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信源普在环境下的新闻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信源普在环境下的新闻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手机、博客、播客、互连网、DV等新兴传播技术与方式,不仅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娱乐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传统媒介和新闻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教师传授新闻知识的方式除了传统的书本讲授,还可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个人博客等多种沟通元素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生动,学生也可以通过个人DV创作、网络即时通讯、e-mail、BBS等多种手段方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克服了传统新闻教学中单向性、不平等性等缺点①。为此,国内外的一些教育研究者提出了e-learning(数字化教学)②③、BlendingLearning(混合教学)④⑤⑥等概念,并对此进行了实践。

然而这些已有的研究,多数侧重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新闻教学上的应用,而忽略了几大类媒体组合知识本身的迅速积聚对新闻教学和对学生的双面影响。这种发展状况如同早期的软件业依附于硬件业一样,没有分离开来对待。采用多种媒体组合表达的、依附于信源普在知识环境,完全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个知识点拥有大量的信息,并有可能在某个知识点上产生创新甚至超越教师。这一情况对有一定知识储备和信息辨别能力的高校学生来说,若能充分发挥已有多信源的这些海量信息,势必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乃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都有所裨益。这样,研究如何利用普在信源环境进行新闻教学,充分发挥海量信息信源的作用,对于现代的新闻教育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信源普在环境是种趋势

信源普在存在于多种媒体的组合体,所以信源普在环境是多种媒体组合化的产物。首先,这是媒体技术发展和网络普及的结果。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受众的信息越来越简易越来越迅捷,而宽带接入的方便和资费的低廉,也加快了信息源头的多维网络的普及速度,使得信息垄断走出传统媒体把关,飞入寻常百姓家。众多的信息上传源必然形成信源普在储备。其次,这也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在有海量信息源头出现之前,教师们为了改进上课表达方式,往往是用线性编辑自己动手制作合成影像素材,自己动手开发一些教学软件,这样不但加重了任课教师的负担,而且由于部分教师不会制作影像素材或开发教学软件,影响了教学质量与进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分工概念的深入,由适应不同群体和价廉物美的分类媒体出现,一部分人通过网络进行收集教学信息,一部分人利用非线性等编辑软件进行影像制作与合成,另一部分人专注教导学生,成为了必然。分工的结果必将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进度的保证。第三,学生接触到这些媒体方便度提高了。如果媒体的某些技术和设备只属于某些专门机构,那么学生们是接触不到的。这样的信源普在对学生来说是不构成环境的;同时,如果这些技术或设备使用都是收费的,它的普及率也会受到限制而很难形成环境。由于多种媒体组合提供信息的普及化程度的提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使用这些媒体技术并运用这些信息储备,从而使依附于多种媒体组合的信息源头成为信源普在的知识环境。

二、信源普在的环境特点和对学生的影响

信源普在环境,最初借助于现代化技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膨胀扩张,目前已经对新闻传播环境带来剧烈的影响。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的发生是由普通民众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博客传遍世界的。家庭DV的出现使影像不再是专业摄像师的权利。“传播者”下的单个话语中心裂变为多个自由的话语主体单元。普通人接触和使用这些媒体越来越方便。信息的获得越来越丰富,各种便捷的媒体对个体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以致于把这样方便信息的影响作为一种环境来考察。就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信源普在环境至少有以下的特点:

信息流动量大。除了国家层面上的传统媒体信息披露、信息公告栏、新闻机构等对外信息提供,和众多数码居民、个体影像爱好者、公司出于自己的宣传等需要传递了大量的资料外,还有众多对信息披露粉丝自发上传或传播信息者,这些或出于告知目的,或者出于个人兴趣,或者是个人的经验分享,传递了门类各异数量繁多的信息给当今社会,并且这部分信息数量占据信息源头的储备总数量的比例越来越大。信息流动量大的特点,不仅仅指提供信息源头的数量多,而且这些信息瞬间即逝,流动速度和量度都超乎想象。

信源分布广泛。就目前的信息披露源头来看,这些信息单元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它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这些信息涉及的面广,可以用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来形容此类信息,任何人可能使用到的信息都有可能在这些多样化媒体中找到。人们可以借助某种检索工具、分类策略和信息定制,从众多有用的信息源和大量的垃圾信息中脱身而出。不懂得使用这些检索和定制,则会耗费太多的检索时间而贻误时机,穷举检索那更是件不可能的事情,由于信息上传者之间的独立性,使得信息单元之间保持着松散结构,使用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起相关信息元的索引,信源普在的环境中,针对信源分布广泛之特征,索引、分类和定制信息的价值需要充分肯定。

信息提供随机性大。随机性一方面指的是信息的随机性。这些信息元是由不确定的人,在不确定的时间,上传到不确定的通讯网络节点上的,所以对于某个特定的信息点,信源普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它有可能是片段的、不完整的。随机性的另一方面是检索结果的随机性。不同的搜索方法采取不同的搜索算法,不同的搜索范围,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关键词标注信息元,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关键词检索,所以对于某个特定的信息点,信源普在环境提供给检索者的结果不一样。

根据信源普在环境对在校学生的影响,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度报告中指出,21世纪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1)信息素养;(2)基本学习技能;(3)创新思维能力;(4)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5)实践能力⑦。面对信源普在环境,如果强化了信源普在环境下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提高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检索所学知识的信息,不断地锻炼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必然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充分的比较各种设想与观点,在全球范围内与同行之间实现思想的碰撞,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学生与老师不断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增强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如果能长时间坚持下去,必然会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信源普在环境下的教学对策

根据以上信源普在环境的特点,以及这个环境可能作用到学生、教师身上后引起的变化,我们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上的调整与改变,以便让新的新闻教学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倒叙教学。倒叙教学这里指的是不按传统学科逻辑体系组织课程的知识点讲解,而是优先讲解本课程中引人注目、引人入胜的知识点,最后再补充、完善课程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所讲解内容产生最大的兴趣。在信源普在环境中,这点尤为重要。原因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其效果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学生如果不是真正的对该课程内容感兴趣,那么敷衍性的提交给教师相应问题的答案,将使得新的新闻教学方式的尝试失去意义。所以在信源普在环境下,引起学生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借助和参考一些成功新闻案例来引起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充分兴趣,先弱化知识的系统性,把本门课程内容中最精彩的部分先展示给学生,让课程中相应信息的出色应用、精彩观点辩论等充分吸引学生的目光,最后再补充相应的学科系统信息和知识。

索引教学。索引旧称通检,原指检寻图书资料的一种工具。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后,索引一词最常见的词意是指数据库中指向数据单元的指针的清单,同样的记忆容量,索引包含的信息量十倍甚至百倍于数据元存储,所以索引相对于数据来说小得多。在海量信息分布的情况下,索引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有索引的存储结构,信息检索速度明显快于无索引的存储结构。信源普在环境下,学生需要通过一些搜索引擎自我建立一个所需信息元的索引,通过搜索引擎和自己设定的关键词,把散布在随机网络节点上的信息元组织起来。如何有效使用搜索引擎也许可以作为信息检索课这样的公共必修课的内容来讲授⑧,但是由于信息的积累速度超乎寻常的快,以至于种类繁多的搜索引擎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各个搜索引擎有自己的特点和搜索强项,任课老师应当了解,在新闻专业信息库内比较强的搜索引擎是哪几个,它们各自有什么优势信息资源搜索,不足是什么。任课老师另外应当优先传授给学生的是相应学科的分支结构、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以及本课、本节内容中常用的关键词,以便尽快使学生熟悉本课程信息的搜索技巧。

应用性教学。应用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相对应的,根据《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⑨⑩。应用性教学针对高校学生,包括基础学科的教学,应用性教学想突出的是教学目的的明确性,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去教学,学生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去查阅海量信息,注重所学信息的应用和成果的可能去向。教师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合适的应用性问题让学生去检索,让学生对自己的检索信息结果进行小结,让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主动地控制学习过程。通过对信源普在环境中相关信息和材料的查找、使用,强化索引教学的概念,强化关键词的概念,最终使学生获得识别、搜集、加工、处理、利用和信息建模、信息评价的能力。

信息取舍与观点比较。在信源普在环境下,获取信息已经不是关键过程,而由于巨大的信息库储备,每次信息检索中,相关信息掺杂着不相关信息,密相关信息混合着弱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对信息的取舍,例如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总结或小结,让学生在自己对信息相关性的比较、判断中培养信息取舍的能力。

观点比较是相对较难的一个环节,难点在于作为一门新课程,学生可能没有判断对错的基点。信源普在环境下,很多信息提供者可能掺杂了自己的个人观点在内,包括他自己的见解以及相应的佐证,这些证据的冲击力甚至很可能动摇教师在某个信息点上的权威,给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这样的问题,究其原由,应当是传统教学方法因为课时局限,或者教师认识局限所致,不能同时讲解某个信息点的非主流观点。新环境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某个信息点现有的主流新闻理论和非主流新闻观点,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的怀疑、质疑科学态度。

教师摆正位置。相对于传统教学环境,在信源普在环境下,教师应当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有的那些新闻知识,相对于学生并无太大的优势,信息数量上的不平等性已经逐渐在减弱。教师在新环境下的优势之一是先学生而知,是先知指导后知,这种时间差可由教师备课和原有的信息储备获得;相对优势之二是教师的思路和经验。由于成长时间和经历的关系,这个优势是较为持久和牢固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接受新环境下学生对教师在学术上的挑战,包括应付非主流学术观点的质疑和挑战。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信源普在环境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尽量事先了解可能面对的非主流观点和证据,这也是新环境下对教师的新的要求。但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中说服全部学生的企图,以让学生保留观点,积极引导他们去探索,真正实现由讲授者到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提升,大众接触信息越来越便利,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储备,如果能很好地发挥出这些信息的作用,一方面将减少教师自己动手包办一切教学材料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将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时代的影响越来越表明,现代新闻教育的目的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良好信息素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以适应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如果在学习期间充分利用信源普在环境的帮助与冲击,必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新闻职场的适应性等有很好地促进。

参考文献:

①张莹:信息技术对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8):124-126

②冯花朴:E_learning与成人学习方法的改革[J],成人教育,2007(2):89-91

③姜智:E_learning环境下的差异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74-176

④王莹:BlendingLearning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6(7):67-69

⑤潘文涛: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行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8),49-51

⑥张淑君、孔祥艳:网络课程开发与混合教学模式[J],高等理科教育,2006(3):57-60

⑦何克抗:E_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2(2):8-11

⑧孙悦民:关于信息检索课设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的可行性[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6(1):46-48

⑨葛寒松:研究性学习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10-111

⑩刘智运: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特征[J],江苏高教,2006(2):150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