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赤壁市五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原因调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市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五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家统一使用的DataFax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对死亡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市从2006年至今共有38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有5例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接受治疗前CD4细胞检测最小值为5个/ul,最大值为200个/ul,平均为78.2个/ul;从接受治疗到死亡时间最短为8d,最长为165d。除1例患者自杀外,其余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均出现机会性感染,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分别为乙型肝炎并肝硬化坏死、间质性肺炎并呼吸循环衰竭、肺心衰。结论 晚期艾滋病患者病死率极高,把握治疗时机、控制机会性感染对延长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歧视与自身心理压力与病人死亡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死亡; 原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92-01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经性接触、体液及母婴传播的慢性传染病。赤壁市2002发现首例HIV感染患者,从2006年7月开始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截至2011年11月底累计抗病毒治疗并建立信息档案共38人,其中退出治疗2例,死亡5例,现将5例艾滋病患者死亡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6年7月-2011年11月全市接受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并建立信息档案的5名死亡患者。
1.2 调查方法 收集五例患者临床资料和国家统一制定的“艾滋病抗病毒数据库”的基本情况表和治疗随访表问卷。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一般情况;感染途径,服药情况等。抗病毒治疗入选标准参照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中HIV感染临床分期和实验室标准(CD4<350个/ul)。
1.3 数据处理分析 导出DataFax系统数据库中数据结合收集到数据,最终转化到Excel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此次共收集赤壁市2006年7月-2011年11月间5例接受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并死亡的艾滋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40.4岁。3人已婚,1人未婚,1人丧偶。静脉吸毒感染1例,其余4例均经异性性接触感染。患者职业:3例农民、1例工人、1例不详。
2.2 死亡原因 5例死亡病例中,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分别为乙型肝炎并肝硬化坏死、间质性肺炎并呼吸循环衰竭、肺心衰,共4例,占80%。1例自杀身亡,据分析调查系家庭及社会歧视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压力、精神崩溃导致,占20%。
2.3 治疗前临床症状与体征 对5例死亡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分析发现:接受治疗前4例患者出现过咳嗽、呕吐、皮疹、胸痛、头痛、带状疱疹、呼吸困难、夜间盗汗、持续或间断1个月发热、持续腹泻、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4 接受治疗时CD4细胞水平 5例死亡病人治疗前均接受了CD4细胞计数检测,其中CD4细胞计数最小值为5个/ul,最大值为200个/ul,平均为78.2个/ul,CD4细胞计数小于50个/ul3例占60%100-200个/ul2例占40%。
2.5 接受治疗时间、生存时间及CD4情况分析 5例患者从接受治疗到死亡时间最短为8d,最长为165d,中位治疗时间为32d,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小于180d。生存时间与CD4值无明显差异。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组患者中1例自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社会支持,有助于延长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1]。该例患者因家庭及社会歧视、自身心理因素,无法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精神崩溃而自杀。由此可见,社会的冷漠和歧视比艾滋病更可怕,减少、减弱甚至消除艾滋病歧视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大全社会宣传教育工作。除1例自杀外,其余4例均死于艾滋病相关性疾病,分别为乙型肝炎并肝硬化坏死、间质性肺炎并呼吸循环衰竭、肺心衰。研究表明CD4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2],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时CD4细胞计数均很低,CD4
参考文献
[1] 李秀兰,李兴旺,丁静秋等.心理因素及支持对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J].中国艾滋病性病,1999,5(5):213-214.
[2] 钟敏,杨绍敏,马莎.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致CD4+T淋巴细胞成倍升高1例分析[J].中国误诊杂志,2009,19:4768-4768.
[3] 欧秋英,魏秀青,陈曦等.湖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672-673.
[4] 王兰舟,熊义芳.襄阳市37例艾滋病死亡患者机会性感染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7):4330-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