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叶龄期追施氮肥对两系杂交中籼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叶龄期追施氮肥对两系杂交中籼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以两系杂交中籼稻丰两优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龄期追施氮肥对其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倒4叶期追施氮肥产量最高,各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倒4叶期追施氮肥显著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穗肥的合理施用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生长,提高成穗率、群体光合生产量,从而实现高产。

关键词 杂交籼稻;产量;叶龄期;追肥

中图分类号 S511.2+1;S1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020-02

近年来,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迅猛发展,新品种不断推出,推广面积逐年扩增。以往对两系稻的研究多集中于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方面[1-4],而对穗肥施用的具体叶龄期及对群体质量指标影响的研究较少。该研究选用合肥丰乐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两系杂交中籼稻丰两优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叶龄期追施氮肥对其群体质量和产量影响,以为长江中下游两系杂交稻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和更高产量的形成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两系杂交中籼稻丰两优4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2年在霍山县农科所试验田进行,根据追肥时期不同设6个处理,分别为倒1叶期(A1)、倒2叶期(A2)、倒3叶期(A3)、倒4叶期(A4)、倒5叶期(A5),以不追肥作对照(A0)。总施纯氮量225 kg/hm2,追肥用量为总施氮量的40%。基肥施饼肥、磷肥、钾肥分别为750、600、150 kg/hm2。饼肥、磷肥和钾肥在做埂前施用,氮肥基肥在做埂后施用,追肥在不同叶龄期施用。旱育秧,秧龄30 d,栽插密度为22.5万穴/hm2,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小区间做埂包膜,独立排灌,常规水分管理。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干物质生产与叶面积动态。在每小区2点附近,各选取与每点平均茎蘖数相等的1穴,将叶、茎、鞘、穗分别烘干称取干重,用比重法进行换算。

1.3.2 群体茎蘖动态。返青期后,每小区选择2点,每点10穴,每5 d调查1次,求得各处理平均茎蘖数、茎蘖成穗率。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穗数按成熟期的茎蘖调查结果,穗粒数、粒重为成熟后的考种结果。

1.4 数据处理

用DPS Pro v7.05、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追肥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叶龄期追肥对产量和有效穗数均有极显著影响,由表1可知,A4产量最高,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A4>A3>A2>A5>A1>A0。A3有效穗数最多,A0最少,有效穗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A3>A5>A4>A1>A2>A0。

穗粒数与产量均随追肥时期先增加后减少,但二者表现不同步(图1),千粒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为获得理想的穗粒数,倒2叶期追肥,为获得理想产量,倒4叶期追肥。

2.2 追肥对群体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2.2.1 对群体茎蘖数、茎蘖成穗率的影响。由表2可知,追肥叶龄期对群体茎蘖数影响显著(F=5.824**,P=0.016 1)。其中追肥在倒5叶期进行对群体茎蘖数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倒3叶期,追肥在倒2叶期进行对群体茎蘖数影响最不明显。

2.2.2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由表3可知,追肥叶龄期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其中干物质积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0(不追肥)>A4(倒4叶期)>A2(倒2叶期)>A3(倒3叶期)>A1和A5(倒1叶期和倒5叶期)。

由表4可知,追肥叶龄期也能影响群体干物质净积累量,其中,追肥效果较好的为倒4叶期,倒3、2叶期效果其次。

2.2.3 对LAI的影响。由表5可知,不追肥、倒4叶期追肥的群体增长率较高,分别为19.51、18.65 g/m2·d,其次为倒2叶期,群体增长率为16.94 g/m2·d。

2.3 追氮时期和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间相关性分析

2.3.1 产量构成因素间相关分析。由表6可知,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1 1*),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且产量构成中千粒重、有效穗数、穗粒数,有效穗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大,与前人研究结果也一致。茎蘖成穗率与有效穗数之间、千粒重与茎蘖成穗率间分别成显著正相关(r=0.253 9)、正相关(r=0.453 9),说明高产栽培首先要确保足够的穗数,再主攻大穗,提高穗粒数、茎蘖成穗率。试验表明,穗粒数与有效穗之间、千粒重和有效穗之间、穗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均为负相关。与产量的负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r(千粒重-产量)>r(穗粒数-产量)>r(茎蘖成穗率-产量)。

2.3.2 追氮时期和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间相互关性。由表7可知,追氮期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679 5);灌浆速率均与产量呈正相关(r=0.316 1);黄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576 9)。粒叶比、最大LAI与产量成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黄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灌浆速率均与追氮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 1、0.130 2,灌浆速率与黄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相关系数为0.074 0,相关性显著。最大LAI追氮期相关系数为0.434 7,呈显著正相关。

3 结论

水稻高产栽培,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合理确定总施肥量,依照水稻叶龄期确定穗肥的施用时期,在确保适宜穗数的基础上合理稀植,提高群体质量[5]。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叶龄期追施氮肥,丰两优4号群体质量和产量差异显著。氮肥在倒4叶期施用,抽穗期群体LAI适宜,群体的总颖花量、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提高,从而使抽穗至成熟期的群体光合生产量提高,产量为10 521.0 kg/hm2,最高。降低基蘖肥比例,既保证了有效分蘖对肥的需求,又可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在此基础上,适时追施穗肥,促进穗部性状的生长,提高后期群体光合生产率,使产量结构因素在高水平上达到协调统一。追肥过早,会使群体过大,群体空间过于密闭,个体间互相遮蔽,下层叶片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而提前衰退,同时由于空间相对过小,个体间互相争夺生存条件使得个体生存小环境恶化,群体质量不高,影响后期的干物质积累;追肥过迟,到发挥肥效时,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已经过去,从而影响了产量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李成荃,黄义德.安徽稻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杨建昌,朱庆森,王志琴.稻麦高产群体生育特征及其调控技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3):22-25.

[3] 陈刚,陈楠,黄义德,等.不同叶龄期追施N、K穗肥对中粳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3):436-440.

[4] 顾伟,李刚华,杨从党,等.特殊生态区水稻超高产生态特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32(4):1-6.

[5]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等.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