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沉醉在课堂渡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置身刘荃老师的课堂,不禁让我想起河面上的摆渡人。撑一支长篙,由此岸渡向彼岸,即使闭上眼睛,他也知晓这里的一山一壑、一沟一渠。是的,优秀的教师不就是一个智慧的渡者?在课堂这条思想、语言交织的激流里,破浪前行,无论险滩、激流,都不会遮蔽对语文独当之任的追寻。随着课的推进,你还会为渡者从容不迫,干净老练折服,看似不经意的笔墨折射出文本的独特之质,从言语理解向言语运用之妙摆渡,且将金针度与人。一个优秀的渡者,还善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儿童的经验,整堂课都是学生兴奋地探究,一步步逼近精彩的风景,渡者只在旁边倾听、理解、等待、点拨,就在这“静悄悄”中,课堂实现了从学会向会学的转身。刘老师如何借用教材悄然“摆渡”?还是去他的课堂看一看。
把根留住
现在,高年级语文课,已鲜有生字词的教学,课堂上,多了喧嚣、热闹,而少了踏实、安静地识字、写字。但是,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是语文教学的“根”。刘荃老师的课堂,就让我们看到他对“根”的养护,整堂课不枝不蔓,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浸润在母语的河流中。公开课,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刘荃老师却舍得花时间教识字、写字,重视“根”的培植。在语言文字的河流中,学生静静地听、默默地想、投入地读、热烈地议……课上的“三次批注”尤其让人称道,圈、点、批注,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经历“物我回响的交流”。刘荃老师说:“批注式阅读教学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一堂课、一段时间,而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利用教材给学生指出阅读的门径,交给学生开掘文本宝藏的‘钥匙’,让他们于历练中,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站在语文的根基上”是刘老师对教育原点的坚持,关注“根”的教育,并不排斥教学智慧的产生。请看下面这个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看老师写课题《少年王冕》,“冕”的上半部分是“冒”字头,“ㄇ”最初是表示扎在头上的头巾,里面的第一横是表示发髻,第二横是表示发髻下面的眉毛,发髻和眉毛是不能和头巾连在一起的,所以这两横既不能靠左也不能靠右。请大家齐声读课题。(生读)
刘老师准确把握住母语的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教出了汉字的意蕴、文化。他教学“冕”字,引导学生回到古文字的世界,在追本溯源中,学生与祖先的智慧相遇,“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静止、无声的汉字活了起来,学生不仅理解性记住了汉字,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也悄然而生。
学生会了,教什么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阅读能力,教师还未教,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就能读懂,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的形象也不难把握。那么,这样一篇写人的叙事性作品要教什么呢?
有的教师上《少年王冕》,以“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主问题,让学生依据文本找依据。这样的“演绎式”教学不能说毫无意义,但“主题先行”的阅读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发现”的答案主要停留在课文内容上,更像是一堂思想品德课,丢失了“语文味”。
学生会了,教什么呢?刘荃老师的《少年王冕》,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师如何将学生由已知世界渡向未知世界。
1. 抓细节,品小说“言外之意”。叙事性作品中,细节是情节最微小的基本构成单位,但它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起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林三松先生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一些看似寻常的细节细细揣摩、品味,方能体会个中的精微之义、精妙之思。刘老师在《少年王冕》一文,中紧扣课文中王冕与母亲的一次对话,引发矛盾冲突: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师:我有个疑问,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王冕说的这句话。课后习题4围绕这一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母亲让王冕放弃读书,去给人家放牛,王冕这样说,是不是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谈谈你的看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学生默读课文后,联系具体内容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说:“我觉得王冕想在学堂里读书,我从‘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看出来。如果不想读书了,又何必在放牛的时候带着书去读呢?”也有同学持不同意见,说:“我觉得王冕这么懂事、孝顺,他看到自己的母亲这么辛苦,想减轻母亲的负担,所以,有可能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
对于学生的不同说法,刘老师没有简单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联系母亲的两次语言,切己体察、咀嚼涵泳。想象父亲去世后,母子俩过的是怎样的三年;“含着眼泪”和“流着眼泪”进行置换比较,体味母亲隐忍、无奈、难受、愧疚;随着学生的阅读体验逐层深入,刘老师顺势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说说,如果你是王冕,这三年你可能会看到、听到些什么?此时,“孝敬”已不是一个标签、符号,学生化身王冕,读懂了王冕孝顺背后的感激、心疼、担当和坚持。
2.探章法,寻文本布局谋篇。刘老师带着鲜明的语文意识回到文本、回到文本的细节,对高年级学生,他更注意了篇章意识在教学中的处理,刘老师对篇章结构的揣摩也是有层次、多效度的。课堂上,共有三次对文本章法的冲击。
[片段1]
师:同学们,课题是《少年王冕》,于是作者写了王冕七岁一直到十七八岁这12年间的生活经历。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作者详写了王冕几岁的事情,略写了几岁的事情,哪几岁没有写?
生:作者详写了王冕十岁时放牛以及十三四岁时学画的事情,略写了七岁丧父和十七八岁成才的事情,而八九岁、十五六岁没有写。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样安排写作的顺序和详略,有哪些好处呢?
[片段2]
师:读得真好!老师想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这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片段3]
师:同学们,学到这,我又有一个疑问了。文题是《少年王冕》,在这儿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来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呢?请你小声地再去读一读这一段文字,结合王冕的生活经历,及他这个人,想一想,这样的描写还有别的作用吗?(生沉思)
刘老师将文本的言语形式从幕后推至前台,引导学生领悟文本之“意”,事物之“象”,为什么作者只详写了王冕十岁时放牛,以及十三四岁时学画的事情?作者怎样写这幅美景?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景?三次对文本章法的追问,击中了学生思维的盲点,原本熟悉的课文倏地变得陌生。这就是文本深藏着的怎么写,以及为何这么写的秘密。
在刘老师引导下,学生发现了,“原本以为一望而知的东西,其实是一无所知”。 原来,“每一篇都有一个中心,没有中心就没有写作的必要……那些漫无限制的随意话,像藤蔓一样爬开去的枝节话,都该剔除得干干净净。”(叶圣陶语)原来,“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作者借景写人,荷花正是王冕淡泊名利,清高纯洁的精神写照。阅读的乐趣就在于此,这就是言语的秘妙。
“我教孩子”!
一位小学校长赴英国培训,其间,校长问一位英国老师:“你教什么? ”( 校长想了解她教哪一门学科) , 老师回答很干脆:“我教孩子! ”参观另一所小学,问同样问题,教师仍回答:“我教孩子!”
“我教语文”与“我教孩子”看起来差不多, 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教语文”,教师更多站在学科教学领域,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关注教材中显性的、可考核的一些知识、技能;“教孩子”,则是以人本为核心的课程价值观,它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站在人类文化和学生一生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教育教学。
“我教孩子”――刘荃老师的课堂无疑是这样。课堂上,你看不到教师先声夺人的气场,也没有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教师似乎“无为”,课堂相当多的时间和空间是学生默读批注、主动质疑、交流讨论。起初,还担心这样的教学不够“精彩”,没想到“静悄悄的思考”后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惊喜。例如,教师“请学生选择一处自己认为最得意的批注谈一谈,它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甚至是一个标点,当然也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感受和理解”。因为问题空间大、多维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各自的收获,交流精彩纷呈:有对王冕人物形象的认识,有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有对主要情节的概括,还有对文本的言语秘密的洞察……整堂课,都感觉是学生们自己在兴奋地前进,不禁让我想起了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了解了。”
那么,教师在哪里?他在倾听。(师:你读得也很好,只可惜把一个多音字的音给读错了。其他的同学听出来了吗?)他捕捉战机,把教学引向深入。(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这条年龄线索隐藏在文中,留心了才能捕捉到。其余的同学发现了吗?请你们拿出笔圈画出这些表明年龄的语句。浏览一下课文,看看作者详写了王冕几岁的事情,略写了几岁的事情,哪几岁没有写?)他及时调整航向。(师:同学们不用老师教,就已经读懂了许多,真了不起。那么,你们还有哪些疑问没有解决,请提出来。)他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师:是啊,王冕是自学成才,没有名师指点,他的进步为什么这么快呢?文章没有明写,谁来猜猜看。)他引导学生思辨。(师:有没有同学认为王冕是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想,还是不想?不管你持何种见解,都得以理服人。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文中找寻依据,把你的发现及时圈画下来,在空白处进行批注,准备交流。)他设置移情体验。(师:在这三年中,如果你是王冕,你可能会看到、听到些什么?)他引导学生驻足风景。(师:读得真好!老师想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这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当教师对课文、对语文课程有准确、独到理解时,教学才会呈现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他决不用一个个问题牵着学生走,而是配合着学生前进的步伐相机授予,在学生需要时托一把,迷路时点一下。这就是自信,一个渡者的自信。
(张蓉,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