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米高淀粉的高产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米高淀粉的高产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播种

1.1播前准备

1.1.1及早深耕

在秋末冬初应该及早深耕,以利于土壤矿化,接纳雨水,耕后耙耱保墒。广开肥源,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都是玉米高产的基础。

1.1.2精选种子

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时应注意品种的抗病性、生育期等诸多因素,这样才能发挥出良种的增产作用。玉米在播种前,通过晒种、浸种等方法,增加种子的发芽势,提高发芽率。

1.2播种技术

1.2.1选择良种,合理密植

选用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紧凑型良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重要保证,品种介绍见第八章。在普通地力条件下,种植密度以每亩3000株~3500株较合适。在高产的条件下,可种植到4000株/亩播种量 播种量因品种、栽培密度等因素而不同,一般条播37.5kg~60kg/hm2,点播和穴播用量可以少量,一般37.5kg~52.5kg/hm2。播种量过大,不但造成种子浪费,而且间、定苗费工,幼苗争光、争肥、争水,造成苗荒而减产。

1.2.2隔离

空间隔离一般需与其他玉米相隔200米以上,以免接受其他玉米的花粉而影响品质。最好与其他玉米错开播期15天以上。

1.2.3播种方法

北方玉米种植方式有垄作和平作,华北雨量较少,分布不均,采用平作以利保墒;东北温度低,降雨较多,采用垄作。玉米的播种方法分为条播、点播和穴播。使用机播或犁播,工作效率高,进度快,播种质量好。

1.2.4播种

玉米适当深种可防止干旱保全苗,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倒伏的能力。但是,播种过深,易造成缺苗,一般播种深度在4cm~6cm。播种一般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一般为60cm,株距随密度而异。这种种植方式苗期植株分布均匀,个体对地力和空间利用较为合理,也有利于机械化。但在生育后期,往往会由于功能叶片光合效率降低而减产。

1.3出苗过程和条件

当土壤5cm~10cm处的地温稳定在8℃~10℃时即可播种。春玉米早播种可以充分利用适宜的生长条件,有利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正常进行。

2.合理施肥和灌溉

2.1玉米的需肥规律

施肥是玉米获得高产稳产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等要通过施肥来补充。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量及强度是不同的。苗期吸收利用少,拔节到抽穗开花吸收养分的速度加快,数量多,达到需肥的高峰期;开花以后,速度减慢,数量减少。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要N:2.5kg~3.8kg,P2O5:0.86kg~1.7kg, K2O:2.1kg~3.7kg。不同的玉米品种的生产能力不是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但在种植密度加大的情况下,需要增施肥料,才能发挥出其增产的潜力。

2.2肥料施用技术

玉米施肥,既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性及需肥规律,也要考虑气候、土壤、地力等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高效的用肥。施肥的原则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与微肥配合平衡施用;基肥、种肥及追肥配合施用。

2.3需水规律

玉米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夏玉米播种到出苗需水量最少,约占总需水量的3.1%~6.1%。种子发芽时,约需要吸收相当种子重量45%~50%的水分,耕层土壤水分必须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才能保证玉米良好出苗。苗期需水量增多,拔节到抽穗期剧增,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43.4%~51.2%,特别是抽雄前后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时缺水会延迟抽雄、散粉,降低结实率,甚至造成卡脖旱,严重影响产量。灌浆期到成熟期耗水仍较多,但逐渐减少,这时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21.1%~19.2%。

2.4合理灌溉技术

根据玉米需水规律和墒情,应适时灌水。苗期一般不灌或少灌;拔节期要及时灌水;孕穗、抽穗、开花要饱灌、紧灌,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好。灌浆以后土壤含水量在70%~75%左右为宜,若天旱可轻灌防旱。改进灌水方法,提高灌水技术是节约用水、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重要举措。玉米灌溉方法主要可分为沟灌、畦灌、喷灌和滴灌。如果玉米生育期间雨水过大,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免根系窒息,植株涝死。

3.田间管理

3.1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采用的管理措施包括: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除草。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苗现象,可在定苗以前,进行补苗。可以在下午带土移栽,栽后浇水。玉米间苗定苗是保证适宜种植密度的重要措施。间苗要早,一般在2片~3片全展叶时进行。间苗时应去掉小苗、弱苗和病苗,留大苗和壮苗。当幼苗有4片全展叶时即可进行定苗。定苗时间也是宜早不宜迟,最迟不能晚于6片全展叶。

玉米苗期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中耕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是促下控上的主要措施,而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同时,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改善玉米的营养条件。拔节前中耕宜深些,这时中耕虽然会切断部分细根,但可以促进新根发育。为了防止苗期的草荒,还可以使用丁草胺等除草剂进行除草。

3.2穗期管理

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株壮、穗多、穗大、粒多。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追肥浇水、中耕培土、去蘖和防治病虫害。

玉米穗期是吸收养分和水分最快、最多的时期,因此必须适时追施攻秆肥。拔节前施用尿素150kg~180kg/hm2,可以促进壮秆和穗的分化。大喇叭口期是决定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也是追肥的高效时期,应该重施攻穗肥,追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60%~70%。施用尿素250kg~350kg/hm2,但要防止施用氮肥过多,引起贪青晚熟或者青枯早衰而减产。玉米此时期对水分的需要与需肥规律相似。拔节前后结合施肥适量浇水,使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0%,此时叶面蒸腾大需求水量多。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雄穗花粉粒形成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此时对水分反映最敏感,需水量最多。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应肥水猛攻。这时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在拔节孕穗期,注意用药剂及时防治防治玉米螟和粘虫的测报工作。

3.3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防止茎叶早衰、促进灌浆、增加粒重。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灌水、排涝、追施攻粒肥、去雄穗、人工辅助授粉、防虫治虫。

花粒期籽粒体积增大,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这时水分充足,则促进籽粒形成;反之,则影响籽粒发育。因此,应在开花后10d左右及时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同时,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根系作用受到抑制,植株易倒,影响光合、灌浆,因此后期也应该注意排涝。对于相对贫瘠少肥的地块,应该在花粒期酌情施用攻粒肥,以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促进灌浆成熟。施用量不宜过多,约占总追肥量的10%左右。叶色正常也可不施用,或用尿素7.5kg/hm2进行叶片喷肥,以增强光合能力,效果较好。

4.适当晚收获

淀粉玉米以收获籽粒为目的,所以应让玉米充分成熟,这有利于提高粒重和产量。玉米充分成熟的标志是:苞叶枯黄,籽粒坚硬,乳线消逝,黑层出现,籽粒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