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季羡林的座右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季羡林的座右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了国学大师季羡林《阅世新语》一书,方知季羡林将陶渊明《神释》诗的最后四句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羡林坚信,“万物方生方死”,是至理名言。有生必有死,是一切生物的规律,也是人类进化的规律,是谁也违背不了的。他对生死问题所持的态度,始终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他越是这样想得开,不怕死,没负担,甘奉献,心态特别好,越是活得潇洒舒坦,益于健康长寿。今年,季羡林已九十八岁了,多么值得祝贺!

稍往前点说,季羡林当过了古稀,年届耄耋之时,曾有好多人问他: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季羡林的答复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脑勤我认为尤其重要。如果非要让我讲出一个秘诀不行的话,那么我的秘诀就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阅世新语》39页《老年谈老》)季羡林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人过了八十,仍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勤勤恳恳为后代著书立说,从来没让自己的大脑懒惰过。

2000年12月20日,季羡林在《九十述怀》中说“在学术研究上,我的冲刺起点是在八十岁以后。”在从八十岁到九十岁这十年内,季羡林撰写了他一生中最长的一部著作《糖史》(长达八十万字)。在撰写《糖史》过程中,他每天跑一趟大图书馆,两年时间里,风雨无阻,寒暑无碍。《糖史》的写作完成以后,他又把阵地从大图书馆移到家里,运筹于斗室之中,决战于几张桌子之上,研究的对象变成了吐火罗文A方言的《弥勒会见记剧本》。这也不是一颗容易咬的核桃,非用上全力不行。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料,而且又多是国外的资料。为了收集资料,他不时地向海外求援,勤动脑,花心思,自不必说了。他如此又熬了一年多,《弥勒会见记剧本》英译本终于在德国出版了。

两部著作完成了以后,季羡林已是望九之年了。在耄耋至望九之年,能完成这样长篇巨著的人,古今中外只有极少数,季羡林置身其中,岂不大可喜哉!

2007年10月,季羡林在九十七岁之际,又出了《阅世心语》一书,多么令世人钦佩!在《阅世心语》的好多篇文章中,季羡林都引用了陶渊明《神释》诗的最后四句,多次提及这四句诗为自己的座右铭,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年朋友都像陶渊明《神释》诗最后四句说的那样去做:“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规劝老年朋友禁忌“老想到死”。最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泰然处之。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季羡林已快是百岁老人了。现今的多数老人,要想像季羡林那样腿勤、手勤、脑勤,特别是脑勤,勤读书勤写文章,那恐怕是不现实的(若能做到当然好,应该坚持),但像季羡林那样看待人生,对待人生,心胸豁达,不喜不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总还是应该可以做得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