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笔者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分析了众多课例,作了有益的探索,总结了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一、研读课程标准,逐层分解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指导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发教学内容的“法定”依据,只有透彻领会课标精神,才能开发出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

首先,要全面把握课标规定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对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最终要达成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及阅读能力发展水平为经,以朗读、词句理解品味、概括提炼、阅读感悟、表达方法掌握、标点符号运用等各项语文能力与素养目标为纬,为学生编织出一张语文素养发展的蓝图。

其次,要逐层分解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目标是上位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宏观、概括、抽象,需要通过层层分解使之成为清晰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学习目标。要清楚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之间的联系,注意下一级目标之和能充分体现上一级目标的内容。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层层分解,使之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这样做可以克服阅读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阅读教学由无序走向有序。

二、深度解读文本,挖掘核心价值

一篇选文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最核心的教学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选择阅读教学内容,不能偏重于文本写了什么,因为这些内容即使教师不教,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读上一两遍也能读懂,而文本为了表达清楚这些内容,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表达方式,即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则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教师如果不教的话,很多学生自己是读不懂的。

一般情况下的阅读,总是“得意忘言”,人们阅读时关注的重心是言语内容。那么,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就要“得言不忘意”,重点关注言语表达形式。王尚文先生对这个问题的阐述非常透彻:“我以为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换言之,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对于其他学科教材的言语,懂得它们‘说什么’就可以了,如果要去揣摩‘怎么说’,也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说什么’。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明白它‘说什么’固然必要,但却是为了理解它‘怎么说’。”阅读教学正是要引领学生读到语言现象背后的东西,读到作者藏在文字里独特的生活感受,发现言语背后的秘密。

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一课,主要介绍了恐龙生活的年代和环境、恐龙的种类和形态、恐龙的亲戚、恐龙的生活习性、恐龙的繁殖情况等,这些内容学生读两遍后,就能归纳出来。至于作者采用什么方法介绍的,学生就不清楚了。课文第二自然段采用了先总写后分写的构段方式,先以一个总起句“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开头,然后抓住雷龙体型庞大、梁龙身体长、剑龙有刺、三角龙长角的特点,具体介绍了四种恐龙各不相同、千奇百怪的形态。作者为了把恐龙的特点写清楚,采用了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拿人们熟悉的大象跟陌生的雷龙作比较,用“雷鸣一般”的声音、“移动的吊桥”打比方。根据段落的训练是三年级训练重点,结合文本的特点,可以确定“先总写后分写的构段方式以及抓住事物的特点介绍事物”、“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可以确定为教学目标。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作者用大段篇幅回忆了儿时雨中洗澡的快乐,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冲凉的舒服,表现缺水的痛苦,说明水的珍贵。有的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节约用水的教育上。其实,越是写雨中洗澡的痛快,越是写一勺水冲凉的舒服,越能反衬出平时无水洗澡的痛苦,回忆越是甜蜜、欢乐,现实越是苦涩、艰辛,这是以笑写泪,以乐写苦。假如全文都直截了当地描写缺水的艰难与苦涩,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烈的感染力了。根据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结合文本表达方式的特点,“学习反衬的写法”应该是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

(二)挖掘文本中隐含的具有代表性的、显著的语言特征

一些文本的语言形式比较有规律,教师要带领学生把这些规律总结、明示出来,便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运用。沈大安老师提出,应该特别关注两种语言现象,一种是体现了某种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规律的语言现象比比皆是。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一文运用了不少语气词,如“嘿”“唉”“哩”“咦”“哦”等,还有拟声词“哎哟”。语气词、拟声词本身虽然没有深刻的意思,但是它们的作用却非常奇妙,在句子中能表达特别的情意,能让语言文字趣味横生。作者就是借助它们把内心的惊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认识语气词,体会其表达的情趣并尝试运用”是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之一。

《槐乡五月》的语言如诗般动人,运用了一系列的叠词,如白茫茫、白生生、傻乎乎、甜丝丝、香喷喷等,既摹声又摹形、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课文还使用了对称句式,长短句错落有致,如“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等,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有强烈的节奏感、音韵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体会叠词和对偶句特有的情感意蕴和表达效果”是核心教学价值之一。

在阅读中我们会看到不合乎语法规范和事理逻辑却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现象,以陌生写熟悉,这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水》中,母亲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不说“渴”,却说“饿”,意味无穷。村子里缺水,水像食物一样重要,缺水如同挨饿一样让人难以忍受。再如,文中两次说到水“抚摸”人:“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抚摸”的意思是用手轻轻摩挲,能给对方带来被的满足感,一般用在人与人之间。这里却是水“抚摸”人,准确地传达出了严重缺水地区的人们在偶尔得到水的滋润时的那种难以言传的欣喜、润泽、凉爽、痛快、陶醉、幸福、满足。陌生化的语言,带给人更加强烈的新鲜刺激,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需要教师挖掘出来,引导学生品味、学习。

(三)发现可供复制、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现象,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例如,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不少童话采用了“对比叙事”的结构方式,有同一人物(事物)前后之比较,有不同人物(事物)之比较。在教学这类童话的时候,没有必要每篇文章平均使用力量,要从中发现、抽取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用它作为工具,为理解这一类文章的特点、分析某些语言现象打下基础,也就是要建构一类文章的阅读图式。《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下)的一篇童话,通过蚂蚁和蝈蝈不同的做法和结果的比较揭示道理。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举一“例”,建构阅读图式。夏天到了,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做什么?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分别过上了怎样的生活?通过找重点句子和词语、列图表的方式,比较蚂蚁和蝈蝈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导致的不同结果,引发学生思考:蚂蚁为什么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蝈蝈的悲惨结局是怎么造成的?

其次,反三“例”,迁移学法。先带领学生总结划重点句子和词语、列图表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然后按照这个方法自主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蜗牛的奖杯》,用图表表达对文章的理解,进而巩固、丰富图式。帮助学生建立一类文章的阅读图式,能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起到演示学习过程、示范高效阅读的作用,学生学习了一篇文章,会解读一类文章,形成阅读能力。

三、利用助读系统,领会编者意图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后都附有练习题,有的在课文或者单元开头还有提示,有的在文中有阅读提示,这些是教材的助读系统,体现着编者的意图。助读系统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或明或暗地指示着教学目标。因此,对课文助读系统指向性的、针对性的提炼,对语文教师“教什么”具有实质性帮助。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用心研究助读系统,领会编者意图。

四、调查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追求。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了解清楚班级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风格、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力发展情况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

(一)了解学生阅读知识、阅读经验的积累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与课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以此为基础,发现学生缺少什么,确定学生需要发展什么,需要补充什么,从而确定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了解学生的阅读策略的掌握现状

阅读策略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课堂观察、个案研究、阅读测试等方法,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处在什么状态、阅读策略掌握的程度,从而确定要教给学生哪些阅读策略,进而确定教学目标。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开发阅读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项艰巨的、系统的、综合的工程,必须通盘考虑课标的要求、文本的特征、编者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与需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生命发展的基本原则,逐步丰富语文知识体系,建构阅读教学内容序列,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参 考 文 献]

[1]王尚文.语言 言语 言语形式【G】//李海林.1978-2005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