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目击者

时间:某个星期五下午

人物:武汉一所幼儿园小班一名叫陈志鹏的孩子

事件:等待妈妈接他回家

张以庆,纪录片导演,执导过《幼儿园》、《舟舟的世界》、《英和白》等。《幼儿园》记录了一所寄宿制幼儿园里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该片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导演手记:

全托班的孩子最盼望的日子就是周五。周五下午,一周未见面的家人会到幼儿园接他们回家。“你妈妈来接你吗?”“我妈妈答应我了,第一个来接我!”我们的镜头不止一次捕捉到了这样的对话。在小班里,陈志鹏总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活动室有两个门,在这个门口张望时,你会看到他频频回头,生怕妈妈会走另一边。身边的同伴们一个个离开了,这个孩子越来越失望,越来越着急。像一只受伤的小动物,他开始焦躁地来回疾步,抓着手里的衣服袋子使劲往地下摔,抽泣,进而放声大哭。

在妈妈晚来的每一个周五下午,都会看到他:孤独地等待,满脸的泪珠。

《幼儿园》里陈志鹏等待妈妈的镜头,让很多父母和观众为之动容。我们收集了3位妈妈的观感,并和导演张以庆进行了一次屏幕下的交流。

小事,对孩子来说也是大事

榕儿妈:“现在想到那个小男孩焦虑的样子还很难受。我的女儿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她爸爸本来答应第一个去接她,但是一忙就忘了,到幼儿园时也只剩女儿一个孩子。听她爸爸说,抱她上自行车时,女儿突然问:‘爸爸,为什么人笑了,也会流眼泪的?’真是心疼啊!”

张以庆:孩子对我们说,爸爸,你第一个来接我,小鼻子小眼儿里尽是期待。我们随口答应了下来。等到晚上――对全托的孩子来说等到周五――我们一忙可能就忘了,可是孩子没有忘:爸爸答应了第一个来接,他暗暗盼望着。但是,门开了,第一个不是,第二个还不是……他开始着急:爸爸是不是忘了,不接我了?甚至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这种害怕被抛弃的心情,是你看不到的他内心煎熬的一面。

再看看那个家长第一个来接的孩子,多么高兴,多么得意,尽是满足和幸福。全班他第一个走了――这可能是他今天最大的喜事。你千万不要小视这种满足,孩子是要炫耀的,他的幸福是要让别人知道的。你看,被早接走的和老看别人被接走的,那感受完全是天壤之别。

也许,你不经意间作了一个承诺,但却没有兑现,次数多了,对孩子也可能是一种伤害。比如,他可能开始对很多事情漠然,对很多事情不信任,他的承诺也可能变得没有分量。

勇敢点儿,再坚持一会儿

瓣瓣妈:“这一幕看得我在办公室就掉眼泪了。看那孩子期待的眼神,真舍不得辜负啊。但是我们没有老人搭手,下班时间又不固定,晚接实在是没办法的事。”

张以庆:我想,如果我们不能第一个接孩子,也尽量不要做总是最后一个接孩子的人。但是如果实在保证不了,早上送他去园时,我们可以对他说:“孩子,妈妈今天有很重要的事情得做,可能会晚接你。如果来晚了,你千万不要认为妈妈忘记了你。你放心,对妈妈来说,你是最重要的,妈妈每天都记着接你这件事。”我们要给孩子一粒特别的定心丸,让孩子知道妈妈肯定会来,妈妈不会不要我了。你也可以告诉他:“你要耐心等等,可以跟老师聊聊天,或者玩玩玩具,勇敢点,再坚持会儿。”孩子可以跟你学习调节情绪。而且,以后他也会学着你的样子给别人以安慰,这也是一种能力。

孩子最在乎的事情,你了解吗?

西西妈:“跟那个小男孩(陈志鹏)比起来,我家女儿更像个男孩,大大咧咧的。有时候我晚来接她,看她跟大班的孩子玩得很开心,还会照顾小班的弟弟妹妹,挺自得其乐的。”

张以庆:孩子和孩子的差异很大。像前面提到的榕儿那样的孩子,敏感细腻,特别在乎妈妈是否接她,她会对妈妈提出“早点来接我”的要求。妈妈答应她了,但有时却忽略了,这是一类;而西西可能并不特别在乎你晚一会儿去接她。你的孩子最在乎什么事情,她期待什么,渴望什么,我想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了解的。

有的时候,那些我们成年人认为不重要的事情,是孩子最在乎的;我们认为特别重要的,孩子可能特别不以为然;甚至别的孩子重视的事情,也许你的孩子并不认为重要。一块橡皮泥,一个巧克力盒子,捡到的一个小玩意儿,就可能是孩子认为最有价值、最美好的东西。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想要一双白球鞋,觉得白球鞋穿着特别神气。那时候一双白球鞋也就1块多钱,但这个小小的愿望却被父母忽略了,最终也没有得到满足。现在,即使买来一火车的白球鞋给我,也找不到当时的那一双了。每次想起这件事我就十分遗憾,这种遗憾跟了我半辈子。看起来,后半辈子也将继续遗憾下去。

为什么要让孩子总是遗憾呢?既然你知晓孩子最在乎的事,就不要让孩子对在乎的事情老是失望。这一点,很重要。

下一期,敬请关注,导演张以庆解读《幼儿园》之《为什么要上全托?》。

来源:《父母必读》2007年第4期