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克莱登大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克莱登大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杜撰了一个“克莱大学”,以讥讽三十年代方鸿渐式的读书人的崇洋、虚伪和不学无术,如今“克莱登大学”已调侃成假学历的代名词。

去年年关,我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徜徉,无意中发现:墙上竟然没有一处卖假文凭的小广告。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先前去过的俄罗斯赤塔、朝鲜的平壤和新义州。反观大陆,走遍大江南北,歪歪扭扭的卖假文凭的小广告随处可见,这似乎已经成为每个城市必备的风景:多么庄严的地方,都敢张贴;多么簇新的墙壁,都敢涂抹;多么严厉的整饬,都无济于事。

据说假文凭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连葡萄牙前总理若泽・苏格拉底、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以及众多商界、演艺界名人都有假文凭之嫌。更为可笑的是,广东某劳教系统机构改革中71名干警因没有学历而顿生下岗之虞,为了在竞聘中胜出,竟然花钱买到同一所学校的文凭,于是昔日“同事”便成了今日之“同学”。

某媒体采访韩寒,问及他对假文凭泛滥的看法。韩寒道:“很多名人纷纷修改了自己的学历。我也顺势而为改了我的学历。我以前在学历栏里都填高中,后来发现原来我没有拿到高中文凭,所以现在改成了初中。”

香港人难道不需要用“克莱登大学”欺世盗名,混饭吃?

不需要,他们更看重的是需要和应用,杀鸡焉用牛刀?一则《苹果日报》上的广告是个很好的佐证:港府招聘238名公务人员,最低学历要求只是高小毕业!

需求催生市场,政策引导潮流。以国考为代表的“唯学历主义”支撑着庞大的假证件作坊,也催生着泛滥虚肿的高等教育。

“尊重知识人才”固然是回归常识,也是遵循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但走过了头,变了味儿便滋生出新的社会痈疽。一则给不良之徒提供了“市场”,二则把原本还算正经人家的大学也“克莱登化”,三则使有水平而无文凭者被遗忘于江湖,四则让学历与学力名实相符者变得无足轻重起来。

不拘一格用人才,是民国留给我们惊讶的回忆。多少既无真文凭,也无假文凭的才俊脱颖而出:王云五,只接受过五年的正规教育,算是“小学专科”毕业。他自学成才,曾当过胡适的英文教师,其后做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行政院副院长、经济部部长,他发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终成为著名出版家、学者。沈从文,仅小学文化程度。1932年被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邀去在国文系讲“中国小说史”、“小说创作”。金克木,文凭只是小学毕业。1939年,年仅27岁的他,被陈世骧推荐到湖南大学文学院做法文教师,用英语教法语。1946年吴宓先生又推荐他到武汉大学教“印度哲学”。他一本学历也没有,一天大学也没读过,却是当代最著名、最货真价实的学者和教授。此外,还有没考上北大却能到北大教“印度哲学”的梁漱溟、小学教师出身的国学大师钱穆……倘若他们生在今天,处境如何?不堪设想。

“克莱登大学”固然可恶,然而,如今的非“克莱登大学”又怎样?又能好到哪里去?像“士大夫不爱惜羽毛”一样,今日有多少大学还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敢高估。难怪有人提出大学也该像考驾照一样“考教分离”了,否则,高等教育“克莱登大学”化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