步扩散,形成了一批以市场为核心、产业带动性强、协作密切的中小企业集群。由此带动了工业化,推进了城镇化,促进了区域和城乡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中小企业群化的理论动因

一是现代社会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催生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高度分工是企业集群形成的前提,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指出,一个国家的致富之道就在于分工。他分析专业分工可以带来三个好处:“其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趋长进;其二,分工可以免除因更换工作造成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使人类的注意力倾注在单一事物上更容易在工作方法上有所突破,找到达到目标的简易而便利的方法,为发明创造机会。”由于当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产品推陈出新的快速化,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企业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和利润的最大化,不是包揽一个产品从头到尾的所有环节,而是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核心能力,只生产这个产品的很小一部分,正是这种越来越细化的高度分工,引发了众多企业的参与和群聚,催生了企业集群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是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合作强化了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随着市场全球化和需求多样化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一个企业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能胜任的,因而被迫将目光转向外部,借助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的竞争实力。同时,对于新竞争者也面临着在全球化市场上与其他竞争对手抗衡的问题,往往也要借助外部的力量以求在竞争中取胜。这样在地理上靠近的中小企业在更大范围的竞争中更容易达成合作的共识。根据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合作分为基于互补性合作和基于相似性合作,前者是指合作伙伴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或资源,完成合作项目上的价值链活动,以优势互补实现价值链的优化;后者是指合作伙伴具有相似性的核心能力或资源,完成相同的价值链活动,实现价值链的共享。集群化布局均有利于中小企业展开这两类合作,构筑起彼此之间的竞合关系和专业化协作网络,提升竞争力,使收益最大化,进而从根本上强化了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布局。

三是降低交易费用的需要推动了中小企业集群的扩张。由于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企业有一种不断将相关企业一体化的倾向,以使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市场交易内部化,可以相对有效地排除了外部交易的不确定性。然而,从中小企业组织规模的角度看,资源配置的大规模扩张有一定的自限性,伴随着巨大的成本投入,还会为企业战略转移筑起更高的退出壁垒,而且内部化边界的扩张必然带来组织的膨胀,并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内部活动的协调复杂化。所以,主体企业不会把所有的企业都一体化,而是将某些企业作为外部组织,并通过各种纽带和它们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这样企业在节约交易费用的同时,仍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一体化组织的规模、范围和分散风险的经济性。这一内在要求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小企业的集群化。

四是共享性知识的外溢巩固了中小企业集群布局。集群化布局所特有的内生性学习和知识集聚过程能带来共享性知识的外溢,使得专业经验积累和知识创新在产业群内获得普遍意义的社会效应,特别是对许多缺少自主研发能力的小规模企业而言相当有利。并且通过企业群聚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份额,培育整体市场强势,压迫竞争对手,从而在更高层次上确立产品的竞争优势,使得中小企业为了知识共享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更倾向于巩固空间集群布局。

三、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化之对策

由分析可见,要谋求中小企业的大发展,不仅要在制度、科技、融资等层面加大创新力度,也要注重空间布局的创新优化,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集群化,拓展集群经济效应。

一是理清发展思路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化。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不仅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土地集约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而且成为推进城市化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载体,要把企业集聚作为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的一个重要抓手全力推动,重点围绕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集群产业综合咨询、企业创业指导、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国内外市场拓展、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引导、理清思路,对企业集聚区的用地,可通过调剂、整理、置换等办法优先解决,在财政贴息、专项信贷、技术创新、工业用电等扶持政策上要支持企业入园创业,加快企业集聚创业。

二是依托工业园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化。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筑巢引凤,无凤则巢空,所以有了园区不一定就是企业集聚,要根据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需要,区分综合发展型、产品专业型、科技主导型、工贸结合型等分类建园,增强引企入园的针对性。园区建设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回报的要求,充分使用市场化思路和手段,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个人投资的多元投入机制,完善配套各类基础设施;要注重标准厂房的建设,把政府统建与企业自建相结合,用地予以保证,租金予以优惠,真正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设施。通过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鼓励招商引进的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享受园区各项优惠政策,并逐步把散乱小的工业企业集中到统一规划的工业园中,促进中小企业的集聚与提升。

三是培育特色产业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其一,从促进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出发,以资产、品牌、技术合作、技术服务为纽带,把中小企业集聚起来,向城镇园区集聚,提高生产的集中度和组织化程度;其二,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加快城镇建设出发,把现有分散的优势企业、行业及各种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和有效集聚,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群和生产基地;其三,从农村产业化和扩大就业的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农产品转化加工业,合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产业集聚度。

四是依托大企业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化。湖北省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制造业基地,目前形成了以钢铁、汽车、机械、轻工、纺织服装、建材、石化、电力工业为主体的制造业体系,特别是以东风汽车、武钢等一批骨干企业和行业,按照大项目一产业链一产业群的思路,依托大企业,拉长产业链条,细化产业分工,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化。一要注意引导小企业进入大企业分工协作体系,走小而专之路。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大企业优先接纳本地小企业为之产品配套,实现优势互补。二要促进大企业主辅分离,精干主体,把适宜小企业发展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辅助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分离出来,成立各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小企业,按市场要求运作。(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