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先秦道家中和思想及其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先秦道家中和思想及其对《黄帝内经》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最代表中华民族智慧的学说,就是以“中和”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先秦诸子的论述中多有涉及,尤以儒、道两家为多。先秦道家着眼于“天人关系”,寻求着人体自身、人与人,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黄帝内经》吸收其中和思想的精华,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

关键词:道家;中和;《黄帝内经》;先秦

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91-02

和谐观念、中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几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的全程之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灵魂和个性特征。中医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依托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深厚背景。不可否认,中和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思维方式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 中和思想的内涵

要理解“中和”一词的涵义,首先要从“中”、“和”二字的涵义分别着眼。《说文解字》中对“中”字的解释是:“内也”、“正也”,而《中庸章句》中进一步解释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由此可见,“中”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礼记•中庸》)的“不偏不倚”状态,即“内”,这是本体意义上的“中道”;二是“于已发而时中”(《礼记•中庸》)的“无过无不及”状态,即“正”,这是方法论意义上的“适中”、“时中”[1]。而“和”字在古代主要有三种写法,即“和”、“”、“”。《说文解字》对此三字的的解释分别是“相应也”、“调味也”、“调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五篇上•皿部•》里把这三个通用的字加以区别:“调声曰,调味曰。今则和行而皆废矣[2]。”从此可以看到,“和”的涵义由人初始直观的感官体验的“声音相和”与“五味调和”逐渐发展引申为万物和谐、协调、和合,是为宇宙生成以及发展的内在大规律。

“中和”一词作为一个抽象的哲学高度的整体概念首次出现,是在《礼记•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这里“中”与“和”既互相联系,又明显有差别,中在内,和在外;中为静态,和为动态,但又共同反映了和谐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其展现了一种由己及人,由人及物,由人类社会及宇宙万物的一种认识过程和思维推理模式。由人与自身的和谐推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由人与社会的和谐推及天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把和谐的关系扩展到主客关系的各个方面[3]。

2 先秦道家中和思想的特点

尽管“中和”一词首先为儒家所提出,其“尚中”、“贵和”、“中庸”的思想因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确立的主体地位而得以发扬光大,但不可忽视的是,道家思想中同样闪烁着“中和”思想的光芒。儒家所讲之“中和”,多在社会伦理的层面展开,强调了中正、恰当、适度、无所偏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而道家则从更广阔的“天人关系”进行论述,寻求着人体自身、人与人,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陈鼓应先生甚至在统计了《老子》、《庄子》文中之“中和”并与《论语》、《孟子》比较后认为,《中庸》所言“中和”乃承道家思想而来[4],进一步肯定了道家中和思想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道家推崇“中”与“和”,与儒家不同的是,道家不去论证“中和”的合理和重要性,而是将其提升为宇宙的大规律,其观念是以“法自然”为实质思想内核,其崇尚“中和”,也便是以“顺应自然”为其节度和准则[5]。

3 道家中和思想对《黄帝内经》和谐思想的影响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源头,其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先秦道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研究者将《黄帝内经》和谐思想的表现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体自身的和谐、医患之间的和谐[6]。其中尤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体自身的和谐这两方面为重要,实际上也是中医理论整体观的两个特点。先秦道家的和谐观也可大致概括为以上两个方面。

3.1 人体自身的和谐 道家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强调“知足”、“知止”,先修个体之人的“德和”、“神和”,进而达到社会、天人之和。只有“内圣”才能“外王”,可见人精神世界的和谐是道家之首重。

道家谈“和”以“赤子”为喻,称其“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认为人生性具有和谐的本质,并多次提到行事要“如婴儿”、“复归于婴儿”,以保持这种天性的和谐。“知和曰常”,这是宇宙间恒常不变的“道”。然而人生而有欲,为追求声色犬马人们偏离了本性。在如何保持身心的和谐的问题上,道家认为要依靠个体的自觉精神活动。一是要排除外来干扰使人的心性回归自然本真的和谐,如“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我守其一,以处其和”等;二是要通过“养中”、“养和”的精神活动来自主营造一个和谐的身心环境[7],如“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庄子•人间世》),“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庄子•知北游》)。

《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了道家的观点,非常重视保持人体身心、形神的和谐,七情是致病之要因,要避免情志过极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就要调摄精神,保持内心的和谐,从而保养真气。《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提到:“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保持心境平和清静,减少欲念,同时做到愉快舒畅,如此修心养性,保持内心的和谐,故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此才能得享天年。

3.2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道家追求和谐的终极目的,在先秦道家著述中多有体现。《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处之“冲”,实为“中”之意,此段精辟描述了“道”的生成过程,“道”为“无”,从“无”中生成了“气”,气又二分为阴阳,阴阳和合生成了冲气、和气,继而化生了万物。“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与万物同生于天地之间,自然与人休戚相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说明了自然天道去极求中、均衡和谐的原则,然而“人之道”却与之背离,有道之人应“有余以奉天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才能顺应天道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庄子•天道》)。人效法天道,顺应自然,就是“与天和”,继而还能够进一步协调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与人和”。

《黄帝内经》秉承了道家思想,认为人产生与自然界中,与天地有着统一的本源和属性:“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同时又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只有做到“天人相应”,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避邪防病,延年延寿;如果不懂顺应自然,逆势而行,则将导致大患:“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参考文献:

[1]丁瑞莲.中和思想的伦理价值及其现代转化[J].科学•经济•社会,2007,25(3):105.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212.

[3]周来祥.和•中和•中[J].文史哲,2006,(2):89.

[4]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0.

[5]李养正.略论道教的中和思想[J].中国道教,2009,(5):22.

[6]张天佐.试析《黄帝内经》的和谐思想[J].吉林中医药,2009,(11):921~922.

[7]徐华.老庄道家与早期“中和”理念的重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6):81.

(收稿日期:201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