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力殇 第2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力殇 第2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增重=短寿

我真没有想到,易建联,你是认真的。

美国人现在送给易建联一个新绰号:“Mr Inside”,他们想让网队的9号通吃内线。夏天成功增重12磅的易建联也不负所托,青筋暴突、线条分明、完全变身为魔鬼肌肉人。尤其在森林狼三人头顶上演强势暴扣,更宣告他已成为美国肌肉男流水线上的一个新产品。

但,你感到不安了吗?

易建联在夏洛特被杰拉德华莱士撞到了膝盖。虽然只是轻微的右膝内侧副韧带一级扭伤,但要休息3-5周。联想起易建联进入NBA三年来三次受伤,伤愈复出后调整状态的能力也很差,不由得令人担心,增重后的易建联是否会太大缩短他的运动寿命?这就像是在说,20岁进入NBA的易建联如能按部就班发展,完全可以拥有15年左右的职业生涯,但伤病也许会让他只打七八年就必须退役了。

你颤抖了吗?如果不信就先看看姚明。新赛季的火箭打得很草根、很无畏,阿德尔曼也凸显出他大师级的执教水准,但缺少姚明,他们是难以叫板强队的。现在是时候拷问一下火箭乃至NBA打造姚明易建联的思路了――不断地增重、增重,令姚明的体重从新秀年的122公斤激增到今天的141公斤。这是什么概念?等于姚明每晚都要负重18公斤在场上拼杀。2002年时的姚明是个“面条男”,完全顶不住那些美国壮汉。但看看现在的他,即使沙克也得绕着走,很多吃着美式快餐长大的大吨位中锋都在哀鸣:“姚太壮了,他简直就是一堵墙……”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姚明如愿地被树立成NBA的旗帜型中锋,但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玻璃人”。他“原装”的中国人的膝盖和脚弓根本无法承受如此“美国式。的太体重。近四个赛季,姚明整整缺席了91场,膝盖、脚趾反复受到严重挫伤,而他的前三年只伤停了两场。这样下去,姚明恐怕很快就要提前退役。近年来,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NFL已认识到,之所以锋线球员受伤几率高,就在于他们经常进行一些毫无意义的奔跑。但NBA并未汲取教训,他们不但让大个子们在场上不停地跑动,还在休赛期继续增重功课。要知道,即使是轻微增重也会对球员原有骨骼结构产生巨大压力,球员们一般都骨架庞大,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骨骼足够坚硬。当你走路对,会有大约1.5倍的压力作用于你的足部和腿部:当你跑步时,这个压力值会达到2-3倍;当你进行跳跃或扣篮时,就会有3-4倍。也就是说,姚明的每一次扣篮,他都会承受接近460公斤的压力,不屡屡受伤还等什么?

因伤早退的里克施密茨、穆雷桑们,你们错生了年代。增重一直都是NBA的标识,消灭了打法和偏见上的差异,完全不能融入NBA的国际球员几乎不存在,那些为了适应美国运动价值观真的海外血液们,在四肢粗壮的同时,却付出缩短运动寿命的代价。这些层面上的牺牲,是常人看不到的。

变异的迁徙者

国际球员在NBA“增重门”前的血泪安如石头般静默,我们在此努力呈现的只是半截山水,而非全幅写真。

NBA在对待国际球员增重的问题上,一直都很固执。他们认为国际球员天生对抗性不足,反而容易受伤,所以必须通过增重弥补,这就造成了在2004-05赛季的NBA体重榜TOP10上,破天荒出现了六张海外面孔(姚明、迪奥普、波多科尔金、萨卡利迪斯、波塔潘科、拉菲尔・阿罗约)。对很多新来的国际球员来说,他们的NBA第一堂课常常是如何增重。

是NBA的偏见太深了吗?不见得,这里有一定的历史积淀。过去40年,美国人均增重11公斤,是全球增肥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光是从上世纪的60-80年代,他们的BMI体重健康指数,就从24.3急剧膨胀到33.3。所以,当1980年年仅17岁的奥拉朱旺走出机场时,他对美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子不高,但好像都很胖。在这个到处都充斥着垃圾食品的年代,NBA球员已失去了把持身材的大环境,即使饮食再小心,训练再刻苦,运动营养学再先进也无济于事,于是索性就进化成肌肉道劲的野兽派吧,这也是90年代早期为适应肉搏战,很多NBA球员都在大幅增重的大背景。由于国力日强,美国人凡事都希望Big甚至Superbig,直到奥尼尔的出现,达到了球员的极致。相比之下,那些瘦削骨感的国际球员就显得异常刺眼,NBA是美国人的运动,你是外来者,必须去适应它,外籍球员们,哪怕你是欧洲的乔丹,或非洲Magic也必须摒弃仙风道骨、迅速增肥。

1985年是一个很奇特的年份,当时的选秀会不但被严重低估,而且也成为NBA血液日渐浑浊的分水岭――前两轮就涌进了七位国际新秀,包括后来在NBA大放异彩的施拉姆夫。更有趣的是,有关增重迥然不同的两个版本就在这里展开。你一定听说过马努特波尔的故事,这位苏丹“瘦竹竿”身高2.29米,体重却只有91公斤,除了一手盖帽绝活,波尔在内线完全吃不住劲。于是在华盛顿、金州和费城,大家都在对他进行填鸭式的疯狂增肥――全天用餐五次,补充不少于700克的蛋白质,吃了就睡,睡了再吃。但波尔是属于怎么吃也吃不胖的球员,美国人在绝望之下,最终只能选择把他蹋出NBA。但,你知道格奥尔基格洛乔克夫是谁吗?他被公认为是当时欧洲最好的五名球员之一,在1984-85赛季场均拿到23分和19个篮板后,这位保加利亚人引起了太阳队的注意,并在1985年选秀会的第七轮第148顺位被选中。起初,格洛乔克夫令太阳队印象深刻的是他出色的篮板能力,并以此进人了球队的轮转阵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格洛乔克在太阳队的压力下开始增重――他的方法是大量食用美国快餐和糖果,但也有人说他是服用了类固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格洛乔克夫的场上效率反而降低,场均仅有4.9分和3.3个篮板入账。在那个赛季接近结束时,格洛乔克夫开始反常地减重。当他参加夏季联赛时,体重已锐减了整整11公斤。但太阳队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很快就把格洛乔克夫送回了欧洲。

随着NBA和FIBA逐渐走向大同,国际球员们不再排斥力量房。或者说,他们没来美国前就很壮了。我怀疑米利西奇球打得那么差,但始终都有饭碗,就在于他有足够的力量。现在很多国际球员不必担心再被边缘化了,他们甚至一上来就能签到七八百万的合同,那是因为如今的国际篮球甚至比NBA更痴迷于肌肉块。马克加索尔要比拜纳姆壮很多,在欧洲历练一年的新秀詹宁斯,明显比其他本土菜鸟更善于应付肌肉群,也许欧洲对球员力量训练的重视也为他们战胜美国男篮创造了条件。我曾非常担心中投出色但力量不足的澳洲中锋大卫安德森会在火箭队打不上球,他会被刻意“改良”成下一个姚明吗?很可能,但没办法,NBA就像是个大吸器,具有惊人的同化力。不能融入就要设法离开,或者原地就被淘汰。最后的结果是,有特点的国际球员越来越少了,除了肤色和语言,单看他们的打法,你完全看不出他们是来自那个大洲,

你可以说,他们都是失败者。

模式化的NBA

AK47,你够了没有?

我不相信今夏基里连科增重9公斤就是好事。AK47说他的速度依旧迅猛,我只当笑话听。这个道理是一定的,花朵盛开得娇艳,叶子就一定难看,反过来也是一样。你体重增加一分,移动就会减缓一分。你看姚明近两年是不是很少能上演大梦舞步了?易建联今后恐怕也很难再有华丽的转身了。其实不只是东方人,骨质密度和美国人更接近的欧洲人也难以从容。很多欧洲球员在来NBA之前身材都很匀称,肌肉搭配也很合理,但不健康的增重,让他们失去了灵巧。南美球员的日子要好过不少,但你认为除了吉诺比利,他们还有什么特长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巴西人内内更像是个美国人。

这正是NBA的迷思,他们不会用人之长,于是我很担心卢比奥如果今年没有留在西班牙,他会重蹈同胞塞尔吉奥罗德里格斯的悲剧(两人都骨盆小,增重困难)。现实往往就是这样,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用人的第一要义是不要看他有什么缺点,而是看他的优点到底能为我做什么。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大胆起用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但有人投诉说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但林肯说:“我倒想知道他喜欢喝什么牌子的,我想送他几桶。”后来格兰特果然立下不世战功。但这么浅显的道理,200多年后的美国人却只懂得霸王强上弓。他们本来是看重了国际球员篮子准、脚步灵活的特长,但在增重后,却让他们和虬肌百结的美国壮汉们拼力量,这不是以短击长是什么?大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长处在于用脚步移动打垮对手,但在体重增加后灵性没有了,最后只能飘在外面投三分。诺维茨基可能是一个特例,那是因为在进入NBA后,他从德国带来的私人训练师霍格尔盖斯克温德纳一直陪伴在身边。当然,蒂姆格洛沃、乔阿布纳萨这些NBA王牌训练师都很棒,但问题在于,他们训练球员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一个个量化了的指标,比如说:后卫体重必须要达到95公斤,小前锋104公斤,中锋118公斤以上……至于一些比赛技巧,则不是他们关心的,也没有能力做到。这里其实有个误区,美国人认为只要降低脂肪比,力量就能上去,但相扑运动员满身都是肥肉,可他们的力量却很足。NBA的训练师们习惯用一个个固定的数据指标来测试力量,这种唯数据论的做法完全是仿效华尔街金融业的做法。只可惜一场金融风暴,就把美国看似华丽的金融秩序给摧毁了。那么力量和技巧如何才能完美的结合呢?NBA还没找到脉门。比如说,NBA可能30年才会出现一个大卫・罗宾逊。现在的勒布朗詹姆斯在这方面也算做得很好了,但此后他每长一磅,都会是一步雷池。

于是,NBA开始酝酿一场减重风暴。对,我没有说错,沙克减到145公斤,科比去年减掉了9公斤,小奥尼尔,邓肯和德克则分别减掉了7公斤、9公斤和5公斤。这仅仅是为了适应更快的比赛速度,或者单纯只是一种巧合?伊尔戈斯卡斯2002年减重后换来健康,保罗加索尔用体重流失后的低位技巧为科比拿到第四枚总冠军戒指。现在,有很多运动专家都建议姚明为延长职业青春,必须要认真减重。生活不能重来,但这股减重浪潮带来的好处,足以给NBA如何正确使用国际球员上,带来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